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秦汉之际的巡狩封禅
一 上古巡狩礼回顾
巡狩本义是指上古帝王通过巡视其管辖区域以实现对下属的监察,“它起源于上古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对各地的武装巡视活动,是威服四方、强化联盟的主要方式”[52]。关于巡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视行也”,段玉裁注解云:“视行者,有所省视之行也。”《易经》的《观卦》解释为:“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意思是说帝王省察万方,观看各地的民俗,并设于教化。 《孟子·告子》云:“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文选·东都赋》注引“逸礼”曰:“巡守者何?巡者,偱也;狩者,牧也。谓天子巡行守牧也。”从这些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巡狩”在上古时期经历了从军事化到政治化、制度化、系统化的一系列过程。
上古巡狩的主角多为黄帝、尧、舜,反映出五帝时期实为巡狩制度的探索与完善时期。《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的巡狩:“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獯鬻,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53]《竹书纪年》记载帝尧的巡狩:“五年初,巡狩四岳。”《尚书·尧典》记载帝舜的巡狩:“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狩,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54]《诗经·时迈》记载周武王巡狩:“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明诏有周,式序在位。”[55]上古的巡狩礼,往往与祭祀活动相关涉,通过祭祀各地的山岳,来彰显受命帝王作为天下共主的特殊地位。“王者不仅需要管辖人间的‘各路诸侯’,而且应该通过(巡)守山川之神,把一切鬼魅也纳入秩序之中”[56]。
何平立指出巡狩制度包含大一统与王权两方面的诉求,这两种思想意识是通过中央与四方的空间秩序来表达的,“在历史发展中,中央与四方的概念,不仅超越了原政治地理的含义,扩展为一个与神界沟通的祭祀结构和宇宙空间结构”[57]。这种空间秩序反映在周代的巡狩制度中,表现为中央与四岳、九州、九镇的关系模式。此外,周代的巡狩制度已经突破了军事会盟、社会监察的现实目的,逐渐融合为一种程式化的祭祀方式,反映出对大一统王权意识的呼唤。秦始皇、汉武帝正是看到巡狩能够起到对天下一统的宣示作用,才不断地予以践行。贾谊将这种大一统的文化心理描述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志,并吞八荒之心”[58]。
《礼记》《周礼》对先秦时期巡狩封禅的具体内容进行系统总结。《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59]从上面的内容来看,巡狩制度包含方位、时序、政事活动几个方面。
表1-5 《王制》中的巡狩格局
《王制》所反映的巡狩内容,主要包含祭祀、政事活动两个方面。其中政事活动包含“察”与“施”两个要素:“察”是指考察,即通过犒劳长者、观察民风、体验民情,了解各地的社会风气,通过考察市场,了解各地的经济运营状况;“施”是指施政,通过典礼、仪式,来规范时间观测仪器、度量仪器、礼乐服饰制度等内容。在祭祀方面主要是指对各地山岳的祭祀,其中尤以泰山封禅最为重要。封禅是同一项活动中的两个具体阶段,“‘封’是指在泰山顶上建筑的坛,目的是接近众神所居的上天,便于向神灵禀告;‘禅’是在泰山下特定的地方‘除地’,以祭祀地神”[60]。
关于巡狩封禅的本质,章太炎先生指出:
帝王治神州,设险守固。其封大山者,于《周礼》则沟封之典也。因大麓之阻,累土为高,以限戎马,其制比于蒙古之鄂博。是故封禅为武事,非为文事。彼夷俗事上帝,故为之以祭天以肃其志,文之以祀后土以顺其礼,文之以秩群神以扬其职。是其示其威也,则犹偃伯灵台者也。[61]
巡狩封禅的实质是以武力维护统治秩序,祭祀活动仅仅是一种人文性的掩饰,其核心的目的还是显示帝王的威望。
上古巡狩封禅之礼,在秦汉之际得到复兴,成为当时国家礼乐探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一时期,帝王巡狩封禅主要出于三种态度:第一,展示帝王作为天下共主的身份,通过告天宣示政权合法性;第二,通过巡狩考察各地官员功绩,督察政事;第三,认为封禅可以成仙而登天希冀长生与不朽。[62]
二 秦始皇的巡狩封禅活动
秦王嬴政翦灭六国后,接受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的建议,采用“泰皇”之“皇”与“五帝”之“帝”作为象征自己身份的称谓。始皇帝不仅采用了“三皇”“五帝”的名号,而且效法三皇五帝开创的巡狩事迹,先后五次巡狩,足迹遍布当时秦国的各个地区。
表1-6 秦始皇巡狩统计表
表1-6 秦始皇巡狩统计表续表
纵观秦皇的巡狩事迹,我们可以发现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突出对有重大历史影响的山川进行祭祀。第一次西巡,他到达陇西和北地两郡,并登上鸡头山[63]。第三次巡守,他登上越王勾践设立观台的琅邪山[64],始皇帝又在此设立新的琅邪台,希望这里的人民可以学习越王歃血为盟的精神,辅助秦国治理天下。相传帝舜葬于九嶷山,所以始皇帝在此望祀帝舜。此外始皇帝在途经湘山祠时,路遇大风,不能通过江水,他便召问随行的博士“湘君何神?”博士们告诉秦皇此地是尧之女、舜之妻,所藏之处。秦皇闻之大怒,令刑徒三千人砍伐湘山上面的大树,使其尽露红土。表面来看,他是对湘君的愤怒,实际目的是他以此来显示对楚地进行控制的决心。
第二,秦始皇在巡狩与祭祀中夹杂着个人对成仙和长生的渴求。自第二次东巡开始,他便受到了方士的蛊惑,对成仙和长生表现出极大的渴望。首先,齐人徐市等人上书,言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上面住着仙人,秦皇因此斋戒,并派遣徐市发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人。其后,又派遣燕人卢生求仙人羡门、高誓,派遣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由于这些方士寻访神仙探求长生不老之药,花费甚多,却始终无功而返,为了弥补这些缺憾,他们编造出“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65]。始皇帝当晚还真的梦见与一个如海神状貌的人进行战斗,醒后问博士所梦的含义,博士回答:“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66]后来到芝罘山碰见一条巨鱼,始皇帝射死了它,还了所梦之情状。由此可见,对长生、成仙的渴望之情,是秦始皇举行巡狩封禅大典的动力之一。
第三,秦始皇通过巡狩力图推动大一统思想的传播。他在巡狩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强化对所巡之地的思想控制,强调大一统思想的重要性,并通过数次刻石来歌功颂德。其辞说道:“皇帝临位,作制明法”“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67]琅邪台刻石,其辞曰:“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68]芝罘山刻石,说道:“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箸纲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69]会稽石刻:“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70]这些刻辞反映出始皇帝利用巡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第一次巡狩关注点在西方,旨在巩固秦人发家的历史区域。后面几次巡狩都将重点放在东方,其目的在于通过山岳祭祀将各地的祭祀权力进行回收,效法上古圣王巡狩事迹以此彰显其天命的合法性。同时,他在巡狩过程中重视推行恩威并施的政策如:利用相关措施消解六国势力的遗存,将一部分六国贵族迁徙至咸阳加以管控,又将越人迁徙至琅琊,希望他们可以像其先祖勾践效忠周王朝一样效忠于秦朝。在这些刻辞中“皇权”“大一统”“太平”等关键词反复出现,反映出对大一统秩序和王权的宣传。
此外,秦始皇通过巡狩重新划定国家祭祀格局,分为齐国、崤山以东、华山以西、关中四个区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秦国旧都雍城的祭祀为第一级;秦国首都咸阳、陈宝祭祀为第二级;其他地区的祭祀为第三级。根据级别的不同规定相对应的祭祀原则,“秦以冬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通权火,拜于咸阳之旁,而衣上白,其用如经祠云。西畤、畦畤,祠如其故,上不亲往。诸此祠皆太祝常主,以岁时奉祠之。至如他名山川诸鬼及八神之属,上过则祠,去则已。郡县远方神祠者,民各自奉祠,不领于天子之祝官。祝官有祕祝,即有灾祥,辄祝祠移过于下”[71]。
西汉初年,汉高祖也对各地杂祀进行小范围的整理,《史记·封禅书》记载:“后四岁,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谨治枌榆社,常以四时春以羊彘祠之。令祝官立蚩尤之祠于长安。长安置祠祝官、女巫。其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属;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司命、巫社、巫祠、族人、先炊之属;秦巫,祠社主、巫保、族累之属;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属;九天巫,祠九天:皆以岁时祠宫中。其河巫祠河于临晋,而南山巫祠南山秦中。”[72]
文帝时提出“始名山大川在诸侯,诸侯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领。及齐、淮南国废,令太祝尽以岁时致礼如故”[73]。这些情况表明,文帝又将各地杂祀的权力下放,交由地方负责,各地巫祝执行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