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点

根据国内外检索到的文献,可能的创新有以下几点。

(1)视角新。将知识溢出、城市集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联系起来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尚少,尤其是将区域知识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纳入空间关联效应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目前几乎是空白。笔者就是在空间计量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实践应用。

(2)首次应用分层Logit模型对我国知识工人居住地偏好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人才对城市以及城市内居住地的偏好和影响这些偏好的主要因素,探寻如何吸引人才到欠发达地区,以提高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

(3)首次完善地运用Geoda软件对我国地区间知识溢出效应给予验证,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已有的文献用该软件作实证研究时都没有对各个变量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且在实证结果后都未对相应模型的残差作图形检验,察看是否真正消除了空间自相关影响,在结果的稳健性等方面很难令人信服。本书在这两个方面对该软件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创新,使得实证结果更令人信服。

(4)较为完整地分析了我国地区之间、省会城市之间由于知识存量以及城市化水平引起的不同经济增长速度,找出了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另一具体原因。

(5)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我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作了实证研究,并得出我国需要发展100万人口以上的非直辖市的大城市,尤其是在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本身自然条件的约束和城市集聚度还没有达到阈值的情况下,更应该如此。这一结论对我国目前城市与区域经济学领域主流的发展“小城镇”的思想提出了质疑。

二 本书的不足之处

(1)由于设计时没有具体搜索数据,使得原本打算将“三线建设”时期内迁企业的知识分子以及工人数作一个统计分类,可是很难找到那一时期的数据,所以只能从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数来从侧面对此问题作一个反映。

(2)本应该将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进行梳理,为国家下一步制定相应的区域和城市规划政策和产业布局提出相应的建议。囿于时间的限制,没法做到,也是下一步可以深入的领域。

(3)本书最初是想探讨知识工人的迁移对一个地区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可是受制于数据的可得性,最后只好转向人口迁移对城市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4)还应分区域地衡量城市化水平对各项溢出的放大效应,从而考察其在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中所呈现的不同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分区域的城市化政策,这样才有可能更令人信服。这将是下一步可细分探讨的领域。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第423页。

[2] 张美涛、陈永志:《政府政策与区域经济差距的新经济地理学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3] 张美涛、陈永志:《政府政策与区域经济差距的新经济地理学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4] 卫兴华:《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人民日报》2011年2月14日,第7版。

[5] Fagerberg,J.,“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Growth Rate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1994,pp.1147-1175.

[6] Lucas,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1988,pp.3-42.

[7] 参见〔美〕彼得·尼茨坎普主编《城市和区域经济手册》,安虎森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第612页。

[8] Fagerberg,J.,“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Growth Rate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1994,pp.1147-1175.

[9] Lucas,R.E.,“Making a Miracle”,Econometrica ,(2)1993,pp.251-272.

[10] Lucas,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1988,pp.3-42.

[11] 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理论综述》,《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12] Anselin,L.,Bera A.K.,Florax R.,Yoon,M.J.,“Simple Diagnostic Tests for Spatial Dependence”,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1996,pp.77-110;Anselin,L.,Varga & A.J.Acs,“Geographic and Sect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Knowledge Externalities”,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79)2000,pp.435-443.

[13] Black,D.and Henderson,J.V.,“A Theory of Urba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7)1999,pp.252-284;Glaeser E.L.and A.,Saiz,“The Rise of the Skilled City”,Brookings-Wharton Papers on Urban Affairs,(5)2004,pp.47-94;Henderson,J.Vernon,Wang,H.Gun,“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The Role of Institution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3)2007,pp.283-313.

[14] Glaeser,E.L.,Scheinkman,J.and Shleifer,A.,“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itie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36)1995,pp.117-143;Glaeser,E.L.,Maré,D.C.,“Cities and Skills”,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2001,pp.316-342.

[15] Moretti,E.,“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in Cities”,in Hendson,V.& Tisse,J.F.,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Editon 1,Holland,Hendson:Elsevier Science Ltd.,2004,pp.2243-2291.

[16] 陈旭、陶小马、谭靖:《城市背景下的知识溢出文献综述》,《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第5期,第49页。

[17] Moretti,E.,“Eastimating the Social Returns to Higher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and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Data”,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21)2004,pp.175-212.

[18] Comes,P-Ph.,& Durton,D.,“Sorting and Local Wage and Skill Distributions in France”,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6)2005,pp.913-930.

[19] Glaeser,E.L.,Kallal,H.D.,Scheinkman,J.A.,Shleifer A.,“Growth in C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1992,pp.1126-1152.

[20] Glaeser,E.L.,Ponzette,G.A.M.,“Cities,Skills,and Regional Change”,NBER Working Paper,No.16943,2011.

[21] Henderson,J.Vernon,Wang,H.Gun,“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The Role of Institution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7)2009,pp.283-313.

[22] Glaeser E.L.& Fujita,“The Dynamic of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Economic Growth ”,Working Paper,2012,p.27.

[23] Berliant,M.Fujita,M.,“Culture and Diversity in Knowledge Creation”,Working Paper,2012,pp.2,27.

[24] Almeida,P.,& Kogut,B.,1999,“Loc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Mobility of Engineers in Regional Networks”,Management Science ,(45)1999,pp.905-916.

[25] 参见〔美〕彼得·尼茨坎普主编《城市和区域经济手册》,安虎森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第650页。

[26] 参见苏红键《空间知识溢出研究评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7] Klaus Wersching,“Agglomeration in An Innovation and Differentiated Industry with Heterogeneous Knowledge Spillover,”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 ,(1)2007,pp.1-25.

[28] Henderson,J.Vernon,Wang,H.Gun,“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The Role of Institution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3)2007,pp.283-313.

[29] Audretsch,D.B.,Feldman,M.P.,“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in Henderson,J.V.,Thisse J.F.(eds.),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Amsterdam,Henderson,J.V.:Elseiver,2004,pp.2713-2739.

[30] Storper,M.,Venables,A.J.,Buzz,“Face-to-Face Contact and the Urban Econom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4)2004,pp.351-370.

[31] 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差距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32] 王铮、葛昭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状态与转变前兆》,《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33] 徐现祥、舒元:《中国地区增长分布的演进》,《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3期。

[34] 王梦奎、李善同:《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

[35] 王燕梅:《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经济评论》2002年第3期。

[36] 陆迁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差距的结构分析》,《软科学》2006年第1期。

[37] 何艳、安增科:《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2期。

[38] 江小涓:《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39] 武剑:《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40] 赵昌文、吴永红:《地区经济发展中开放度比较研究》,《天府新论》1998年第5期。

[41] 王必达:《区域开放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2] 魏龙等:《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其调整》,《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3] 宁越敏等:《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城市问题》2005年第1期。

[44] 王雷、韦海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制度变迁》,《财经科学》2003年第5期。

[45] 蔡昉、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财经论丛》2004年第1期。

[46]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47] 连玉君:《人力资本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作用机制》,《财经科学》2003年第5期。

[48] 徐璋勇:《对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增长路径的实证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9] 邹东涛、马海霞:《知识经济时代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期。

[50] 严汉平、白永秀:《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文献综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51] 舒元、徐现祥:《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52] 陆铭等:《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陈秀山等:《中国区域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53] 彭国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差距的来源》,《世界经济》2005年第9期。

[54] 李静等:《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世界经济》2006年第1期。

[55] 徐现祥、王贤斌、高元骅:《中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3期。

[56] 蔡昉、王德文、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57] 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31)1991,pp.483-499.

[58] 黄玖立、李坤望:《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59] Chen,Z.,“Economic Opening and Domestic Market Integration,”,in Ross Garnaut and Ligang Song(eds.),ChinaLinking Markets for Growth ,Washington:Asia Pacific Press,2007,pp.369-393.

[60] 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61] 万广华:《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方法和证据》,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2]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63] 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64] 参见严汉平、白永秀《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文献综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5] 厉以宁:《西部大开发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66] 马栓友、于红霞:《增强财政政策功能:理顺财政—货币政策关系》,《财金贸易》1997年第12期。

[67] 参见严汉平、白永秀《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文献综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8] 李平:《技术扩散理论及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69] 王军:《中国城市知识溢出功能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1期。

[70] 王军、朱倩:《城市的重要功能:知识溢出》,《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4期。

[71] 苏方林:《地级市R&D知识溢出的GWR实证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第1期。

[72] 龙志和、蔡杰:《知识动态溢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南方经济》2006年第4期。

[73] 蔡虹、张永林:《我国区域间外溢技术知识存量的测度及其经济效果研究》,《管理学报》2008年第7期。

[74] 吕忠伟:《R&D空间溢出对区域知识生产的作用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4期。

[75] 赖明勇等:《经济增长的源泉:热力资本、研究开发与技术外溢》,《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76] 许和连等:《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1期。

[77] 李晓欢:《知识溢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经济学系,2010,第25页。

[78] 滕丽、蔡砥等:《知识溢出的计算分析》,《地理科学》2008年第4期。

[79] 黄苹:《中国省域R&D溢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4期。

[80] 南旭光:《人才流动、知识溢出和区域发展:一个动态连接模型》,《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3期。

[81] 魏守华等:《内生创新努力、本土技术溢出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2期。

[82] 邬滋:《创新集聚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模式》,《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

[83] 吴梅等:《广东工业产业知识溢出效应SUR空间经济计量分析》,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杭州,2010。

[84] 苏方林:《省域R&D知识溢出的GWR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85] 舒元、才国伟:《我国省际技术进步及其空间扩散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86] 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中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87] 〔美〕彼得·尼茨坎普主编《城市与区域经济手册》,安虎森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第6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