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小结
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变迁中的“科学技术泛资本化”这个研究主题而言,本章通过对“问题缘起”的讨论和旁征博引的“概念界定”并进一步聚焦“研究内容”——以科学技术和资本联姻为研究逻辑起点,以“科学技术泛资本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条逻辑主线为引领,构建“科学技术泛资本化”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图(见图1.7)。据此,明确了研究的主体的范域和边界。
对于一项原创研究而言,科学的研究方法之选取是研究得以顺利推进的充要条件,通过梳理STS理论和SST理论,本书博采众长以SST理论为剖析问题的方法,认为,二战结束后冷战背景下美国科技创新所依赖的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促成了“科学技术泛资本化”,并依此构建了“SST理论框架中的‘科学技术泛资本化’”的研究框架(见图1.4)。以此回溯“科学技术资本化”发生发展的机理及相应的“社会生态环境”,构建了“SST理论框架中的‘科学技术资本化’”的研究框架(见图1.5),以区分两者的同异和内在发展逻辑。为了清晰把握“科学技术泛资本化”的进程,本书构建“三维坐标系中科学技术与资本联姻历史进程逻辑框架图”(见图1.6),对科学技术从“资本化”到“泛资本化”演进历程进行了可视化的描述,勾勒出“科学技术泛资本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探索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影响力提供了“构筑学术大厦的设计蓝图”。
总而言之,本书“导论”部分勾画的三个决定本书谋篇布局的最重要的逻辑框架图(图1.5、图1.6、图1.7),为本书如同“剥洋葱”一般地层层展开讨论提供了一个符合历史与逻辑共同演进相统一的分析工具,为深入研究“科学技术泛资本化”现象提供了可行方案。本书后续章节将以此为逻辑起点,渐次展开。
[1]严书翰、胡振良:《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2]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3]靳辉明、罗文东主编:《当代资本主义新论》,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6页。
[4]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9页。
[5]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6]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7][美]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论》,李必祥、钟华玉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8页。
[8]Manuel Castells,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as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6,p.21.
[9]Manuel Castells,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as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6,pp.13,18,81.
[10][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11][美]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杨立平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12]Manuel Castells,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as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6,p.21.
[13]刘树成、张平:《“新经济”透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9、299页。
[14]陈筠泉、殷登祥主编:《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8页。
[15]《八国首脑发表〈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world/2000-07-22/110316.html,2010-03-21。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111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2页。
[21]王伯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6页。
[23]王伯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7页。
[26]王伯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200页。
[27]林辉、丁云龙:《试析专利权资本化》,《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3期。
[28]李建伟:《创新与平衡——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则》,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4页。
[29]宋琪:《试论技术资本的属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2期。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3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3页。
[3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4页。
[33]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1页。
[35]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36]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37]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38]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39]陈筠泉、殷登祥主编:《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40]陈筠泉、殷登祥主编:《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5页。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48页。
[42]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5页。
[43]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44]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263页。
[45]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2、107—108页。
[46]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9页。
[48]USC,Digital Economy 2003,p.87,http://www.esa.doc.gov/Reports/digital-economy-2003,2010-03-29.
[49]鄢显俊:《信息垄断揭秘——信息技术革命视域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78页。
[51]邢陆宾:《重新定义21世纪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新华文摘》2010年第22期。
[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1—402页。
[5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
[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3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2页。
[5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71页。
[59]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60]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6页。
[61]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62]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63]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64]肖峰:《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一种关联中国实践的SST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5、113、110页。
[65]肖峰:《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一种关联中国实践的SST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66]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5期。
[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48页。
[68]肖峰:《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一种关联中国实践的SST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77、79页。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