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 在全区第二十一次“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自治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杨红岩
2009年3月,自治区编办正式印发文件将“扫黄打非”的工作职能由自治区文化厅划转到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这是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的光荣职责,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全心全意地为自治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服好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手段,不断开创我区“扫黄打非”工作新局面。
一、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扫黄打非”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内蒙古自治区今年以来的“扫黄打非”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工作,各级党委、政府也都把“扫黄打非”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领导和推进的力度。自治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扫黄打非”电视电话会议。今天再次召开全区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分析“扫黄打非”面临的严峻形势,回顾总结前段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为圆满完成“扫黄打非”工作任务提供了保证。二是工作重点突出。加大了对重点单位、重点地域、重点环节的全方位检查和执法力度。以查处案件为突破口,加强联合执法,形成了重点突出、行动迅速、成效明显的工作态势。三是工作合力推进。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联手行动,工作协调统一。构建了整体联动打整体战、分兵把口专项推进、分合有序的工作格局。
(一)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开展了对文化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和执法检查活动
一是集中开展了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的专项行动。元旦、春节前及自治区和全国“两会”期间,各级“扫黄打非”办公室会同各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出版物市场进行了多次集中专项治理行动。对繁华地段的书店、音像制品店、影碟行、印刷厂等经营场所和火车站、汽车站、物流中心、托运部等部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对街头兜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地摊及无证照经营行为进行了有效清理。二是集中开展打击非法报刊的专项行动。抓源头,以报刊年检为切入点,加强对自治区报刊的规范管理。对未按时年检和存在问题的报刊列入缓验,对经营不善、疏于管理、违规违纪和不具备条件的报刊,实行退出机制。抓流通,会同有关部门对报刊市场、广告部、物流中心、火车站、报刊零售点等进行了重点排查、重点督察和专项检查行动。三是集中开展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专项行动。开展了以整治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查处网吧违规经营行为、取缔黑网吧为重点的集中治理行动。对全区音像市场的低俗音像制品开展了拉网式的清缴专项行动。坚持属地管理、监管重心下移的原则,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充分发挥旗县区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农村牧区文化市场的监管。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了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舆论氛围
一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经营单位和经营户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辖区内文化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举办了法律法规培训班,各地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守法经营、文明经营为内容的主题活动,增强了从业人员职业的荣誉感和社会的责任感。二是集中开展了“4·26”知识产权保护日的重大宣传活动。全区发放传单近4万张、张贴海报100万张、发放“绿树签”3万个、接待群众咨询4000余人(次),深入宣传保护知识产权的重大意义。声势强大的重大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了“扫黄打非”的工作力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三是集中开展了4.22侵权盗版制品及各类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集中销毁活动的当天,仅呼和浩特销毁现场就有16家新闻媒体的30多名记者进行了全程报道。在集中销毁活动中,全区共销毁侵权盗版制品及各类非法出版物134万余件。
二、面对新形势,从新的高度和视角,深刻理解和把握“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用创新的方法推进“扫黄打非”工作
(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扫黄打非”工作的内涵
一是“扫黄打非”工作不是一般性的行政工作。“扫黄打非”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党的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亲自负责、狠抓落实的工作。二是“扫黄打非”工作不是一般性的行政事务。“扫黄打非”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国家的安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不能把“扫黄打非”工作混同于“一般性的行政事务”。三是“扫黄打非”工作不是一般性的行政执法。从执法的角度看,就是通过“扫黄打非”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协调,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行动,综合执法,解决问题。因此,不能把“扫黄打非”工作混同于“一般性的行政执法”。
(二)要创新“扫黄打非”工作方法
(1)强化政治意识、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创新工作机制,即建立起领导小组领导协调、办公室高效运转、各部门分兵把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工作效益的最大化。要落实工作责任,最根本就是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责任制。围绕这个根本,努力创新,落好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新闻出版局内部和“扫黄打非”专门机构内部的责任。形成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纵横交错的责任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2)强化措施手段,发挥中枢作用。目标与手段、过程与结果是辩证的统一,强有力的措施手段是实现目标的有效保证。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手段,注重工作的前瞻性、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扫黄打非”办公室是“扫黄打非”工作体系的中枢,必须发挥好中枢的作用,既要承担好“扫黄打非”工作常设机构的职责,又要主动做好综合、指导、协调、督办工作,为成员单位服好务。(3)推进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扫黄打非”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起从源头上遏制“黄”、“非”的长效机制。要加大宣传动员和舆论监督的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把“扫黄打非”工作与社会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扫黄打非”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在预防、群防、联防上下功夫,构筑起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立体“防火墙”。要把依法打击与教育结合起来,把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把加强监管力量与提高技术防范能力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教育、行政、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实现“扫黄打非”的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