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与科技研究综述(2006~2010年)
章梅芳 刘兵[1]
一 研究概述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以“妇女”“科技”“女性主义”“性别”“人才”“生态”“医疗”等关键词组合检索到的论文及文章共计301篇,硕士学位论文33篇,博士学位论文6篇。有关妇女与科技的学术著作和课题成果10部。发表在有关妇女研究及其他相关著作和论文集中的论文12篇。其中,关于妇女与科技的哲学研究,有相关论文50篇,硕士学位论文13篇,博士学位论文两篇,著作两部。关于女性主义科学观、认识论及客观性问题的讨论文章共计32篇。可见,关于女性主义科学观、客观性思想及认识论方面的文献依然占据多数。此外,个别女性主义科技哲学家的思想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同时,女性主义技术理论方面的研究开始起步。关于妇女与科技的历史研究,相关学术论文共计143篇,博士学位论文一篇,著作两部。从总体上看,编史学理论层面的系统总结和探讨有了突破性进展,两部优秀的西方女性主义科技史原著先后被翻译介绍给国内学界;关于妇女与科技的社会学研究,相关论文共计45篇,硕士学位论文6篇,博士学位论文3篇,著作4部。
二 主要研究内容
(一)关于妇女与科技的哲学研究
1.女性主义科学观及科学客观性思想
随着相关理论在大陆学界的普及和发展,女性主义在科学观和科学客观性问题上的观点逐渐被接受,激烈争论减少。其间,大部分文献着重于对女性主义科学观和科学客观性思想的进一步评述。
董美珍(2010)探讨了女性主义科学观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科学实践背景及学术理论渊源,并阐述了女性主义科学观的意义及其困境。王芳(2009)探讨了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崔雅琴(2009)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观做了分析和评论。李鹭(2006)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观进行了分析。朱静(2010)评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建构论范式、科学批判实质等。管文婷(2010)探讨了女性主义客观性主张遭遇的内部和外部批判。李叔君(2007)探讨了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科学客观性批判上的相同点。
2.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
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的研究文献数量有所减少,总体进展不大,但仍不乏一些有深度的探讨。首先,关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整体性研究。王宏维(2009)系统探讨了女性主义认识论中“女性是否是平等的认知主体”“是否存在优势认知主体”“妇女的特殊经验对于知识构建有怎样的意义”三大基本问题,认为女性认知主体性具有合法性,边缘化的“他者”位置使其能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批判力量;对统一的本质主义女性主体的解构将推进女性主义民主政治目标的实现。文洁华(2008)探讨了女性主义在“知识与表述”“知识与理性的中立性”“男权的影响和客观性的概念”几个方面对西方传统认识论的批评,期待女性主义者能提出更现实和更有效果的认识论。魏开琼等(2010)探讨了女性主义知识论中的认知主体问题。王珺(2008)探讨了女性主义从认知主体等维度对传统西方认识论所做的重新审读。其次,在具体的女性主义经验论与立场论研究方面,魏开琼等(2009)分析了女性主义经验论的理论渊源、内容、性质、意义、困境和出路。戴雪红(2010)论述了女性主义立场论的内涵、渊源、特征及其政治策略。麻友世(2010)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审视了女性主义立场论。
3.女性主义学者的科学哲学思想
这五年学界对具体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的思想研究更加重视,涌现了一批学位论文。杨颖(2006)梳理了哈丁的后殖民主义科学论的缘起、原则与内容,评述了哈丁的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并探讨了其科学哲学思想的不足与影响。刘晨婷(2010)对哈丁认识论思想的理论背景、基本主张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强客观性”思想及其遭遇的误解。王安轶(2008)梳理了哈拉维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发展过程,评述了其对科学客观性、二元性别结构的解构及对技术的批判。刘介民(2009)也认为哈拉维的赛博格思想陷入了反实在论和二元论的传统模式。杨艳(2009)认为,哈拉维的研究是建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结合的卓越成果,此外,她还述评了哈拉维赛博格科学观。王玉林等(2006)梳理了朗基诺的生平、著作及其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并对其情境经验论、科学客观性思想和科学社会知识论思想做了评述。王娜(2007)对朗基诺语境经验论思想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述评。姜慧智等(2007)梳理了凯勒的科学哲学思想,认为其客观性思想仍未走出传统的二元论,忽视了客观实在和科学实践的作用。章梅芳(2008)分析了凯勒对传统科学客观性思想批判的历史维度和心理学维度,探讨了其“动态客观性”观念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4.女性主义技术思想
这五年中,女性主义技术思想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总体性的述评与分析。陈慧泽(2010)梳理了女性主义技术观兴起的背景及其基本概念,探讨了女性主义技术研究的常用方法,简要梳理了不同流派女性主义技术观及其在不同技术领域的体现。程秋君(2008)分析了技术与性别的内在关联,认为“性别”/性是技术哲学不可或缺的维度;性别问题同样有赖于对技术的深入考察。其次,对特定技术领域女性主义研究的述评与案例分析。王哲等(2008)评析了ICT(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女性主义研究,强调ICT与性别之间的互相建构,以及女性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互惠互利的关系。王玲莉(2006)述评了哈拉维关于技术本质、技术价值负荷问题的看法,探讨了其赛博格思想的技术和政治内涵。都岚岚(2008)分析了赛博空间及电子人隐喻。沈亦斐(2009)探讨了赛博空间中的主体技术和性/性别政治问题。陈雯(2008)分析了家庭场域中技术与性别的关系。
(二)关于妇女与科技的历史研究
1.女性主义科技史理论研究
刘兵和章梅芳(2006)对西方女性主义科技史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他们探讨了西方女性主义科技史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梳理了西方女性主义科技史研究的基本脉络并对其进行了阶段划分;认为坚持性别的社会建构和科学的社会建构是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两大理论前提(章梅芳,2009);20世纪90年代之后,对女性身份差异性与科学文化多元性的认知与强调,进一步为女性主义科技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编史方向(章梅芳,2010);指出隐喻分析方法在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章梅芳,2007),分析了女性主义科学史在方法论层面的基本特征(章梅芳,2007);探讨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之间的理论共通点及二者对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借鉴意义(章梅芳,2006);辨析了女性主义和人类学在科学编史理论与方法上的同异(章梅芳,2008);并阐明了女性主义科学史对传统科学史形成的深刻挑战及其特点(章梅芳,2008)。
宋琳(2008)对女性主义科学史的本土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要实践本土化探索应着重考虑社会性别理论的本土化建设。陈玉林(2007)对技术史研究领域的女性主义进路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特点在于强调女性作为技术使用者的权力及其意义。覃明兴、刘锦春(2006)也对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史研究进行了探讨和评论。
综观之,在理论层面上,这五年国内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女性主义科技史的编史基础、编史原则、编史方法、史学观念等问题的探讨上,这些研究相比于之前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的拓展和提高。
2.妇女/女性主义科技史案例研究
在具体案例层面,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以个别女科学家或者女科学家群体为研究对象,其研究重点在于突出女性对科技所做的贡献,不具有明显的女性主义理论色彩和社会性别视角;另一类在研究对象上突破了单纯的科技女性主体,将目光投向了科技领域性别政治的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别视角和学术批判性。
(1)女科学家研究
以国内科技史研究的重点期刊《中国科技史杂志》《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为考察对象,发现这五年总共只刊登了一篇女科学家玛丽娅·阿涅西的人物评传。有学者对她的生平、卓越的数学成就及突出的社会贡献给予了述评(郭轶男、王青建,2008)。只有个别学位论文以历史上知名女科学家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科研方法、科研道德、科学成就及其所受的社会文化影响等。例如赵秀娥关于居里夫人的研究(赵秀娥,2006)。以非科技史学术期刊为考察对象,笔者发现关于当代女科学家的成就介绍及访谈实录之类的文章占据了主流,这里将其视为妇女与科技的当代史或口述史研究来看待。这类文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奖项的获得者以及在国际科学界享有一定地位的中国女科学家的访谈与介绍文献,多达70余篇。其中,代表性的文章如对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李方华院士的访谈(余玮,2008);关于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女科学家李爱珍的访谈(曹玲娟,2007)等。第二类是关于历史上国外知名女科学家的科研历程及其成就的文献,共计六篇。例如,对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林托克、居里夫人、富兰克林等女科学家在家庭与事业、科研动力等内容的考察(贾宝余、饶毅,2009)等。总体来看,上述研究目的均在于展示杰出女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科研方法及其在科技领域所做的贡献。
(2)女性主义科技史案例介绍
2006~2007年,国内学术界相继翻译出版了美国女性主义科技史家白馥兰的《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和历史学家费侠莉的《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白馥兰(2006)从建筑空间、纺织生产和生育保健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中国古代社会技术与性别之间相互建构的方式,并尤为强调中国古代女性在技术史中的地位与贡献。费侠莉(2007)则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公元960年到公元1665年的中国医学史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医学、性别、身体及社会文化之间复杂的建构关系。国内有学者先后对这两部著作的研究主旨、思路和内容等给予了学术述评(章梅芳,2007;陈瑶,2007;陈静梅,2007)。这两部著作可视为目前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女性主义科技史案例研究的范例,它们的翻译出版对推动中国本土化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三)关于妇女与科技的社会学研究
1.科技领域性别差异研究
这一议题主要关注性别比例结构、专业分工、职称、薪酬及所获科研资助、科学素养水平等几个方面。有研究表明,科技高层人才中女性却依然匮乏,中国科技界仍然存在女性“高位缺席”现象,所有高端数据比例都在5%左右。以湖北省为例,在国家“863”计划专家组中,没有女性成员;在“973”计划选聘的首席科学家中,女性仅占4.17%;在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中,女性仅占4.93%(王汇、施远涛,2010)。
此外,专业上的性别分工差异也很突出。女性在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的参与度在提高,但她们在“更艰难”的科学领域如物理学等学科的表现水平却普遍偏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编写,2008)。中国湖北省教育领域女性科技人才主要分布在医药科学等领域,从事农业科学的人数所占比重仅为1.8%(王汇、施远涛,2010)。在职称方面,女性的成就经常被低估,为了得到晋升,她们通常需要取得比男性更多的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在科研资助方面,2005~2009年间女性申请科研项目的人数比例甚至只有男性比例的30%~40%。女性科学家在申请竞争性科研项目上的积极性低于男性;并且越是大型项目,女性的申请量越少,获得资助的人数也越少(龚旭,2010)。
这五年中对女性科技素养的关注是个新方向。其中,明杏芬(2007)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女性整体科学素养水平比男性低。其他学者根据不同年度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分析认为男性科学知识水平略高于女性公民(张超、何薇,2008),女性科学素养普遍偏低(郭虹、沃文芝,2008),女性公众在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辨别科学与迷信的能力等方面均与男性有较大差距(陈晓慧、潇明,2008)。聂馥玲、任玉凤(2010)倡导科学素养调查本身应引入性别视角。
2.原因分析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了造成科技领域性别差异的三类因素。
其一,传统性别文化因素。首先,学者们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给科技女性造成了客观障碍(覃明兴,2006;杨书卷,2009)。多数女科技人员表示在科研工作、家务劳动、子女教育等时间的分配上长期处于紧张和难以协调的状态(张丽琍,2010)。其次,大众媒介关于女科学家人物形象的宣传强化了关于男女气质和角色分工的固有观念(李娜,2007)。最后,科技领域内的性别氛围及相关劳动制度规定,直接影响了女科技人员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张丽琍,2010)。
其二,教育因素。获得教育机会是女性参与科技活动的基本前提。调查表明,世界各国的女孩和妇女仍然面临接受教育的阻碍,尤其是与科技教育有关的各层次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在高等教育中,两性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张丽俐等,2010)。调查表明,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阻碍了更多女性进入物理学领域(聂馥玲,2006)。对中小学教科书内容的分析亦表明,女性及与女性有关的议题被忽略、排斥甚至歪曲和贬抑;关于男女角色的刻板形象亦在课本上得到复制和强化(敬少丽,2006)。
其三,政策因素。首先,女性的需求、关注的问题及其贡献没能在相关政策制定中得以体现,科技政策和决策部门往往没有或者很少体现女性的作用,科学研究也忽略了她们的处境、兴趣和忧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其次,在具体科研制度的制定与同行评议层面上,女科学家的参与度偏低。有学者认为在多数欧洲国家,女性在决策层、哪怕只是辅助决策层的代表性都远远不够(龚旭,2010)。
3.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原因分析,学界给出的政策建议也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改变传统社会性别文化观念,优化科技女性成长的社会环境。学者们认为,政府政策和媒体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逐步消除“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改变社会关于两性气质及其劳动分工的刻板印象(林桂安,2007);促进女性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克服和纠正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她们的不利影响,激发其科研的兴趣和动力(张丽俐等,2010)。在科技传播中树立公允的科学和科学家形象,建立一种具有性别视角的、对两性都公平的传播形式(宋琳,2010)。
其二,推进科技教育性别主流化,为科技领域提供更多的女性科技储备人才。宏观上,制定、健全两性平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性别统计数据库,将教育性别统计纳入国家统计制度(敬少丽,2006)。中观上,构建支持网络,建立女性高等教育机构,设置不受时空限制的、面向女性的开放性高等教育体系。微观上,树立主体性原则、因材施教和因性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孟楼君,2009);关注女性在课程知识的话语权力,批判课程领域中的性别歧视,引进国外新女性主义技术教育观念(廖为海,2007)。
其三,推进科技政策性别主流化,优化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职业环境。宏观上,将性别意识纳入科学决策之中(陈慧,2009),建立科学与性别问题的数据信息系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微观上,出台具体的特殊政策和保护性措施。例如,考虑启动具体的行动措施来帮助女科学家解决事业发展中的特殊困难,促进项目评议专家队伍和评审委员会中的性别均衡(龚旭,2010)。面向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设立专门基金;对科技领域的女性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李祖超等,2010)。
(四)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1.综合性述评
学者们介绍并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学术渊源、核心思想、流派划分、现实意义与启示问题,认为它是环境运动与女权运动结合而成的一种时代思潮,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压迫,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王立娟、梁华,2006);把反对压迫、女性解放和解决生态危机一并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王词、李庆霞,2010);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对自然的压迫和对于女性的压迫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认为要解决生态危机、解放女性,人们就应该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李平,2009)。同时,它还强调把妇女和自然所遭受的剥削与具体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等因素联系起来,强调经济正义、政治参与和社会公正(张帅、张英花,2010)。
有学者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流派进行了划分。有的将其划分为三大流派(欧阳逸璇,2006;葛丽丽,2008),有的将其分为四大流派(赵媛媛、李建珊,2006;安娜,2009),甚至是五大流派(彭慧洁,2009)。还有学者将上述划分杂糅在一起(王素娟,2010)。其他学者比较了欧美生态女性主义与亚洲生态女性主义的异同(赵媛媛、李建珊,2007);对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及理论内涵进行了分析(束佳,2008)。这些研究表明国内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认识远未达成共识。
尽管如此,学界对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却一致给予了重视。认为它在关注环境正义、保障妇女权益、倡导和平理念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妇女解放和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刘飞,2007)。它以一种崭新的生态伦理思想为环境哲学以及环境伦理学做出了理论贡献(聂惠,2009)。
2.自然观和科学观
薇尔·普鲁姆德的《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2007)和苏珊·格里芬的《女人与自然:她内在的呼喊》(2007)被译成中文出版。陈雪婧(2007)分析了生态女性主义早期文本中的女性和自然观。束佳(2007)对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的哲学基础、形成过程、主要内容与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郑湘萍(2009)梳理分析了女性主义在构建女性与自然关系的四种理论进路。张妮妮(2010)认为生态女性主义关于自然-女性关系看法的特点在于揭示西方文化在贬低女性和贬低自然之间存在象征性关系。龙娟(2007)认为生态女性主义主张构建女性与自然隐喻关系的新范式,为新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科学技术是人类对妇女、自然进行压制的重要手段。李鹭等(2008)追溯了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历史渊源,以及它对于世界不良发展模式的批判。刘魁等(2006)对女性主义关于培根自然观与科学观的批判给予了述评。杜二敏(2010)探讨了科技在导致人们生态意识及能力缺乏方面的影响。
3.与相关理论及问题的关系
学者们主要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与环境、发展问题的关系。其中,张士英(2007)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及其在环境保护实践中的贡献。刘准(2006)从环境运动和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背景中,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内涵与主张。幸小勤(2009)从生态文明研究的角度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在自然和发展问题上的相关思想及其特点。赵媛媛等(2006)分析比较了生态女性主义与“环境正义”的异同。史少博(2009)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灵性”思想及其在环境伦理学中应用的缺陷和价值。陈伟华(2008)分析了生态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的困境与实践性。高桂贤(2008)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正义问题。杨玉静(2010)提出建构本土化的妇女/性别与环境互动理论和发展模式。
此外,郑湘萍(2008)比较了生态女性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张云飞等(2008)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关于性别-自然或性别-生态关系的观点。罗诗钿等(2008)比较了生态女性主义与存在女性主义的异同点。还有学者比较了生态女性主义与老庄生态女性观之间的共通性和区别(何煦,2007)。
4.批评理论及案例研究
邓晓洁(2006)介绍了生态女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并对斯迈利的小说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进行了个案分析。卢凤平(2006)、秦同国(2007)分析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哲学基础、兴起原因及其策略和特征,对劳伦斯等的作品进行了个案研究。谢鹏等(2006)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文本特点和批评特色。姜涛等(2007)简要述及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特点及其文学批评涉及的方面。付玉群等(2009)分析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和发展等,并对国内相关研究给予了评述。刘兵等(2010)从科学传播的角度分析了《风之谷》中的女性形象等,探讨了这部作品与日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科学观之间的关系。
三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2006~2010年间,中国政府、妇女组织和科技团体为推进妇女参与科技做出了更多努力,大众媒介对女科学家的宣传和报道大幅度增多,为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相应地,妇女与科技的相关学术研究在哲学、历史、社会学等层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成果数量有所增长,研究广度和深度也有所拓展。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总体上看,大多数文献在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鲜有突破,写作思路和内容观点也基本相似。值得肯定的是,关于女性主义科技哲学学者思想的研究成果增长较快,女性主义技术哲学相关探讨也开始增多,这体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深化。此方向今后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进一步加强对女性主义技术理论的分析和研究,并在译介述评的基础上,试图结合本土情境,提出具有特色的女性主义科技哲学思想。
本土化的案例研究相对滞后,相关文献基本停留在理论探讨和国外著作的译介层面上。比较而言,台湾地区在此方面要先行一步,但其案例主要集中在性别医疗史领域。为此,此方向今后发展的趋势应该更加注重案例研究。将西方女性主义性别-科技理论应用到本土化的具体情境之中,在反思和补充女性主义理论的同时,拓展本土科技史与妇女史研究的空间。
科技实践领域的性别差异依然是研究的重点,在具体内容方面拓展不大,研究思路也没有大的变化,部分文献还出现内容重复的情况;略有进展的地方表现在对两性科学素养水平差异的关注。此外,倡导科技政策和科技教育性别主流化的文献有所增多,并开始注重借鉴国际相关制度与办法。笔者认为,此方向今后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进一步做好相关信息的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加强理论研究与行动的结合,切实推进科技政策的社会性别主流化。
[1] 作者简介:章梅芳,女,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刘兵,男,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