二 产业协同发展及空间布局的理论缘起
从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演变及其发展溯源,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探讨分工贸易理论的演进以及其与产业空间布局相关理论的渊源直至新经济地理理论,从基于内生增长的分工、贸易、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中寻找理论的契合点,从而为探寻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引领导航。
(一)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演变及其发展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一直是区域经济学者用以解释区际分工与贸易活动的理论中最具影响性的。从斯密开始的古典贸易理论一直到以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等,都可以看作区际分工和贸易理论的主要渊源。值得一提的是,克鲁格曼将空间的观念引入了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框架中,在基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收益递增假设的基础上,克鲁格曼把区位理论、区际分工理论、贸易理论与区域发展理论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派。他把区域发展理解为一个在外部规模经济(市场外部性)驱动下的经济空间的自我强化过程,某些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历史和特殊事件、某种偏好、某种生产要素的天然的可获得性等,都可能在自我强化的过程中趋于不断放大而对区域格局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经济格局一旦形成,又会通过生产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以及要素的流动产生累积效应,使得非理性的经济分布具有“锁定”(locking in)效应。因此,在现实世界中,自动向最优空间格局发展的趋势并不存在(Martin and Sunley,1996)。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随着当今世界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日益融合:一些新的贸易理论开始注意国内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它们不仅从国家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产业和企业本身竞争的角度来考察国际贸易的原因。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就认为国家的竞争优势是通过创造得来的,它形成的关键在于优势产业的建立和创新(波特,2002)。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一些对发展中国家更具现实意义的思路。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性不一定在于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是看该国有无一些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也就是说,国家竞争优势通常寓于某些独特的产业部门,即所谓的竞争优势产业。对一个区域亦如此。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钻石体系”(national diamond)系统中的诸因素。他认为,影响一国或者一个区域发展及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有四项,即“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这四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就形成了“钻石体系”模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将竞争优势理论与区位理论(经济地理)结合起来,提出了集群的概念,并称之为“新竞争经济学”(Michael E.Porter,1998)。集群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它通常集中在特定的地理区域。波持的集群竞争优势是基于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产业群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下的分工与贸易
一般来讲,影响区际分工与贸易的因素,可分为外生因素和在分工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内生因素。杨小凯(1998)还就比较优势产生于分工前还是分工演进中进行探析,将比较优势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可以看作比较优势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可见,规模经济也是贸易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两个生产和资源条件相同的区域从贸易中也能获利。这种以规模经济为基础而不需要外生比较优势的贸易好处也被称为后天获取的比较优势。由于先天比较优势不可能演进,它也就少有经济增长方面的含义;而后天比较优势则依赖正确的决策,能推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这种后天的比较优势就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增长(杨小凯,2000)。
外生因素指的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外生因素是区际分工与贸易的基本前提,特别是早期的区际分工主要是以自然条件差异为基础的。即使是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这些外生变量,如自然资源、区域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以及作为历史知识载体的文化等,仍是决定区际分工的重要因素。外生因素是区域外生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所谓的外生比较优势是指,事前的生产率差别或资源差别使某个区域产生的交易的好处。在经济发展初期,区际分工将主要以外生比较优势,特别是外生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生产率水平很低,交易费用很高,分工水平和商品交换不发达,经济集聚的规模和城市的影响有限,区域之间联系有限、大量自给自足的地方经济彼此孤立地存在(杨开忠,1993)。这个时候,区域之间的分工与贸易主要以剩余的初级产品为主。内生因素则指的是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决定的变量。这些因素是在区域内部分工和外部分工内生演进的过程中,由各个经济主体自利的专业化决策交互作用所决定的。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程度不同,人们所认识的内生变量也是不同的,如技术、制度等在以前就不被认为是经济内生的。内生因素决定了区域的内生比较优势。所谓内生比较优势则是指,在分工演进中,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区域生产率的差别。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随着交易效率的不断改进,分工演进中会伴随着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现象。具体来说,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品化程度、生产集中度、市场化程度、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等都是分工演进中的重要内生因素(杨小凯,2000)。此外,技术和制度也是决定区际分工内生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的发展而不断地被创造和增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下一个时期的分工格局。
在分工和专业化的演进过程中,社会组织试验是一个关键环节。因为在初始自给自足的经济中,尽管熟能生巧可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交易费用的支付能力,但是劳动者还不知道分工以后是否能增加其净收入。这时就需要有人来进行试验。因此,杨小凯和黄有光提出了社会组织试验的模型。在分工开始前,所有人都处于自给自足状态,不知道在不同分工状态下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及真实收入。假定人们需要一段时间和一定费用通过讨价还价或瓦尔拉斯负反馈机制发现一个分工结构下的相对价格,一旦人们知道了这个价格,并据此计算出每种可能的专业选择下的真实收入后,他们可以马上选择真实收入最高的专业。每一阶段的社会组织试验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关有效分工的组织信息,每个决策人都根据这些信息重新调整下一步有关组织试验的动态决策。这意味着,如果新的分工模式的效用不如原来已知的分工模式,人们马上就会退回去。如果效用超过原先的分工模式,则人们就会选择新的分工模式。
总之,在分工发展的初期,外生因素是区际分工的驱动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的改进,外生因素对区际分工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知识、技术等内生因素在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根本上也来源于内生因素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个分工越来越细密、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体系中,区域将主要通过专业化来获得内生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产业空间布局理论的渊源:从贸易理论到新经济地理理论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艾萨德(Isard,1956)就宣称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是同一硬币的两面。俄林(Ohlin,1933)也强调产业区位论与贸易理论应该结合起来更好地解释产业区位和区际贸易模式。克鲁格曼在地理和贸易分工中开篇就提到,“大约一年前,我突然意识到,作为国际经济学家,在我的大部分职业生涯中,我所思考和写作的都和经济地理有关,而我竟然没有意识到,对产业地理的理论解释,新古典贸易理论强调要素禀赋的区域差异,新贸易理论引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效应,而新经济地理学则突出规模收益递增,需求联系效应和成本联系效应以及积累循环机制等”。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在同质产品以及规模报酬不变的传统经济学框架下,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企业区位决定和选择取决于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源于资本、技术、资源禀赋等的空间分布,主导性区位模式是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如果没有技术和资源禀赋的差异,产业将在空间上均衡分布。此外,由于新古典贸易模型假定不存在贸易成本,所以,需求并不影响产业区位,但新古典贸易理论不能解释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类似的区域的产业分工,也不能解释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更无法解释地区间的产品内分工。
新贸易理论在垄断竞争市场和差异化产品的假设下,强调即使不存在资源和技术差异时,规模经济也能够促进国际贸易(Krugman,1980),同时引发制造业地理的变化,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企业集中在少数区位;为减少交通成本,企业集中在市场通达性最好的区位,而规模经济的实现与产品的市场需求紧密相关,市场规模效应也决定和影响着产业区位,当企业面临严重贸易障碍时,产业活动将较为分散;随着贸易成本降低,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活动将接近消费者市场[3]。总之,在一体化市场的环境下,规模效益递增的产业会更趋于集中,进一步假设资源禀赋和技术不存在空间差异,但劳动力可以迁移,新经济地理模型将产业区位完全内生化,产业地理取决于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的相互作用(Krugman,1991a)。除规模经济的作用外,产业间的需求联系促使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生产者接近产品采购商(即后向关联),而运输成本联系促使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消费者在空间上接近其供应商(即前向关联),产生一个自我积累的集聚过程,推动产业空间分布沿着一定路径发展,最终达到一种区位均衡状态,这种状态取决于产业最初的空间分布和产业特性(Venables,1996)。产业空间集中与贸易成本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中间水平的贸易成本将会导致最集中的产业分布。此外,新经济地理还发现了一些可能导致产业分散的因素,如要素成本差异、最终需求和土地要素的不可移动性、集聚不经济以及低工资等。
综上所述,新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外在先天比较优势(First Nature Advantages)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认定要素供给决定产业区位;新贸易和新经济地理模型则发现了内生的后天优势(Second Nature Advantages)可促进产业的地理集中,产品需求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基于同样的研究框架,只是一个强调国际的商品流动,一个侧重国内的劳动流动,模型的结论都归结于产业的空间布局。显然,现实中的产业空间格局应该是先天和后天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正是对外贸易产业联系以及要素流动组成了后天优势,这也正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