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金属货币的广泛使用——西周、东周货币
周朝历经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两个阶段。这两个时期也在继续使用贝币。不过,此时的贝币从外形上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进入东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在行政上、军事上纷纷要求独立,在经济上也开始各自为政,发行了在自己国家内流通使用的货币。
1.3.1 扩大使用的贝币——西周货币
1.主要币种:贝币+铜币
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于统治时期被申侯和犬戎所杀,大约历经275年。其时周朝定都城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故而史称西周。
在此期间,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繁荣,西周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作为奴隶制贵族的商业,起货币作用的主要还是贝和青铜。虽然金属称量货币在西周的流通和使用范围已经逐渐扩大,但贝币仍然是这一时期主要的货币形式,承担着货币的主要职能。从中原考古发现和西周金文中赏赐的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在郑州洼刘遗址古墓群内,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出土了11枚距今3000多年的贝币。郑州洼刘遗址古墓群的12座古墓,均为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西周古墓。这些出土的商品和贝币不仅证明了郑州地区当时有着较为活跃的远程贸易,也佐证了当时贝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身份。
西周继续沿袭商代的传统,使用贝币、单位为朋。周初的铜器“小臣单觯”铭云:“周公易(锡)小臣单贝十朋”; “令酘”铭云:“姜商(赏)令贝十朋”; “尊”铭又云:“易贝五朋……”这种赐贝之事,铭文中屡见不鲜。2003年1月出土的西周铜器“卫盉”,铭文中有:“……王爯旅于丰。矩伯庶人取堇章(璋)于裘卫,才八十朋,氒(厥)宾,其舍田十田;矩或(又)取赤虎两、麀两、耠一,才廿朋,其舍田三田。”上文所述为器(卫盉)内盖所铸的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矩伯庶人在裘卫那里获取了朝觐用的玉璋,价值贝八十朋,可以付给(购买)“十田”;矩伯又用了两张赤色的虎皮、两件鹿皮披肩、一件杂色围裙,共价值二十朋,可以买到“三田”的事情。裘卫把这件事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并进行了授田仪式。可见,在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之间的商品交换,主要起货币作用的媒介仍然是“贝”,且仍以“朋”为计算单位。
不仅有青铜器铭文记载当时的统治阶级和权贵们经常会用贝作为赏赐,《诗经》中也曾出现类似情境,并能够看出当时赏赐的最高数额为百朋。《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中有:“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显然此时的朋数比商代所见为多。
金,彼时即铜,其本身是一种重要商品,同时也担负着货币的职能。金(铜)作为货币,西周也较商代更为流行。文献记载常见以金为赏赐,其单位为锊(lüè,音略);还有罚金,数额多的达到三百锊。周初金文中还有赐“锊”的记录,例如:青铜器《禽簋铭》有云:“王易金百锊”,可见在铜器铭文中“锊”明确用为重量单位,同时又被用作赏赐的内容本身,说明“锊”也是货币、履行着交换的职能。
可见,西周时期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金属货币——青铜贝币已经出现并开始广泛使用。
2.其他货币
西周时期的制造货币,除了仿照海贝的铜贝以外,还有很多是布币。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布”并不是现代意义的纺织品,而是一种农具,布币即是按照该农具的形状进行仿制的。准确地说,“布币”是一种较大程度保留着铲形农具“镈”形状的货币,且“镈”与“布”是同声假借字,“布”“镈”在古代是通用的。可见,在当时农业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农具“镈”的地位不容忽视。前文就已经指出,早在殷商时期,“镈”就曾充当重要的交换等价物。进入西周时期,借用其形状的早期货币逐渐过渡到一种金属铸币,即早期的布币。按形制与时间先后,布币被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以此为始,布币流通于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的整个时期,历时数百年。它的铸造也由粗糙到精致,由无铭文到有铭文。
除布币以外,称量货币也在这一时期出现。曾经于2008年安徽青阳县出土的,被考古界称作“冰铜块”的一个青铜块,已经被钱学界认定为上古时代的称量货币,认为它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经作为原始货币流通过。《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卷》指出:“在金属称量货币时期,青铜不管铸成何种形式,斧、铲、刀、环和各种器物,以及铜块,都可按重量进行交换。”也就是说,在我国青铜铸币诞生前,青铜块已经成了中国普遍使用的一种称量货币。
1.3.2 形成体系的东周货币——春秋战国货币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他一些诸侯立宜臼为国王即为周平王。周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东周,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大为繁盛,引起货币的大量流通。由于500多年的封建割据,导致各诸侯国之间形成了差异明显的经济和文化,造成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区域习惯的不同,即产生了不同的货币形态,形成了不同的货币体系。这种由于发展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最直接体现在金属货币上的反映,就是造型、重量、质地有着明显的区别。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一时期货币具有的共同特点:
第一,货币以铜币为主,兼用金、玉、银、锡、布帛及贝币。
第二,货币的铸造和发行各自为政,重量、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不过基本均源自当地的生产工具,并由原始形态转向轻小适用和圆形化。
第三,黄金铸币开始出现。战国中期以后,金币在南北各地广泛行用,以金钣、金饼两种形态为主。
各国金币虽各自为政,但区域性限制并不明显。战国末期,金币和铜币已成主要货币。
1.多种货币的地域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贝币,沿袭了东周的特点,依然以天然海贝和仿制的金属贝两种为主。
这一时期的“货贝”背部几乎磨平,称为“磨背式货贝”。“铜仿贝”一般仿货贝之形,早期者与天然贝形制相近。春秋以后,南方楚国地区又铸造出有文字的“铜仿贝”是为“有文铜贝”,它的外形有的像蚂蚁爬鼻,有的像鬼脸的样子,所以俗称“蚁鼻钱”或“鬼脸钱”,其面文多达10余种,但形制却比较一致,均为上广下尖的瓜子形,面有文字,背部平整,它广泛行用于南方地区,“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公元前4-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货币形态之一,除楚铜贝以外,春秋战国时北方地区的金属贝还有“金贝”“银贝”“鎏金铜贝”等。
金属贝的出现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一件很有影响力的事情。金属贝拥有大小、重量、价值比较统一的特征,能够大量地就地取材进行铸造等其他“货贝”无法相较的优势,快速融入流通领域,并渐渐取代了天然“货贝”,成为主要交易媒介,把我国货币发展的历程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东周时期常用的货币,除西周已有布币外,还出现了刀币、环钱、蚁鼻钱和爰金等。从区域范围来看,货币的使用可以这样划分:
以农业为主的三晋(韩赵魏)地区,主要使用的是布币。
以渔猎手工业为主的燕国和齐国,主要使用的是刀币。
盛产金铜矿产资源的楚国是以黄金(爰)和铜贝币作为主要货币。
西部地区的后起之秀秦国,使用的是方孔圆钱。
多种货币的同时使用,造就了东周时期我国最早的货币体系。该体系的地域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2-1-5 货币使用的区域分布
2.春秋时期的货币体系
金属铸币的广泛使用从春秋时期已经开始,进入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环钱、蚁鼻钱四大货币体系。
(1)布币体系。
中原地区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镈”,“镈”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
如果我们抛开现在探讨的东周的时间限制,就布钱本身而言,其发展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布时期,约出现于公元前10世纪。作为商周时期的青铜铸币,原始布约在殷商后期及西周初期即已经存在。
原始布又名大铲布,形如农具铲,是我国最早的实物货币之一,也是金属铸币的雏形。它尚未脱离钱镈农具原状,体大銎(gǒng)短,厚重粗糙。此布有多种,主要有无字布、益字原始布、庐氏原始布等。这类布一般有纹饰,比较美观。由于布用途广、体积小便于携带,被人们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在市场流通使用。
原始布按照体积大小,又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其中,大型原始布,多属于商代,厚重、体大无文,銎可延伸到钱体中部,可以装木柄,不易折断,通长16~22厘米、足宽8.7~11.8厘米;中型的原始布,多属于西周时期,形状与大型相同,体轻小,更便于流通使用,通长10厘米左右;小型的原始布,属于西周晚期,此时布币的銎部已退缩到上部,中间有一道隆起的竖放,足向内凹成弧形,面亦有简单的字,如:“丄”“山”“益”等。春秋战国时期的空首布,由此演变而来,通长10厘米左右。
第二阶段,空首布时期,约出现于公元前六世纪,即西周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形体比原始布大为缩小,轻薄整齐,制作精良,也称铲布。此布銎长,空可纳柄。币身有多种形状。平(方)肩弧足或足面稍向内凹者,如方肩空首布。钱身近正方形,正背有三道直纹及文字,如安臧布。尖肩尖足空首布,正背也有三道直纹,如甘丹布。斜肩空首布,晚期出,最大的为三川(yin)布,最小的为东周布。这些布钱多附有文字,记干支、数字、地名、天象、事物等内容,一字二字不等。其货币单位为“”,春秋时重35克,战国早期12~17克,晚期轻至10克左右。
之所以会出现体积更小的空首布,也是基于支付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额支付日益频繁。原始布较大的外形不仅使支付时的计数变得烦琐,也让支付的重量和数量变得巨大,还会导致流通秩序的混乱。于是,有明确面额的空首布开始大行其道。此时的空首布一般在正面铸有一个至两个文字,有数字、干支以及地名等。有了这种大面额的货币,交易起来就方便多了。周王朝属下的各诸侯国也纷纷效仿。到了战国时期,一些主要诸侯国如:韩、魏、赵、燕、楚等都铸行“布币”。
关于“空首布”的购买力,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时至今日也无法推测。从现存的空首布来看,其使用可能是以“个”为单位的,而不考虑大小轻重。这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货币本身可以与其代表的价值不一致。也正是基于此种认知,后来“空首布”的体型才逐渐变小。与后世钱币的减重类似,减重不减价。所以,“空首布”的外观可以说是多姿多彩了。
从“空首布”有无文来看,现存“空首布”分有文和无文两种。其中无文大布非常少,有文空首布中以卢氏大布较多。不过这种布已经是春秋时期的产物了,彼时无文大布的古朴风格已被完全抛弃了。中期空首布以“武”字、“松”字、“田”字、“宋”字布为最多,其他有文布还有纪数、纪干支,或天象、事物、城邑名的。此外还有一些铸有尚不能确定其意的文字符号的布。有文布中以两面有文字的较为珍贵,晚期小布存世就更加稀少了。
从地域来看,发现“空首布”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西中南部和河南地区,也是当时主要的农业区,可见钱币的产生和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外形来看,“空首布”大致分为三种:耸肩尖足空首布、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
耸肩尖足空首布:如图2-1-6所示。该布币两肩向上耸起,与币身中线成一定的斜角,且足下端尖锐,同时头部又有一个空腔,故称之为“耸肩尖足空首布”。此类布又分为大型耸肩尖足空首布和小型耸肩尖足空首布。其中,大型耸肩尖足空首布背有三条竖纹,体形薄而宽大,绝大多数无文字,旧谱一般称为“无文大布”;小型耸肩尖足空首布,形状与大型相同,但是面无直纹,背面平素,甚是罕见。
图2-1-6 耸肩尖足空首布
平肩弧足空首布:如图2-1-7所示。该布两肩平直,布币下端呈圆弧状,因而得名。平肩弧足空首布通常也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的平肩弧足空首布面背均有三条直纹,多数重量在39克左右,钱文多为一字,个别的有两字或四字,以地名居多;小型的平肩弧足空首布形状与大型的相同,重约18克,钱文较固定,已发现并著录的有:东周、安周、安臧、邵丘等十种。
图2-1-7 平肩弧足空首布
斜肩弧足空首布:如图2-1-8所示。该布两肩部向下倾斜,与币身中线呈现一定的夹角,下端呈圆弧状,所以称“斜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的体型也有大小两种。大型斜肩弧足空首布面有二斜纹,文字在二斜纹之间,背有一直二斜纹,面文有卢氏、三川、武、武安、函阳等字样;小型斜肩弧足空首布体形近大型而小,面文有武、武安、武锊、武等字样。
图2-1-8 斜肩弧足空首布
“空首布”自殷商至战国前后流通一千多年,理论上存世数量应该比较多,但截至目前所发现的空首布却并不多。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历史久远的因素,但是也应该考虑当时就有被熔毁改铸的可能。因为空首布体型大,改铸器皿或重铸钱币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空首布本身厚度较薄,出土时也曾被大量损坏。
第三阶段,平首布时期。“平首布”是由“空首布”蜕变而成的,又叫实首布,其形式十分混乱。最先出现的为“尖足布”。在“空首布”中,有种耸肩尖足的大布可能就是尖足型布的蓝本。平首布形体比空首布更小而薄,相当精美平整,基本上已脱离农具“镈”的原形,如銎和三条背直纹均消失。春秋末期始见,盛行于战国中晚期。
平首布种类很多,共同的特点是:
·布首扁平无銎,布背素面,布面有各种文字,记地名和货币单位釿、寽等。
·重量从30克至5、6克不等,变成一种有“一首两肩两足”的扁平光亮的小铜片,并且按重量分成大小几种,表面有铭文表示二釿、一釿、半釿的,寓有子母相权之意。
·形制上有平肩、耸肩、圆肩、方足、圆足、尖足,等等。
战国中期盛行的平首布有晋阳、梁、安邑等釿字布,各分为半釿、一釿、二釿三种,重量不等,如“安邑一釿”重17克,“梁一釿”重10~16克。另一种叫爰(yuan元)字布,魏国大梁铸,文字多,有两套:一是“梁正尚金当爰”和“梁半尚二金当爰”;二是“梁充釿金当爰”和“梁充釿五、二十当爰”。形同第二套的还有“山阳布”,分大、中、小三种。晚期平首布更轻小精致,重约5克,钱面多记地名,有三种类型:方肩方足平首布,多铸三晋地名,背有表示货币单位的一半、半等字;尖肩尖足平首布;圆肩圆足平首布。
“尖足布”最初在晋国北部流通,而后流通范围扩大,与流通在河南的空首布平分天下。这大概是晋文公以后的情形。晋国的霸业促成了尖足布的发展,而尖足布的成功,也给晋国的霸业以持久有力的支持,但“尖足布”却不是晋国公室发行的法币。春秋时期,晋国公室可能还在使用贝币。最早的“尖足布”,形状极似铲币,足部作燕尾状,因有尖足之称。其长8.5厘米左右,宽4厘米左右,与中型铲币完全相同。不过,“空首布”重37克左右,而“尖足布”仅重13克左右,这给予使用者很大的方便,故而大家都乐于使用。尖足的造型也非常优美,它有隆起的边缘,面与背部铸有纵向的凸纹,普遍有纪地文字。在背面还有纪范的数字,足以引起使用者的好感,它确实是一种进步的货币。当时铸造“尖足布”的地方有邯郸、晋阳、大陰、隰氏、城、蔺等处。“尖足布”的发行成功使晋国商业更加发达。商业的发达对货币的需求也就越大,所以它上市不久就成为晋国市场中的主币。但“尖足布”的缺点也很快暴露了:因体积大购买力高,小额支付无法应用,在当时生产增加、物价下降的情况下,平民百姓深感钱重之苦,所以不久便产生了小型“尖足布”或者说是种“轻钱”。其样式与大布相同,长5.6厘米左右,钱上标明一个“半”字,表示其相当于大布的一半,这是我国发行辅币的开始,也是货币机制的先锋。当时铸造这种“半布”的城邑,有大陰、山阳、晋阳、甘丹、阳化、韩、蔺等处。
“半布”发行之后,市场更加活跃,不久大布被淘汰,半布变成“单位货币”。在上述铸造“半布”的城邑中,有些迄今未发现它们发行的大布,很可能它们是在“半布”大受市场欢迎时携手铸造“尖足布”,而且一开始就铸造“半布”。等到大布被淘汰后它们连币面上所写的“半”字也索性减免了,于是便形成一种小型的也可以说是轻型的“新布”。“新布”因为轻重适宜、政府发行费用低,大受市场欢迎,故其他地方纷纷铸造,如大陰、中阳、中都、平州、平阳、目邑、兹氏、西都、安平、邪山、武平、高城、幸城、长葛、曼邑、梁邑、寽邑、晋阳、文阳、离石、蔺、蒲子、寿阴、霍氏等。就各地所出钱币背书的纪范数看,数额高达三十八种之多,这是我国铸币史上的空前现象。不过“尖足布”的命运非常短暂,前后不满两百年,仅是“空首布”的五分之一,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一是尖足布所用的铜料含铅过多,缺乏弹性,受力能力差,币身轻薄。
二是尖足贮藏不方便,易伤人,易折损。
三是生产量不大,铸钱工厂虽多,但因沿用一钱一范的古老方法制造,所以很难满足当时市场流通的需要。
迄今为止发现的“尖足布”不多,而初期的大布就更少见了。一般说,钱文倒置、传形、直读的布币更受重视,总之,“尖足布”以其造型优美、数量少,曾被人列为世界古钱行列中较为珍贵的钱币。
图2-1-9 耸肩尖足平首布
另一种平首布为较为罕见的圆足布(图2-1-10)。“圆足布”的特点是圆首、圆肩、圆裆、圆足,故称之为“圆足布”或“圆首布”。“圆足布”是战国后期在中国北方的晋地所铸行的一种平首布币。“圆足布”应该是晋国铸币者为改革方足布而创造的,其开铸时间不会远于方足布中的有耳布(锐角布)。“方足布”“圆足布”的诞生都是在“尖足布”产生之后。“圆足布”兴于晋北,“方足布”则产生于河南,后来“方足布”流行于中原各地,“圆足布”则在黄河以东一带流行,数十年无重大发展。
图2-1-10 圆足布
“圆足布”中有两种:一种无孔,另一种有孔。
无孔的“圆足布”,铸造较早,现今发现的有大陰、隰氏、晋阳、离石、蔺等,前三者尚未见大型的,而离石与蔺字则具有大、中、小三种,形制整齐,面文为地名,背面从肩至足有直文,稍倾斜,两竖纹之间有数字,如一、二、三、四、五、十一、十五、廿、四十、五十、卅六,等等。一种钱币分三等,是我国货币史上的创举。
三孔布(图2-1-11)系有孔圆足布一种,是战国末期由秦铸行的一种圆足平首布,其特点非常显著:圆肩、圆首、圆裆、圆足,与圆足布特征相似,不同之处是在其首部和两足之上各有一个圆形的穿孔,以备穿扎。因此而得名三孔布或称三窍布。三孔布钱,正面铸有地名、背面铸有数字,如一、二、廿、四十、七十等,表示币值。三孔布分大小两种:大者背铸“一两”二字,小者背铸“十二朱”三字,形制整齐。这是铢两币的先导,秦半两钱实源于此。同期还有些异形布,如分布,涅金,陈布当釿,垂字布,忻字布等,制作比较规整,字数一般较多,上有地名、重量名称或价值单位,重约15~30克。
图2-1-11 三孔布
三孔布发现较晚,传世品极稀少。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流出国外者颇多,日本银行所藏三孔布多达二十枚。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县出土的宋子三孔布,为有出土记录之开始,极其珍贵。
第四阶段,方足布和布时期。
“方足布”的裤足较“尖足布”为平直方正,所以被称为“方足布”。当“尖足布”盛行于晋地的时候,郑、卫、宋诸国也开始铸造新币,它们以方足大布为基础,取长补短,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一是抛弃了容易折损的尖足,改为抗击力较强的方足。
二是加宽颈部并在头部添加了两个突出的小耳朵,故称为“锐角布”或“有耳布”。
郑国铸的“方足布”较重、较大,时间可能较早,宋、卫两国铸造的较小,这些“布币”与“尖足布”同时流行,但其文字、轮廓、铸工、铜料都比较好,其中卢氏一个地方就曾出过“空首布”“尖足布”“方足布”等,其制造精美,是当时重要的铸币地区。稍晚的还有韩、隰氏、皮氏、阴氏、大陰、平周等,也相继铸造了新币。它们一方面采用宋、卫轻型有耳布(锐角布)的重量与形制,但却去掉了“空首布”的耳朵,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许多“尖足布”的形制,创造出了典型的“方足布”。此时正是三家分晋,战国时代的开始。
战国初期,燕国的涿、益邑、坪、陶阳、渔阳、右明等地均铸有“方足布”,它们保有“尖足布”的特征,但体形略小。其中有光背的,有背面纪数的,也有背面纪“左”“右”“大”等文字的。燕国行用“方足布”,有史文记载,就其实物而观,铸造时间较早,流通的地区也很广,大多都是出自官炉。
图2-1-12 方足布
图2-1-13 釿布(桥足布)
在“方足布”中,较重的还是三晋所出的,计有北屈、大陰、汝阳、子阳、中邑、屯留、尹阳、平阳、平周、平留、平原、皮氏、宅阳、猗氏、梁邑、高都、襄垣、鲁阳、宜阳,等等。这些地方所出的钱币,数量很多,也较为规律,铜质也很好,不易折损,使用收藏都很便利。但在流通期间购买力如何,单枚代表的价值是多少,现在无法考证。当时魏、赵两国都有当锊布或币流通,而赵也有“刀币”,魏国还有“圜钱”,彼此间该如何兑换,也不能确知。
三晋外,齐、鲁、宋、魏等国也曾铸行过“方足布”,如齐国的齐氏、齐阳、齐贝等,鲁国的邾邑、成邑,宋国的商城,魏国的母丘等,均有出土,数量也很多,形制与晋布无大差别,书法与铸造的工艺有些变化,可见行用颇久。
秦国也曾铸造过“方足布”,如杜阳、梗阳、木邑、木门等。惠文王八年,秦取得魏国的梁邑。这里曾是魏国的河西造币中心,曾出过“尖足布”,似乎也出过“方足布”。秦人占领之后,铸币并没有间断。现在传世的梁邑布中,那些文字轮廓、字体结构的变化风格与安阳布相比略有近似之处,可能是秦人所铸。此后,秦人东进打败赵武灵王,取得离石与蔺。这两个地方是赵国北疆的铸币中心,蔺曾出过“刀布”“尖足布”“圆足布”等,有种文字豪迈的“方足布”,可能是秦以后铸造的。秦早期东侵,摧毁了唐是、中都、晋阳、隰氏,占领了魏国的宁新,后改名安阳。其地是中原的枢纽,是商业重地,秦因此考虑在这里发动一次货币战争,以扰乱赵、魏的金融,榨取三晋资源,支持其长期的侵略,于是铸造了大量的“安阳布”(安阳大布),其数量之多超越了各地的纪录,现存的“方足布”中它可能居四分之一。之后又出了一种大型的重量仅是小布的一倍,而面值则可能高至十几倍以上的“方足布”。这是我国发行大钱的开始。在黄河南岸秦人首先取得魏国的陰晋,后改名为“宁秦”。接着东出崤函占领了宜阳、鲁阳,在那里铸造鲁阳布。这几种方足布风格接近,款式相同,数量也很大,在“方足布”中不失为上佳品。在此期间,政府竭力推行当锊布,齐、燕、赵也着重铸造刀货,宋国一度发行“殊”“四”釿布。“方足布”的维持全靠秦国。这一变动是意想不到的。不过秦国并非对“方足布”有特殊的好感,它推行“方足布”只不过是经济战略中的一种策略而已。自从安阳、梁邑等大布发行之后,方足布的信用就被破坏,结束了它两百年流通的历史。
“方足布”在先秦古币中一向居于显赫地位,为人所重视。初期大布如卢氏涅金、洮涅金等,现今颇为少见的锐角布(有耳布)如垂、公等,也是很难得。中期的半布传世较少,燕布也不是很多,三晋所产的方足布,直读、传形、合背、倒书,向来是收藏家们的收藏目标。后期秦国所出的安阳大布较为多见,而梁邑大布则少见。“方足布”中称为“稀世珍品”的“右明新治”四字布更为珍贵。
釿布因面文多带“”字而得名。其特征为体形较大,平首、平肩或圆肩、圆裆、方足,或有廓或无廓。因两足间袴裆呈拱桥状,所以又称为桥足布。这种平首布钱一般分为二、一、半三等制。
对于“”字含义,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斤、铲同制,同财货,曾充作一般等价物,发展成为货币后,斤(釿)逐渐演变为重量单位;另一种说法认为“釿”为农具,后演变成货币,并被借用作货币名称。
釿布钱文多为魏国城邑,大多出于魏国辖区内,并且形体较大,其铸行时间约在战国早中期。近年来釿布在山西、山东等地均有出土。
(2)刀币体系。
刀币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流通于今山东、河北、内蒙古、东北及山西北部,即当时的东方渔猎和手工业发达地区。刀在这些地区是普遍使用的渔猎工具,因此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被用作交换媒介,逐渐形成一般等价物,最后采取货币形式。刀币的形状就是取自于山戎、北狄等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币的形状,按刀背可分为弧背、折背、直背,按刀首分有平首、尖首之分。刀币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刀币计有四种类型:
一是齐刀。俗称大刀,体型较大,一般重在40克左右。它是齐国铸造发行的,流通于该国和邻近地区。西周成康之际已经流行,故有人推想是姜太公封于齐并制定九府圜法后在其封疆内推行的。一般列为古刀货。其著名的有:六字刀,按其面文又名“齐建(造)邦长法化”,简称“建邦刀”或“造邦刀”,约重42克;四字刀,面文“齐之法化”,文字秀丽;三字刀,面文为“”,即“齐法化”或“齐之化”,制作粗糙,铸于晚期。上述刀币前两种制作较好,出土稀少,后一种数量较多。此外,从币面所铸地名分,计有:“即墨刀”,有大小两种,大者面文“节[墨阝]之法化”“节[墨阝]邑之化”,重56克以上。小者面文“节[墨阝]化”,重在40克以下,币面有开邦、安邦等字;“安阳刀”,面文“安易之化”,约重48克;“谭刀”或“簟(dian电)邦刀”,因只发现半片,又叫断头刀。这些刀币的形体有大小,弧背凹刃,面背均有文字,背上端另有三道斜纹。刀末有环,刀柄扁平,上有二纵纹。后三种均系齐国地名,系齐国采用山东地区原有古国的货币形式铸造的。
二是燕刀。系燕国铸造发行,流通于北方。按刀面文字,又叫“明刀”“易刀”。这是刀币中出土数量最多的,朝鲜、日本均有发现。形制上有方折和圆折两种。方折刀因其弧度较骤,呈磬折形,叫折背,又名“磬折刀”。圆折刀有在博山出土的,又叫“博山刀”。明字刀按其明字书法的不同,即明字作“、、”前两种弧背,后者折背,分为三个类型。
三是尖首刀。为燕国所铸行,形制比较大。尖首是这类刀币的特殊标志,全体很薄,刀柄较细,刀环小而扁。钱文多在刀背,或无文,多数仅一字,记数目或干支,均无纹饰,重约16克。又有刀尖细长刀身短薄的针首刀,因在匈奴故地出土,又名“匈奴刀”,多无文字。
四是直刀。又叫圆首刀、钝首刀,刀身平直,圆首,体型薄小,重约10克,赵国所铸。
近年来,在北方几省大量出土燕刀,在燕下都遗址还出土钱范,可见当时刀币盛行情况。
(3)圜钱体系。
圜钱又称为环钱,来源于纺轮。中国旧、新石器时代有石珠石环。古史典籍如《尔雅》《说文》等多有记载。在河南仰韶村附近发现许多土制或石制纺轮,中间穿孔,与早期圜钱相似,故有此说。有说源于古代珠玉,环贝出于饰品。《管子》说古时以珠玉为上币,指玉璧,呈环状,对圜钱的产生有一定影响。西周已有圜钱,以后渗入刀布钱区。战国后期,除楚国外,其余诸国大都铸行圜钱,已有取代刀布诸钱之势。适应当时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在北方各国流通中的货币趋向统一,这是符合货币发展规律的。它是以后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方孔圆钱的先驱,也是承上启下的货币形态。西北方的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由玉璧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圜钱的基本形制是扁平圆形,中央有穿孔,有肉(钱身)有好(穿孔)。演变规律表现为穿孔先圆后方,钱边缘先无廓后有廓。钱面有钱文表示地名、币值、重量及其他。钱背多是光背,少数有些符号。圜钱有大小各种,不同地区的环钱各有不同特征以及行用时的各种不同习惯,可分为三个类型:
一是布钱区圜钱。沿用此区货币单位釿,记地名,圆钱圆穿,从周缘无廓而有廓,由圆孔逐步演变为方孔。钱文有多种,书地名,如垣、共、蔺、离石、东周、周化、虞釿等。其中以垣、共两种铭文的圜钱出土最多。此钱分大小两等,一般重10克左右。主要在周、韩、魏等地区使用。垣、共两钱是圜钱中最早的。
二是刀币区圜钱或刀布并行区圜钱。此区圜钱的基本形制是圆形方孔,货币单位仍沿用刀币的“化”。计有“一化圜钱”,面文“一”,轻小,质劣,面有廓;“賹(ai爱)圜钱”,又分四种,即賹化“”,賹二化,賹四化,賹六化;“明字圜钱”,有明化“”,明四“”两种。賹化钱面有廓,明字圜钱周缘无廓。此钱多在齐、燕、赵等地区行用,又统称东方系圜钱。
三是秦圜钱。与布钱区圜钱统称西方系圜钱,受布钱区圜钱的影响较大而有所发展。圆形圆孔,无廓,货币单位改为记重铢两。秦钱的“半睘”(huan环)就是半个货币单位的圜钱。钱文“重十二铢”的秦圜钱是秦半两钱的先驱。
(4)楚币体系。
楚国所铸行货币自成独立体系,总称楚币。它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爰金。我国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使用黄金了,但是最初黄金只是用来作为装饰品或当作赏赐、馈赠物的。在我国,黄金作为货币应以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金版为最早。这是我国最早的金币。
图2-1-14 郢爰金版
这种郢爰金版又称楚金钣(ban板)、印子金、金钣,俗称金饼、饼金。爰金铭文最多的是“郢(ying影)爰”,形状像一块块豆腐干,上面打上许多印记,计有“郢爰”“陈爰”“鬲爰”等五六种,使用时根据需要临时凿开。因为金版上的印记大部分为“郢爰”二字,故称“郢爰金版”或“郢爰金饼”。这些印记像印章一样,后来也有人把它叫“印子金”。不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用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贵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因此最后被金属铸币所取代。
郢乃楚都,先在湖北江陵,几次迁都,最后迁寿春(今安徽寿县),均以郢为都名。也是国名,与楚同用。爰是重量名称。爰金是楚国法定通货,属称量货币性质,铸成扁平块状,块上有若干钤(qian钱)印,多为方形,也有圆形印。铭文中有爯(cheng称),即称,权衡轻重之意。如郢爯。《说文解字》:“锾(huan环),锊(lue略)也。一锊重十一铢二十五又十三分之一也。”钤印为“郢爰”,另有“陈爰”“鄟(zhuan专)爰”,“[鬲阝](li离)爰”,“眇(miao秒)或[卣少](颍或蔡)”等。爰金是由许多小块连在一起铸造。1982年江苏盱眙(xuyi许以)出土一块郢爰大金版,内有54个钤印和6个半印,共60印,是迄今最大的郢爰金版,呈长方形,重610克。另一块郢爰有35个钤印和11个半印。一般郢爰金版只有20个钤印左右。每个钤印的重量也不同,最重的达28.875克,最轻的4.125克,每印以14~17克者较多。例外的有块特大钤印为73.135克。爰金成色均高,含金量九成以上。1978年8月,安徽寿县还出土一种铭文为“盧(lu卢)金”的金钣,钤印上铭文为“”,共有四块,近方形,内有16~21个圆形钤印,重250.15~266.05克不等。同时出土的还有郢爰、无字金版和金叶屑粒等,共有5187.5克。当时除楚国有完备的金币制度外,北方诸国也曾使用各种金饼、金版、马蹄金等黄金货币。
二是楚铜贝,通称“蚁鼻钱”。它是一种青铜仿制贝,形似背面磨平的贝壳。钱面有多种文字,出土数量最多的是“”,有释为古文“”字(即贝字)的变形,看似人的面貌,形状古怪,故称“鬼脸钱”“鬼头钱”。又一种面文“”,读“各六朱”,像一只蚂蚁,加上鬼脸上的高鼻子,故名“蚁鼻钱”。其余面文有(君)、全(金)、(行)、(忻)等。这些钱屡次在原楚国疆域内被发现,每枚重量早期约重5~5.6克,晚期减至2.5克左右;有轻至0.5克者。战国晚期各国经济往来频繁,相互影响日多,货币交流更甚,大都趋向圆形化,轻小便利,铭文也演变为记重币值,如秦半两等。
蚁鼻钱作为楚国独有的有文青铜贝,并不是楚币原来的名称,而是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最早记录这种铜仿贝为蚁鼻钱的是宋代洪遵《泉志》,他说:“此钱上狭下广。背平,面凸,有文如刻镂又类字,也谓之蚁鼻钱。”这里并没有详细地说明刻镂的是什么文字的贝,大概是铸有“紊”字形和“咒”字的两种。“紊”字形贝,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阴文“紊”字形就如同一只蚂蚁爬在鼻子上故称之为蚁鼻钱,“咒”字贝,钱体与蚁鼻钱相同。“咒”字仿佛是一个鬼脸,所以被后人称之为“鬼脸钱”。后来有文字的铜贝统统被称为蚁鼻钱。所谓“蚁鼻”本喻轻小,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钩(剑名)”,意思就是只因轻微的缺陷舍弃了无价的宝剑,可见蚁鼻钱就是小钱。
楚贝的铭文有“紊、咒、安、君、忻、金、行”,等等,“紊”字,有人将其解释为“圣桼”(降率),也有人认为是“五朱”“各六朱”等的合体字。“咒”字多解释为“贝”“哭”“贝化”,钱文的含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蚁鼻钱多出土于河南、江苏。鬼脸钱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发现,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5000枚,面文为“咒”字,平均约重4.37克。以出土的地点墓葬和数量上看。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公元前4—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楚国疆土开始时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
三是楚布。楚国晚期受北方影响还铸行一种异形布币。币身狭长,币面铭文“殊布当”,或释为大布当或旆(pei配)钱当釿。另一面有“十货”二字,释为一个大布当蚁鼻钱十个。另一种“四布当釿”布,大布一当小布四,小布二枚连在一起,一正一倒,四足相连,又称连布。
这一时期货币发展有以下特点:第一,货币分散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布钱、刀币、圜钱分别反映农业、渔猎、手工业等不同社会经济活动情况。经过500多年的不断竞争、不断兼并,秦国势力向东扩张,使圜钱随之深入布刀区域,而成为北方诸国的主要货币形制。到战国晚期,北方货币渗入南方,与南方的楚币相互影响,为秦汉的货币统一准备了条件。第二,货币形制渐趋规范化、圆形化,由原始工具形状,逐步发展为圆体币型;由笨重粗大,变为轻便小型,最后环钱更由无孔到有孔,再到方孔。钱面铸有文字,标明钱名和币值。半两钱的出现及其迅速扩展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三,货币思想和货币理论各家体系林立,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硕果累累。管仲、商鞅、韩非等人更把货币政策作为富国强兵、安民生民的重要手段,都留下大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献,对后来的中华货币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2-1-15 蚁鼻钱
图2-1-16 鬼脸钱
图2-1-17 鬼脸钱(放大)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侯割据的产物。随着经济与商品交易的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势。
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虽然出现了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但是交易中的实物货币仍然占统治地位。该时期属于现代意义货币的萌芽与形成时期。
贝是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实物货币。在当时帝王赏赐给臣子的物品中,最普遍的就是贝。贝字屡见于卜辞,在殷代,贝字与财字同义。贝用作货币,在中国文字结构上也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一些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如财、贵、赏、赐都与贝字有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贝币流通的整个时期,同时起到价值尺度和其他货币职能作用的物品还包括:金、银、铜、龟甲、珠玉、布帛等,虽然它们并不占主要地位。到了西周末春秋初期,铜贝以及金属铜块开始广泛的流通使用,它的作用和流通范围都超过了天然贝币,从而逐渐取代了天然贝作为主要货币地位。春秋以后,金属贝也逐渐衰落。至秦始皇统一六国,进行币制改革时,明确规定禁止用贝作货币,从此贝在法律上正式失去了货币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