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总第1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冷战时期英国在塞浦路斯军事基地的主要功能

迄今为止,塞浦路斯主权基地不仅是英国在海外仅有的主权基地(类似于美国在关岛的主权基地),而且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通过签订军事协定而使主权基地合法化的基地。[15]除这两处主权基地外,根据1960年英国和塞浦路斯达成的协定,英国还可以使用塞浦路斯境内其他15处军用和民用设施,包括首都尼科西亚机场、水资源设施、雷达站等。20世纪60年代,英国在塞浦路斯共部署有1万人军队、2个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中队。[16]1971和1980年英国关闭在也门的亚丁的军事基地、巴林和马耳他的军事基地后,英国在塞浦路斯留下的两处主权基地驻军总人数约1万人,成为英国在地中海地区除直布罗陀以外唯一的军事基地,也是其在中东地区唯一的军事基地。冷战时期,英国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主要承担以下传统功能。

第一项任务是战争

冷战时期,英国在塞浦路斯部署了F-4“鬼怪”(Phantom)和“闪电”(Lightning)等先进战斗机[17],打击半径包括地中海南岸和西亚其他地区。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前,英国关闭在埃及的军事基地、英国分批从苏伊士运河地区撤军后,英国中东司令部的力量受到削弱,不得不将其中东司令部分为两个司令部——近东司令部(总部设在塞浦路斯)和中东司令部(总部设在亚丁),前者的责任区是东地中海海域、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埃及等,1962年起更名为“英国驻塞浦路斯司令部”;后者的责任区是红海、阿拉伯海和波斯湾海域,以及东非、阿拉伯半岛、伊朗和伊拉克等陆地。[18]塞浦路斯岛上的英国军事基地承担英国在地中海东部责任区主要作战功能。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后,英国担心,纳赛尔倡导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会引起连锁反应,威胁英国在其他殖民地的统治,最终动摇其在伊拉克、约旦、马来西亚和塞浦路斯的军事存在。1956年9月,为军事打击埃及纳赛尔政府,英国在中东的军队处于战备状态,动员了50万后备役部队,战争办公室着手两栖作战计划,并向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增派了8100人的作战部队。英国在地中海地区的地面部队拥有149架战斗机、40架轻型轰炸机和16架重型轰炸机,英国海军作战飞机也增加至70架。[19]1956年9~10月,英法联军战机在英国塞浦路斯军事基地迅速集结,英国联合法国和以色列,以塞浦路斯为前沿阵地,派出200架战机,向埃及亚历山大等大城市和机场发动空袭;英法两国战机又以塞浦路斯为基地,于11月6日向埃及塞得港发动空袭,摧毁了埃及95%的空军基地,拉开了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序幕。[20]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英国在塞浦路斯上的两处主权基地再次处于战备状态。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联合向以色列发动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苏联向埃及和叙利亚空投了大量战略物资,美国则利用英国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成功实施了对以色列的战略空运,该军事基地成为美英支援以色列、影响第四次中东战争进程、控制中东和地中海主导权的战略据点。[21]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挑起第五次中东战争。1983年美、英、法、意在黎巴嫩贝鲁特东部执行维和任务,均使用了英国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意大利6架F-104喷气式战斗机也曾经使用在亚克罗提利军事基地向黎巴嫩贝鲁特派驻军事力量;[22]1986年4月美军空袭利比亚卡扎菲军事司令部时,也使用了英国在塞浦路斯岛上的主权基地。

第二项任务是军事训练、军事侦察和电子情报搜集

20世纪60年代,英国将军事力量从埃及转移到塞浦路斯,一方面增加了塞浦路斯政府和民众对英国军事基地部署的反感,另一方面英国在该岛的军事基地被分割成两个地区,大大影响了军事基地的威慑力和协调作战能力,却使塞浦路斯成为英军在地中海军事训练、侦察和情报搜集的新的“桥头堡”。[23]由于冷战时期英国国内军事基地占地面积狭小,加上美军租用大量基地,因此不得不利用海外基地加强军事训练、侦查和情报搜集。根据英国和塞浦路斯达成的驻军协定,英国有权在塞浦路斯独立后建立和维持通信设备与电子情报系统,包括无限制使用广播和广播频率、部署潜艇、在两大军事基地之间铺设电缆;英国的船只、货物、财产和飞机可不受限进入岛上的两处主权基地。[24]

英国在塞浦路斯的两处主权基地和塞浦路斯境内的特罗多斯山是英国重要的军事训练基地,为在地中海地区的抢滩登陆训练提供了天然场所;塞浦路斯奥林匹亚山是英国皇家空军重要的监测站。英国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为英美在中东的情报搜集立下了汗马功劳,如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U-2侦察机多次从英国在塞浦路斯的亚克罗提利空军基地起飞,对西奈半岛执行侦察任务;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美国被迫关闭在伊朗境内监听站、情报收集站和军事基地,英国在塞浦路斯的两处军事基地作为监测苏联导弹试验的新基地。[25]1986年,英国政府首次公开承认:自1974年以来,美国空军分遣队、U2侦察机就驻扎在亚克罗提利军事基地,以在中东地区开展侦察、情报收集和维和行动,包括监督以色列和埃及于1974年签订的《停战协定》等。

第三项任务是作为空运中转站

事实上,自1959年英国与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伊朗成立的中央条约组织(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巴格达条约组织,1958年伊拉克退出)总部迁往安卡拉后,该军事联盟的唯一军事力量就是部署在塞浦路斯的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中队。[26]1961年,伊拉克试图进攻科威特、吞并这个刚刚从英国独立出去的新国家,英国迅速利用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将地面部队和战略物资运往科威特。由于塞浦路斯军事基地的存在,英国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就将1万人的军队和850吨物资空运到科威特,有力地保障了科威特的安全,阻止了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吞并。

第四项任务是通信中继站

1970年以来,英国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不仅为英国BBC广播公司提供中继服务,而且也为美国之音和法国广播电台提供中继服务,使西方国家得以在西亚、东非和北非地区使用不同语言对当地各国民众进行广播。[27]塞浦路斯军事基地不仅扩大了西方媒体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而且提升了英国在中东的文化软权力。

第五项任务是国际维和

1974年以来,由于塞浦路斯南北双方矛盾激化,加上希腊和土耳其各支持冲突一方,导致塞浦路斯局势更趋复杂。尽管英国在主权基地上的永久驻军与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维和部队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但英国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承担了维和与后勤支持任务,成为英国支持联合国在塞浦路斯执行维和任务的重要基地。

冷战结束前后,随着苏联在中东和地中海的威胁减弱,英国在塞浦路斯军事基地的驻军人数开始减少。1990年,英国在塞浦路斯两个主权基地上部署的军事力量下降至4000人,加上4000人的家属,总人数为8000人。英国在该基地上的军事部署包括:英国陆军1个步兵营、2个步兵连和1个装甲侦察部队(配有6架“瞪羚”直升机);其皇家空军包括1个飞行中队(配有5架“威赛克斯”直升机)。[28]1998年,英国政府公布《战略防务评估报告》,进一步强调巩固海外军事基地(包括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和建立若干战略投射舰艇(如修建伊丽莎白二世航母)对于21世纪英国安全战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