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总第1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英国在塞浦路斯军事基地部署的源起

英国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部署可上溯到近代英国对地中海地区的殖民统治时期。近代,地中海和欧洲大国均看重塞浦路斯的战略地位,奥斯曼帝国、英国和俄国均长期觊觎塞浦路斯,希望以此将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湖”。1571年,奥斯曼帝国打败威尼斯人,结束了后者对塞浦路斯的统治,并在岛上首次建立了军事要塞。1878年,英国占领塞浦路斯,并将其视为向中东地区投射力量的前哨。19世纪70年代,铁路在陆权国家不断兴起,陆上修建的铁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作战意义和经济贸易意义。英国十分担心俄国通过陆上修建铁路蚕食中东地区,特别是蚕食今天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奥斯曼帝国也希望英国能够成为制衡俄国向奥斯曼亚洲省扩张的重要力量。塞浦路斯靠近亚历山大勒塔(Alexandretta,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伦),该地区实际上与叙利亚和巴格达的铁路相连。由于当时通往海湾地区的陆上铁路运输比充满危险的水路更安全、更可靠,英国积极谋求夺取塞浦路斯。[8]因此,英国希望通过控制塞浦路斯影响从叙利亚到巴格达再到海湾地区的铁路运输线路,使塞浦路斯成为确保“伦敦—直布罗陀海峡—马耳他—苏伊士运河—也门亚丁—印度孟买”这一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战略生命线安全的关键环节。

随着一战后奥斯曼帝国和俄国的衰弱,英国开始实际控制塞浦路斯;[9]二战结束后,塞浦路斯人口中80%是希腊人,20%是土耳其人,岛上居民分别把希腊和土耳其视为祖国。塞浦路斯民众政治认同弱,难以形成一种超越族群的国家认同。在此情况下,英国虽维持了对塞浦路斯的殖民统治,但塞浦路斯岛上的部分希腊族人士要求与希腊合并,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纳赛尔倡导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势力在中东阿拉伯国家影响力不断提高,埃及要求英国关闭在其境内的所有军事基地,最终迫使英国于1954年撤出驻埃及大部分军事基地,并将英国在中东的陆军和空军司令部迁往塞浦路斯[10],使后者成为英国在中东主要军事基地。英国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主要防范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的安全威胁,其安全协防的主要地区为约旦、伊拉克、希腊和土耳其,而最主要的目标是监测苏联在黑海、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军事活动。但是,英国在塞浦路斯的殖民统治根基不稳,受西亚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塞浦路斯民众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甚至是加入希腊的呼声也不断高涨。考虑到塞浦路斯的战略地位,英国拒绝民族主义者的独立要求。1956~1960年塞浦路斯人长达四年的游击战大大消耗了英国的实力,造成371名英军阵亡,大约是朝鲜战争期间英军死亡人数(约1100人)的1/3。[11]四年里,英军被迫部署4万人镇压塞浦路斯游击队,但由于非洲和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反殖民主义成为时代主旋律,塞浦路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游击战争获得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随着塞浦路斯独立的呼声不断高涨,塞浦路斯的军事“重镇”地位受到重创。1960年,英国被迫宣布允许塞浦路斯独立,但前提是塞浦路斯同英国签订《军事基地协定》(Treaty of Establishment),英国保留在岛上的军事基地。双方签订的协定规定:“塞浦路斯独立后,英国军用飞机有权不受任何限制飞越塞浦路斯共和国上空,除非英国的行为危害到了塞浦路斯境内其他飞机和人员的安全;英国对于亚克罗提利(Akrotiri,英国皇家空军基地)和德凯利亚(Dhekelia,英国陆军航空队基地)两处军事基地及其上空拥有完全的控制权。”[12]从此,塞浦路斯尽管在名义上已经独立,但是尚未完全实现主权、自由和民族自决,也未真正建立起民族国家。正如英国在塞浦路斯末任总督休·富特爵士(Sir Hugh Foot)所言,塞浦路斯只不过经历了“从殖民统治到基于协定统治的转型”。[13]

亚克罗提利军事基地通常被称为“东军事基地”,也是英国在塞浦路斯军事司令部所在地,还是英国皇家空军在地中海和中东地区唯一一处空军基地。基地拥有一处埃皮斯克皮(Episkopi)军用机场,是英国皇家空军重要的军事设施;德凯利亚军事基地通常被称为“西军事基地”,重要性不及亚克罗提利军事基地,但靠近塞浦路斯南北双方停火线。两处军事基地总共98~99平方英里(约256平方公里),占塞浦路斯岛屿总面积的3%,其中60%属于私人土地和农场,20%的土地属于英国国防部,还有20%的土地在法律上属于英国女王。[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