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西北少数民族山歌的音乐形态

西北是山歌荟萃的地方,山歌种类繁多,音乐心态各异、音韵独特、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曲调优美感人、艺术气息浓厚。音乐风格特别,尤其在旋律、调式、调性、音乐形态以及发声方法和歌曲形式上都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音乐风格特点。具有鲜明的西北人民的特性,反映西北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以及反映西北人民生产和生活的情景,体现了西北人民集体智慧的融合。如《花儿》《信天游》《刨洋芋》《走西口》《一对白鸽子》《赶牲灵》《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这一些西北民族山歌都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流传于祖国内外。可见,西北民族山歌在现代音乐的背景下仍旧保留着它本身的艺术韵味和原汁原味的音乐特性,成为当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以及国家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

西北给人的印象是漫天飞沙,气候寒冷,戈壁荒原,高原纵横,山石峥嵘,一片一望无垠的黄土地;早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是荒蛮且民风彪悍之地;西北人给人感觉则也是剽悍、勇猛、粗犷的性格。西北地区的各族人民因受历史上的兵战和环境严重的威胁,给这一区域的人民生活带来重重艰难困苦。但是,这也促生了这个地区人民的那些不惧艰险的精神,活力和独特个性,他们把这种精神、活力灌输进自己的民族山歌文化之中,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他们强烈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独特性张扬在他们民族山歌的韵律中。因此,所孕育的民歌让人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让人血脉贲张,激动落泪,它的音调激昂、嘹亮,委婉、沧桑,质朴中带有严酷、深邃。“作为中国民歌脊梁的西北民族山歌,是黄土文化的沉淀,是中国民歌之魂,是西北人历史的坚韧不拔凝聚成的歌。”

一 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西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口头即兴创作了许多富有典型西北风格的民族山歌,它们色彩斑斓、积淀深厚,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社会内容。“山歌体裁通常有:风俗、小调、儿歌、劳动号子、山歌等。”这一些民族山歌都极具西北民族的典型特点。

(一)西北山歌的即兴性

朴实的西北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对枯燥的生活,一生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在艰苦的劳作休息间隙,以各色各样即兴创作的山歌作为单调生活的精神补充,在困境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乐趣。无论是在行走时或在野外劳作(放牧、农耕、赶脚驮货、上山砍柴等),山歌都是他们解除烦闷、传递情意、开阔心情的娱乐对象。所以,表达情感、放松娱乐是西北人民创作山歌的初始动力,西北山歌完全属于即兴的编词,歌词的即兴性不单体现在用词方面,也体现在题材方面。

第一,取材方面。

西北山歌是西北人民在生活中依照自己的情感即兴编创的,经过口头传唱的方式从而发扬起来的歌曲艺术,自始和西北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感情真挚、朴实。西北山歌传递力很强,其传唱者和编曲作词者都是西北人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西北人民不管是在自家或是田间地头,都是走哪儿唱哪,“做甚唱甚,想甚唱甚”,不用伴奏,无规定调高,时时处处想唱就唱,其内容更是涉及婚姻爱情、社会斗争、世间风物等方方面面,不但抒发情感,还会鞭挞不合情理的社会现象,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更可贵的是,西北民歌的内容中还要押韵工整、朗朗上口。比如在“花儿”的歌词里体现的是静怡优美的西部景物,在明净的阳光下,明澈的黄河水缓慢向东而流,河岸两边芳草如茵,满地牛羊,时常有牛羊到河边喝水,牛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忽闪忽现。可以得见,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是多么的优美和谐、淳朴自然,西北人民触景生怀,抒发情感,即兴而作:“端起饭碗想起你,面条捞不到嘴里。”端起手中的饭碗想到恋人,此时神奇思散的他(她),本就不易捞起的面条也得无可奈何地将面条从碗里捞起。无奈与思念,苦思与哀怨,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用词方面。

西北山歌在即兴创作上还特别体现了歌唱时即兴加入表现语气和称谓上的衬词。衬词和村腔的运用是西北山歌歌词的主要特色。例如《一把推到河里面》:“俏女女洗衣河洼畔,赶脚的运盐到河边。扔个石子儿试深浅,溅得那女女一头脸。羊肚子手巾递上前,给那俏女女擦脸脸。俏女女扳住赶脚的肩,一把推到河里面。一把推到河里面,哎嗨,哎嗨,嗨。俏女女放鹅河洼畔,后生哥放羊在山湾。信天游唱得好缠绵,听得那女女泪涟涟。羊肚子手巾递上前,给那俏女女擦脸脸。俏女女扳住放羊的肩,一把推到河里面。一把推到河里面。哎嗨嗨,哎嗨,嗨。俏女女的脸,四月的天。红彤彤,比那桃花花更艳。水灵灵,比那西瓜瓜更甜。赶脚的人,放羊的哥。湿在身上,乐在心间。湿在身上,乐在心间。湿在身上,乐在心间。湿在身上,乐——在——心——间——哎——嗨——”歌词里村句、衬词的使用,为人们的感受和音乐的表达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浓烈的乡音和即兴的歌词都给予了西北山歌感人肺腑的魅力,环境恶劣的黄土地授予了西北山歌富于变化的音乐旋律、独特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展示了西北山歌鲜活、质朴的音乐美。歌词里充满着关怀的亲情,又有调侃人生的自由自在,使人感到亲朋好友间闲聊一样的生动自在,使得歌曲中充满生命的活力。另外,西北山歌里口语化的象声词的使用也表达了西北山歌即兴性的特色。如“赶牲灵”:“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呀带上了那个铃子呀,噢哇哇得那个声,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哟哦。朝南得那个咬,哎呀赶牲灵那个人儿呀,哎过呀来了,你若是我的妹子儿哟,招一招那个手,哎呀你不是我的妹子儿呀,哎走你的那个路。”从歌词里可以想象:“她天天站在高坡眺望着过往的驼队,用歌声告诉亲人我在这里,盼望着亲人挥一挥手。唯一的愿望就是丹花儿开呀。”歌词中的方言土语虽浅显易懂,却也意义深刻,“既有鲜活的民俗生活事象,又有悠久厚重的文化内蕴”。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语言歌唱属于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情感不加掩饰。可以从中想象到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方言俗语(包括叠字、象声词、衬词等)已经沉淀为生命中的基因,人们憧憬着对生活的向往,对乡土的依恋,对爱情的追寻,对土地的热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一个地方的语言即是一个地方精神文化缩影,脱离特定的思想文化和具体的语言就会失去一切的根源。从意义上来说,当这些带着最原始气息的方言土语唱出的民歌出现在我们面前,它已完全蜕变成一种顽强不拔的生命力,超出单纯艺术的范畴,它们即兴而来,淳朴自然,大胆奔放地浸透在劳动人民百折不挠的性格中,浸透在曲曲折折黄土高原的沟壑中,体现了劳动人民情感的炽烈和生命的活力,是他们情感里无法沉淀的一部分。

(二)西北山歌的人民性

山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植根于西北人民的民间生活,也是西北人民真情实感的变现。山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纯民间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西北人民的生活、娱乐、争斗、劳务当中,真实地体现了西北人民的情感思想,因此广受西北人民的喜爱,是西北人民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食粮。山歌通常为集体创作,民间歌手都可修饰加工,其创作的形式也有很强的灵活性,不受定稿约束,歌手们的创造,显示为民歌中集体智慧的融会贯通,而且这种融合几近天衣无缝。西北民歌的旋律中的这些特点呈现出一种大众化的色彩,西北民族性鲜明特点也是山歌的重要部分。比如:“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在全国各地都影响深远,信誉极高,也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最典型的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旋律明朗开阔、起伏激昂、舒缓自在,具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演唱方法用真假声结合,句式为“折腰式”的格式。比如:唱词“上去”,“高山”,“望平川”,“望平川”(重复上句的后半句),“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由于唱词的关系,这首花儿的曲调是由上和下两个乐句加第一句后一部分的重复而形成的扩展性的二句半的乐段结构。其旋律为四声的徵调式,节奏较为自由。在旋律进行的时候,第一句就曾两次出现“re”跳到“so”的四度上跳,这一个生动的四度跳进音程产生了激昂、活泼的风格特点,也就是西北民歌富有的先抑后扬的旋律特点,给人以翻山越岭,登高望远时,万里平川映眼帘的开阔之感。下一句,是重复第一句的后半句。这个音调在上一句“so”上停留时候直接跌到了“re”旋律层层上升再进行到延长的高音“so”上。其旋律的发展方式,使情感更好地体现,凸显了“望平川”三个字,也潜意识使人们想要了解“望平川”三个字的含义:第二句节奏较为紧凑,是曲折下行的旋律,和第一句互相照应,唱出了“望平川”的意义。是一首西北人民即兴创作的佳作。

(三)西北山歌的集体性

西北山歌是西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为体现自己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和表达意志、愿望用口头相传加工润色提炼的集体创作的品质佳作。其流传、创作、加工都由西北人民在生活生产中自然而然地发生,歌词以及曲调都可以由群众集体来改编。比如:较典型山西民歌《创洋芋》,它鲜明地表达了农民在劳动中生活的状况。在表达方式中使用叙事的方式,先叙述了“创洋芋”的过程,和表达收获后的愉悦之情。为了表现劳动的行为,歌曲使用后半拍起唱和切分统一结合的节奏型,极富动感;旋律进行中以四、五、六、七、八度的大跳为主,跳跃生动,体现了劳动者豁达、愉快的情绪。整首歌曲如实委婉地表示了歌唱者和劳动者的内心思想,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佳作。

(四)西北山歌的地域性

西北民族山歌在不同的地域显现不同的风格。地域差异性,培育了不同的西北人民,不同的西北人民唱着不同风格的民族山歌。因此,地理环境与民族山歌地方风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花儿》:是一首西北地域色彩浓厚的民歌,歌词里的“影子”“牛吃水”“倒”“端”“捞”“沿上”等词语,是作为陕甘宁青这一带人名的口头用语。歌词开头的前二句“黄河沿上牛吃水,牛影子倒在水里”,就点缀出了环境特征和地理方位,牛被黄河水照映出影子,则说明了发源地为青海省,因为黄河水流经甘肃的时候就变得浑浊了,所以只有那里的黄河水才能清澈透亮,曾有位文学家说过,文学鉴赏是一种想象和情感的高级精神活动,判断和体验、理性和感性融汇进行。所以,在“花儿”中所展示出真实体验的环境和生活,才能经历到那种撕心裂肺般的相思苦难,才能品味出这首《花儿》的韵味。又如:流行在映西、甘肃、宁夏的山歌《信天游》。它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过行云,全扫之音:一声入耳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它的传唱在一片无限广阔的黄色高原,高原上绵延不绝,恢宏苍茫,千沟万壑而又深藏了悲凉、壮烈、清峻、刚正而又饱含着顿挫忧愁。世代以来,它用自己的个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陕北人民的生活习俗、习惯,造就了豁达鲜明的高原文化,造就了壮丽、沉郁而又苍凉的信天游。信天游在历史长河中,在这土地瘠薄,交通不畅的偏远山沟中,是陕北劳动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是发自内心的呼喊。鉴于它通常能用相同种旋律来重复演唱多段歌词,因此在民间出现一种说法“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这些民歌和人民方方面面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反映了西北人民生活和生产情况,是珍贵的艺术珍品和历史资料。

二 西北山歌的音乐形态

作为能歌善舞的民族,歌唱在他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劳动还是红白事,山歌都伴随在其中。西北不断得到发展。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域孕育出风格不一的民歌种类:比如:“花儿”与“信天游”在形式、风格、唱词的表意方面都呈现出不一样的音乐特征,这是和它们民族间的习惯、信仰的变化和发展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所以,西北少数民族音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艺术体系,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体系和我国其他民族音乐及西方音乐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是中国文化中极具的特色之一。

(一)西北民族山歌的旋律特点

西北民歌的旋律进行手法通常和情绪气氛、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改变,亦可上扬,亦可下趋。在歌词中要体现高涨的情绪时,使用音域较宽或是音区较高的上扬旋律来村托;高潮过后,来体现感叹性或叙事性的特点,旋律也将会由高处转至低处,趋势下行来表示乐曲或乐段结束后的稳定。比如:“花儿”的音乐和信天游的类似相同,但是旋律线抑扬顿挫,极具层次感。花儿旋律线的上扬主要呈现在乐曲的开头部分或是中间部分的情绪氛围高潮处,旋律趋势向下多是小结、旋律结束的位置:《脚夫调》中,上句(第一、二小节)、下句(第三、四小节)构造都是由一个上行和一个下行的双四度音程组成。上句的句尾音落在下属音do上,下句的结尾音是调式的主音so,这样又和上句的落音do组成了四度的相呼应关系。花儿多见有大二度音程和四度音程,二度音程的运用也表现了以下要说明的音阶级进的特征,这一种音程在多数的花儿令中很常见。其次是五度大跳音程等,花儿通常的使用音程的大跳是以产生不一样的氛围,来符合唱词风格的需求。西北民歌在旋律上最突出的是节奏高亢、起伏跌宕、舒缓悠长。旋律走向多数用四度和四度以上的大跳音程,大跳音程的使用,产生了高亢、激越的风格特点。如:《蓝花花》中用la到re、re到la到mi、mi到la的音程跳进,《三十里铺》中so到do的音程跳进,《上去高山塑平川》中re到so、so到re的音程跳进,都是西北民歌旋律线的主要特征。其次上下是对称的两句式结构。比如:《上去高山望平川》《兰花花》《走西口》等。其次,“降xi”音的使用,突出了凄苦的音乐风格是鲜明、高亢。西北民歌旋律线最有特点的是:主音的下方四度音和上方四度音的呼应突出支持,呈现了四度跳进音程的鲜明,产生了高亢、鲜活的风格特点。比如:《东方红》是一首带有变宫的徵调式。这一首曲子中,重点使用了so到re的音程跳进,具有西北民歌的独有特征。再看“蓝花花”中,重用la到re、re到la、la到mi、mi到la的四度跳进。

(二)西北民族山歌的结构特点

首先,是多句体的民歌,在结构上也有不少的特点,方整型的较少,乐段中长短句结合。比如《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在方整乐句的发展中出现了三小节规格不整的乐句(其他的几句都以每句四小节)。其次,结音强调属音,最后,进入主音。如西北民歌“三十里铺”前三句都落在了so,最后落在了调式主音do上。《东方红》前三句都落在了re上,最后落在了调式主音低音so上。这种结音布局在山西民歌中独具一格,形成了西北音调又一鲜明特色。江南水乡的民歌就不会这样,它以起、承、转、合居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二、四句的结音相同。

(三)西北民族山歌的调式特点

徵调式是西北民歌主体,但也常用到商调式,不常使用宫调式和羽调式。如《天心顺》这首民歌的调式为五声做调式:《东方红》这首民歌的调式为带变宫的徵调式:“咱们领袖毛泽东”这首民歌的音阶为sola降do-so,这是一首带间和清角的徵调式民歌。这种音阶在陕北民歌里非常独特。在眉户和秦腔中也会运用到,俗称之为“苦音音阶”。

(四)西北民族山歌的节奏特点

西北民歌的唱词本身和节奏的节律特点紧密相连。“一字一音”的整齐划一较为常见,这种节奏特点恰恰对应了西北人民语言习惯中坦率、耿直的性格特点。如:《走西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崖畔上酸枣红艳艳》等。

(五)西北民族山歌的终止式特点

西北民歌的终止式可找寻到其规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从属音流畅下行至主音上。如:《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结尾处的音是“la、do、xi、la、so”直接从属音的re下行到了主音上;二是在两次进到强调主音后进到主音。如:《心天顺》结尾处的音是“la、mi、so、mi、re”;三是在基本下行的基础上,再迁回加花后进入主音比如:《蓝花花》这个终止式在旋律的骨架上“le、do、la”,然后是在“re、la”上加用辅助音,呈现较为平和的终止式。

西北是一个民族风情浓厚,人文特质、地理特色比较特殊的地区,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而西北民族山歌又是作为这一民族文化最极具特色的代表之一。它那质朴、高亢、洪亮的音调却带着一种严峻和深沉。西北民族山歌是西北人世代坚韧不拔所凝聚成的歌,是中国民歌之魂,是黄土文化的积淀,其最具代表性的《花儿》《信天游》是生活在黄土地人们的心声,它传递着黄土地上的绵绵情感和悲欢离合。


[1]汤亚汀,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2]洛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3]罗艺峰、钟瑜,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4]张伯瑜,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5]伍国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6]要民康,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7]伍国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8]伍国栋,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

[9]杜亚雄,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10]王耀华,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11]饶文心,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1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

[13][美]威廉·A. 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4]张伯瑜:《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5]柯扬:《诗与歌的狂欢节》,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16]林兴宅:《艺术魅力的探寻》,四川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0页。

[17]柯扬:《诗与歌的狂欢节》,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18]林兴宅:《艺术魅力的探寻》,四川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