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政治生态
1912年以前,摩洛哥处于封建君主制时期,属于1668年建立的阿拉维王朝,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国王对摩洛哥的统治仅局限于城镇和有人居住的平原,而偏远山区和类似于空旷的广大平原地区的柏柏尔人部落和阿拉伯游牧民,则不受王权限制,保持着部落统治。[55]
1912年之后,摩洛哥成为法国的殖民地和“保护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总督统治摩洛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摩洛哥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1956年,摩洛哥正式独立,最高统治者的头衔由“苏丹”改成“国王”,穆罕默德五世是摩洛哥阿拉维王朝的最后一任苏丹和第一任国王。1958年,摩洛哥建立国民议会,1962年颁布第一部宪法,规定摩洛哥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实际上,国王仍旧掌握了政府的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56]。
20世纪80年代初,一方面,伊斯兰运动在摩洛哥开始发展起来,不断威胁国王统治。另一方面,随着东欧剧变和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摩洛哥也在不断改革自身的政治体制,实行多党制和两院制以及强化法制建设。例如1992年宪法、1996年宪法的修正案都通过了进一步推动民主化的措施。1998年,摩洛哥第一次形成了反对党领袖担任首相的政府,但仍旧没有改变国王的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和钦定宪法权等权力。
1999年,现任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登基,“继续坚持君主立宪制、多党制、轮流执政和经济自由化等既定的政策,实行更加开明的政治”,“深化政治改革,强调依法治国”[57]。
2011年,摩洛哥虽受到“阿拉伯之春”的冲击,但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凭借着摩洛哥王室的权威和宗教合法性,渐进回应社会诉求,承诺进行政治变革,并且在2011年进行了宪法修正案的全民公投,进一步推动民主改革。从2016年选举来看,尽管摩洛哥没有像利比亚、埃及等非洲国家那样陷入政治乱局,但其国内始终存在亲王室政党、传统左翼政党和伊斯兰政党相互掣肘的局面,其政坛也存在“伊斯兰价值与世俗主义之间的理论矛盾;宪法改革与传统制度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社会发展与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内生性矛盾”。[58] 2016年议会选举后,摩洛哥曾经历了5个月的政府“空窗期”,在萨阿德丁·奥斯曼尼出任首相成功组阁后,国王又先后罢免多位部长和百位地方官员,“2018年,摩洛哥政党政治精英危机恐仍将继续”。[59] 因此,在“阿拉伯之春例外论”的光环下,尽管摩洛哥当前政治生态稳定,但其政局仍旧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从现实层面看,可以从政治结构、主要政党、议会选举、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多方面阐释摩洛哥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