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藏回”与纳西族的渊源
哈巴村的回族,藏民称其为“古给”,意思是戴白帽的人,他们因平时身着藏服,说藏语,早期住藏式住宅,但信仰伊斯兰教,被其他族群称为“藏回”,为自“四外人”之后第三批迁移到哈巴村的族群。哈巴村的回族目前主要居住于龙汪边和兰家村两个自然村(兰家村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从龙汪边村搬迁出去,以兰姓回族为主体重新组建的一个自然村),主要有杨、兰、武、枣、杜、包等姓,共计126户。其中杨姓与兰姓最多,约占90%。由于龙汪边村于20世纪20年代初建村,村中高龄老人较多,且多为受过教育者,所以有关本村历史的记忆比较清晰。据介绍,该村先祖最早都聚居在现在的三坝纳西族乡安南村,以开矿为生计。后因土匪杀抢掠夺,陆续搬到现在的龙汪边村(留居在安南的回族,目前还有13户,与哈巴村的回族都有亲戚关系)。其中,最早到此落户的为7户杨姓回族,即原安南矿场科爷(税官)杨尚春的大儿子杨崇仁、杨崇礼、杨崇志及其亲戚。按回族85岁老人杨国昌(杨崇礼之子)介绍:
我祖先原先是在安南办银矿的,从安南搬迁至现在的地方,得从我爷爷说起。我爷爷杨尚春是当时矿区的科爷,负责课征税收。由于效益较好,安南逐渐繁荣起来,我们杨家在三坝一带也颇有威望,这引起了附近藏族头人的嫉妒。1919年8月1日清晨,翁水下村(现属格咱乡)的石尼纳刚(音译)带着一群土匪包围了我家,把我家一洗而空,并杀害了我们全家老少。由于我父亲和大伯不在家,叔叔在外读书,所以免于遇害。石尼纳刚为了斩草除根,派人追杀他们。他们先是在丽江和虎跳峡一带躲难,但是生活非常困难,1921年就来到了现在的龙汪边村。当时的龙汪边村属于纳西族族长杨高土(音译)的地盘,石尼纳刚碍于杨高土的实力不敢轻易来犯,而且当时龙汪边树木丛生,便于躲藏。杨高土对我们杨家有恩,地租也只是象征性的,我们杨家很快就在当地落脚下来了。1919年藏族土匪只是杀了我们杨家,其他人没有伤害。但是后来就不分贫富了,三番五次到安南抢掠。当时管三坝一带的叫田春红,汉族人,他放任土匪的这种行为。1924年,杨振华一家,还有杨久久一家,也搬到龙汪边来了。杨振华是我姑爹,也就是1951年发动叛变的土匪头子。杨久久是我爷爷的妹夫,这两家也都是因为亲戚关系搬迁过来的。兰家、武家及马家都是后来搬迁过来的,也是与我们三个杨家有亲戚关系。枣家是建立人民公社的时候搬迁来的,原本姓“臧”,因为嫌“臧”难写,就改为“枣”姓了,他们原先与陕西的臧姓回族一直有联系。至于杜家、包家和宋家,原本汉族,当上门女婿后就都变成回族了。
可以肯定的是,哈巴村回族原先居住在安南,后因土匪掠夺,先后搬迁到现在的位置落籍。至于哈巴回族在安南以前的历史,当地人都说他们祖先原先居住在中甸县城的北门回民街,在杜文秀起义失败、清兵火烧北门回民街后,他们就跑到安南以开矿为生,造就了当时安南繁荣的局面。据1997年出版的《中甸县志》载:“清雍正六年(1728年),派绿营兵驻守中甸,驻军中一部分回族官兵落籍于中甸。同期,一部分回族商人由大理进入中甸开矿、经商;今三坝乡安南、龙汪边、兰家村回族多数即为当时进入中甸回族之后裔。乾隆年间(1736~1795年),又有一部分山西、陕西籍(陕西籍为多数)回族进入香格里拉采银矿,分别居住于格咱、宝兴厂、县城,在香格里拉县城北门街形成一条回民街。清同治八年(1869年),回民义军首领大司卫姚得胜率义军进入香格里拉,香格里拉藏族土司头人曾往江边迎接,清军张润尾追而至,回民义军撤走,张润为报复香格里拉土司对义军的支持,纵兵焚掠,将北门回民街烧毁。部分回民避居乡下,渐渐融合于藏族中。”[16]
图2-5 杨尚春之孙杨国昌(笔者2011年11月拍摄于香格里拉中学)
有关哈巴村回族来自原中甸县城的口述材料看似与《中甸县志》可以相互验证,但是有几点值得商榷:其一,根据史料分析,清军赵藩与副将张润武装镇压杜文秀起义军的时间为1872年,张润烧毁北门回民街肯定是之后的事情了,那么自1872年到1919年杨尚春一家被杀,这期间不到50年,而现在安南银场的遗址表明当时人口规模有千人以上,是当地相当繁荣的一个社区,因此安南银场不可能为躲难的回族人开创,而且杨氏家族很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赫的地位;其二,安南距离中甸县城不过100公里,如果大规模举族迁移至此,很难保证清军不赶尽杀绝;其三,目前哈巴回族虽然讲藏语,但是所讲的语言中还保留着陕西汉语的许多词汇,如“俺们(我们)”“锅盔(藏族称‘粑粑’)”“片肉(肉片)”“占牛(菜牛)”等。因此推断,哈巴村的回族很有可能是从陕西迁往安南开矿的回族后裔,中途辗转的位置虽不可确定,但是具体时间应该在张润烧毁北门回民街之前。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回族家庭在张润烧毁北门回民街后以投靠亲戚的方式迁往安南。可以肯定的是,哈巴村的回族应该是长期生活在藏区的、以采矿为生计的陕西回族的后裔,是一个生活习惯“藏化”了的穆斯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