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两盏,深深地醉了萧纲《采莲赋》
望江南兮清且空,对荷花兮丹复红。卧莲叶而覆水,乱高房而出丛。楚王暇日之欢,丽人妖艳之质。且弃垂钓之鱼,未论芳萍之实①。唯欲回渡轻船,共采新莲。傍斜山而屡转,乘横流而不前。于是素腕举,红袖长,回巧笑,堕明珰。荷稠刺密,亟牵衣而绾裳;人喧水溅,惜亏朱而坏妆。物色虽晚,徘徊未返。畏风多而榜②危,惊舟移而花远。歌曰:常闻蕖可爱,采撷欲为裙。叶滑不留,心忙无假熏。千春谁与乐,唯有妾随君。
【注释】
①“且弃”二句:据《战国策·魏策四》中载,魏王与其宠幸的龙阳君同船垂钓,龙阳君说,既得大鱼,即欲弃去前此所钓小鱼。又据《说苑·辨物》中载,楚昭王渡江之时,遇到大物漂于江上而触舟,物乃萍实。于是剖食之,味甚甘美。据《战国策》中载,与龙阳君共钓者乃魏王而非楚王。此赋写丽人采莲而托为楚王时事,本是虚构;用典亦属信手拈来,不必拘泥细究。
②榜:指船桨,这里代指船。
江南好似滚滚红尘遗失的一颗明珠,是那样遗世独立、不染纤尘地在梦里的水乡轻轻游荡。但它又实在太过多情,苏小小曾乘坐油壁车,遇见了鲜衣怒马的阮郁;许仙在雨中的断桥之上,邂逅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美景与美人,酝酿了千年风姿不减的故事。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赏江南,它都别有风韵。初春时淫雨霏霏,撑一把油纸伞徜徉在青石板道上,仿佛能重拾往日的时光。秋日,落叶一片片落下,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静默与大美。冬日虽没有冰封千里的豪情,但白居易在雪花将落的黄昏,轻轻问友人“能饮一杯无”的场景,更具一种暖意与情趣。而说到江南的夏天,不是燥热,亦不是喧嚣的蝉鸣与蛙声,而是荷花盛开时,舟中少男少女出没莲荡,采摘莲子的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荷花在水中恣意摇曳,固然是一种美,但若少了轻歌互答的采莲人,也算是对美景的一种辜负与浪费。
在辽远清澈的碧空下,殷红的莲花簇拥着开放,无边无际。翠碧的荷叶遮蔽着透彻的流水,莲茎高高托起饱满的莲蓬,那深红浅白的莲花,好似婷婷的舞女的裙,飘扬在一片翠绿之中。
昔日的楚王在闲暇之余,邀请宫中浓妆淡抹的丽人,共享采莲之欢。采莲的场景本就浸染了一种浓得化不开的诗意,如若再加上些许暧昧氤氲的情愫,则更添了渗透到骨子里的美感。他们在江南的荷塘中,无心保存此前钓起的鱼儿,亦无心品尝鲜美萍实,只一心荡到荷花丛中,去采摘新开的莲花。
于是丽人们举起纤纤素腕,挽起悠长红袖,在参差的荷花中左右采之、左右芼之。许是为了方便采莲,抑或是小舟轻荡,丽人耳上所佩戴的明珠渐次脱下。舟行水中,繁盛的荷花轻轻将她们的衣裳牵住,忘情采撷的宫人却从不忘注意自己的妆饰,生怕妆容的丁点瑕疵也会被同来采撷的君王窥看了去。
说到底,在清丽的荷塘中,丽人并非单单采莲,而是采撷像莲花盛开那般的爱情。以至于暮色渐渐临近,她们仍流连忘返。李清照在豆蔻年华,与一群少女游荡到荷塘深处,酒酣心醉后便“不知归路”,天色已晚,借着蔼蔼暮色,晚归的游人荡起船桨,正难辨方向,突然发现早已置身于曲港横塘深处,红莲翠荷之中。采莲的丽人,亦是虽没有在美景中,饮下三杯两盏淡酒,但也深深地醉了。
在回去途中,她们因波荡船摇而提心吊胆,又因荷花美艳丰饶而恋恋不舍。一剪清风迎面拂过,不知是谁轻轻唱起了古老的歌谣:“常闻蕖可爱,采撷欲为裙。叶滑不留,心忙无假熏。”采莲女常听说荷花惹人怜爱,欲采之成衣为裙,荷叶光滑不会留下针线的痕迹,清香的莲衣也无须用香去熏。这样的曲子,好像带着夏夜淡淡的香味,让人不自觉地去回望那片参差摇曳的荷花丛。
正是那一句“千春谁与乐,唯有妾随君”,最为大胆,也最为深情。不知楚王听到这般缱绻迤逦的歌声,会做何感想。或许,在那一刻,他已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而是市井烟火中温情的普通男子。或许,他想着,明日还要来这片荷塘中采撷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