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一项超越二元对立的族群人类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哈巴村的族群迁徙历史

一 自称“纳喜”的本地人

哈巴村的纳西族主要居住在古鲁巴、歪巴支、告湾和谷地等自然村,人口占全村总数的45%左右,自称为“纳喜”(na31çi33)。根据方国瑜、和志武、李绍明、赵心愚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纳西族源于远古的羌人,从西北河湟历经千余年的迁移,辗转至西南的崇山峻岭、荒野坝子之中。汉文史籍称纳西族为“摩沙夷”“磨蛮”“些蛮”“麽些”等[8]。如《华阳国志·蜀志》载:“县在郡西,渡泸水。宾刚缴,白摩沙夷。”[9]关于哈巴村纳西族的源流,现在村中无一人能够说得清楚。但据史料推测,约在东汉时(公元25~220年),越巂郡及其相邻地区“夷”系部族屡叛不羁,遭到东汉王朝残酷镇压,部分夷系部落向西南迁徙至金沙江上游的中甸、丽江一带。

在公元五六世纪的南北朝时期,麽些蛮的一支用武力赶走了白衣人即濮蛮,经过尼西、五境进入永宁、宝山一带。从地图上看,哈巴与当时的宝山州仅一江(金沙江)之隔,元代时期也隶属于宝山州,因此哈巴村纳西族的先民最早应该就在宝山一带活动。在当地,人们普遍认为纳西族东巴教起源于三坝乡白地村的白水台。相传东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罗从西藏学经回来,途经白水台被美景吸引,就留在此设坛传教,从此东巴教得到了发展。为了纪念丁巴什罗,在每年的二月初八丁巴什罗举行创教典礼的这一天,附近的纳西族都要到白水台拜谒。哈巴村距白地村的白水台不过40公里路程,这段路是纳西族替亡者超度、送魂返乡的《东巴经〈送魂经〉》中记载的返乡主要线路。

哈巴村一带属于纳西族迁徙途经之地,纳西族东巴经典《人类迁徙记》(又译作《创世纪》)记载甚详:“人类先从什罗山顶(即巨那茹罗山)”走下来,经过27处地方,进入永宁、木里,“从高地‘龙高老’迁徙,来到叶本地吕古(永宁);从绵羊山草地迁徙,来到吕本松林高;从木里鼠罗箐迁徙,来到左边枯林箐;从赶猪坡迁徙,来到肥沃山;从木里苏吉顶(无量河)迁徙,来到十二栏杆坡;从大两箐(当为洛吉境内的洛吉河、尼汝河)迁徙,来到两谷白木寨(疑即两河汇合处之木胜土寨);从窝左洛(在渣日以下金沙江边)迁徙,来到三竹丛之间(当在东坝渣日);从曾那郭山(东坝与渣日之间山梁)迁徙,来到增来增寿山;从长刺深谷山迁徙,来到翠柏高鲁山;从卸驮子地迁徙,来到鹇歇箐;从青草山迁徙,来到水草箐;从弯安坡迁徙,来到恩吐湾(白地);从涉水坡迁徙(疑为瓦刷),来到杀狗坪;从勒托丁(即助拖支)迁徙,来到本习寨(江边本习村);从冬渡口迁徙,来到夏渡口(在金沙江边可能有两个渡口,一为冬用,一为夏用);从盘又打鼓(丽江县大具)迁徙,来到三道湾;从黑水迁徙,来到白水河;从上干海子迁徙,来到下干海子;从本窝里迁徙,来到章再坡;从置偶岩洞迁徙,来到盘朵纳朵坝;从三思渠村迁徙,来到塔本甸(祭祖台);从白沙迁徙,来到龙泉村,最后来到英古地(丽江)”。哈巴村位于瓦刷村和助拖支之间,因此纳西族先民经过哈巴村一带渡过金沙江,前往丽江,这与上述史料大致相吻合,而哈巴村疑为《人类迁徙记》中的“杀狗坪”。

可以明确,纳西族先民从哈巴村一带迁徙到丽江并没有在哈巴村长期居住下来,如前述,现今哈巴村最早的纳西族是在明清时期从丽江一带迁徙到此的。按纳西族原先的丧葬习俗,人死后要请东巴(或祭司)将亡者灵魂从家中一站一站送往祖先最初的居住地,意为灵魂迁徙之路,这与迁徙路线刚好相反,可以帮助我们考察哈巴村纳西族的迁徙路线。哈巴村纳西族的送魂路线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如哈巴自然村、歪巴支等村的和姓、杨姓家族的送魂路线为:哈巴—江边—虎跳峡—丽江坝—虎跳峡—金江—上江—哈巴—白地—木里—稻城—无量河。在无量河一带,还能说起熊爪山、虎爪山之类的山名,再往北的地名很难与现今的地名对上号来,共有43站直到居那若罗山。古鲁巴、告湾和谷地等自然村的杨氏、李氏及和氏等家族的迁徙路线是:哈巴—白地—格咱—奔子栏—得荣—巴塘(四川)—九龙。进入甘孜州九龙县,再往北就无法与今地名对应了,如尼玛拉萨脚、布木尼阿支左、都都惹王脚(雪山草地)、素木那拉格、牙拉阿角石等。整个路线共50多站,最后几站都在冕宁境内,出九龙后各家族送魂的路线不完全相同,有的多几站,有的地名略不同,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尤其是终点均为“尼玛拉萨脚”或“尼玛拉萨”[10]。因此,从送魂路线来分析,哈巴村纳西族至少存在两个支系,其中一个支系从丽江迁徙而来,另一个支系从西藏经过四川巴塘一带迁徙而来。

哈巴村的纳西族自称“本地人”,意指纳西族是哈巴村的原住民,而其他族群为外来群体。这与哈巴村的族群迁移历史紧密相关。如上述,哈巴村的建村历史大致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之间,最早的居民为木氏土司屯戍的移民。在木氏土司退至金沙江以东后,部分移民留守了下来。1997年出版的《中甸县志》记载:“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木氏土司在和硕特部蒙番军队打击下退出中甸,其移民则大部分留居下来,融于藏民之中。清光绪至民国年间,一部分丽江束河的手工业匠人又进入中甸县城、小街子、安南、北地,发展手工业生产,主要有杨、木、和姓,以制革缝鞋为生。”[11]在木氏土司统治时期,纳西族移民亦农亦兵,有人身自由,但要为木氏出兵役和各种劳役。康熙十三年(1674年)后,哈巴村归和硕特部和西藏统治,实行的是舒卡制度,允许土地买卖,而且以户头作为纳粮服役的规定,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先期的移民于是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主”,这为后来的移民提供了足够大的生存空间。根据史料分析,九龙、安南、白地等地是相关史料中反复提到的早期移民迁入的重点区域,人口无疑越来越密集,而西南方向的哈巴村地势相对陡峭,人口相对稀少,因此历史上部分移民从九龙、安南、白地等地再次迁移到哈巴村一带,具有客观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动因,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古鲁巴、告湾和谷地等自然村的杨姓、李姓及和姓等家族的迁徙路线是“哈巴—白地—格咱—奔子栏—得荣—巴塘(四川)—九龙”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