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一项超越二元对立的族群人类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族群的地理空间分布

在地势特征上,哈巴村具有切断东部盆地与西部高原之自然屏障和沟通南北峡谷之通道的双重特征,也是藏彝走廊历史上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进行交流的东西横向通道。哈巴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土地面积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80亩,人均耕地18.6亩,林地618.73亩。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32℃,极端最低气温-6℃,年降水量652.63毫米,无霜期217天。因海拔高低差异大,哈巴村具有明显的高山垂直性气候,依次分布着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山脚与山顶的气温差约达23℃。独特的立体气候使哈巴村种植了青藏高原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农作物种类,其中有苞谷、土豆、小麦、荞麦、燕麦、青稞、蚕豆、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油菜、油葵、大蒜、核桃、花椒、青椒等经济作物,产品种类丰富。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拉马足达、米洛等少数自然村一年两熟。近几年,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哈巴村单一的粮食种植改为粮食和经济作物共同发展的种植结构,加大花椒、核桃的播种面积,发展农村旅游业,拓展农业的发展空间,使当地村民从发展旅游业中获取收益。

依据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哈巴村的地理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从海拔2900米至3200米,主要有彝族村、龙汪边和兰家村,除花椒、苞谷、荞麦及土豆以外,其他农作物的产出非常有限。该阶梯传统的经济活动完全依赖哈巴雪山的森林资源,以放养牛羊、采集药材及砍伐木材为主,新近兴起的花椒种植业是绝大多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从海拔2400米左右的达洛村到海拔2700米左右的阴山村,为当地地理环境的第二级阶梯,其中有俄自里、以腊湾、歪巴支、阳山、古鲁巴、其支等自然村。该阶梯的地理环境适合荞麦、小麦、土豆、苞谷、青椒、核桃、蚕豆等农作物的生长,花椒产量不高。与第一级阶梯一样,这里也无水田。第二级阶梯以自给自足的粮食作物种植业以及猪、羊养殖业为主,新近兴起的花椒、青椒、核桃种植业以及旅游业成为多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第三级阶梯的自然村主要处于海拔1800米至2400米之间,有哈巴自然村、米洛以及“山外”的拉马足达、告湾、海扎巴、迪古支及谷地等村。该阶梯适合种植稻谷、苞谷、小麦、蚕豆、土豆等农作物,有少量水田,生产活动完全以自给自足的农作物种植为主。由于剩余劳动力过多,该级阶梯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部分人员从事木材加工、砖瓦制作等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