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总第1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首语

《中东问题研究》正式出版了。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本专门以中东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辑刊,这是一件值得中国所有从事中东研究的学者高兴的事情!

“中东”(the Middle East)是一个政治地理名词,一般指西亚北非地区。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19世纪中叶的英国印度事务部。然而,“中东”概念开始流行是在1902年,当时著名的美国战略家马汉认为,它包括了从苏伊士运河直到新加坡的辽阔地域。因此,“中东”是一个欧洲中心论词汇,欧洲人根据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远近把从地中海到东亚的广阔地区划分成近东(the Near East)、中东和远东。而这一概念的真正流行是在二战后。

关于“中东”的定义有不同说法。狭义的中东包括今天的西亚北非18国,即北非的埃及和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阿曼、科威特、约旦、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塞浦路斯等17个西亚国家(有的定义不包括阿富汗)。广义的中东则包括了整个西亚北非地区,即非洲的所有阿拉伯国家,有突尼斯、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苏丹、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和毛里塔尼亚等。冷战结束后,“中东”的定义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曾在里根政府任职、后出任布什政府驻阿富汗大使的美国新保守主义者扎勒米·哈利勒扎德提出了“大中东”概念,它包括了传统的中东地区(含北非)、阿富汗、巴基斯坦、高加索和中亚,这些地区在历史上都曾经与狭义的中东地区有过密切的交往。在英国,中东研究甚至包括了西非和东非。这意味着向早期“中东”概念的某种复归。

本刊的研究范围包括了狭义的中东(西亚北非18国)、北非、中亚和高加索地区,但以狭义的中东地区(以下所述“中东”均为狭义的中东)为主,同时涉及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动态介绍。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素称“三洲五海之地”。该地区是亚欧非三大洲的接合部,周围环绕有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海湾等国际海域,这些海域大大便利了中东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航道。中东地区因此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要道、联系东方和西方的纽带,是丝绸之路的终点。

中东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同时沿海分布有平原,而沙漠面积广大,其中的绿洲适宜人类居住。中东气候炎热,常年干燥少雨,多数国家水资源匮乏,耕地资源较少。中东多数国家的矿产资源较为单一,而最为丰富的是油气资源,主要生产国有海湾国家(海湾六国、伊朗、伊拉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苏丹。

中东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地区,主要民族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普什图人、犹太人和库尔德人,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三大一神教)。

中东地区较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早期文明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两河流域形成了世界最早的城市、文字和文明,而古埃及文明则以金字塔著称。除了以上两大文明中心,在中东其他地区也兴起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地方文明,如腓尼基、迦南、犹太、埃兰、赫梯、波斯、阿拉伯等,它们发展起了航海和国际贸易,发明了字母,最终兴起了三大一神教,建立起一系列帝国。中东因此成为“文明的摇篮”。

作为三大洲海陆交通的要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加上当地发达的文明,中东历来是民族入侵和迁移频繁发生之地,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的典型地区,因此战争频繁。近代以来,中东更成为英法殖民主义扩张的重要地区,直到二战后中东国家才全部获得独立。然而,复杂的地区矛盾和各国内部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导致二战后中东地区冲突不断,战争频发,成为最重要的国际热点地区。阿以冲突、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一系列军事冲突和伊斯兰复兴运动,不仅深刻地影响本地区的安全和发展,而且影响整个世界经济和安全形势,牵涉到大国利益。

综上所述,中东研究是一门重要、复杂而深奥的学科,它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区域研究的分支之一,中东研究涉及相关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军事、国际关系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多学科性,需要不同学术领域学者的参与。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成为世界潮流,中国与包括中东在内的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这种联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军事等各个领域,既有官方又有民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对中东地区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因此,《中东问题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中国中东研究的发展和学术新秀的成长。我们也希望与《西亚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研究》等相关刊物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

《中东问题研究》主编 黄民兴

201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