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杂说《论语》
一
《论语》是部语录体著作,记录的是孔子和他学生们的谈话,所以文字通俗易懂。“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食不言,寝不语。”多晓畅明白。《论语》中的许多词语,在今天仍以成语的形式被广泛使用着,如: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名正言顺,等等。
《论语》丰富而有趣。我一直是把它当作语言生动的剧本来读的。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在这部书里,时而讨论人生,时而探讨“国际外交”,有时交谈的又疑似家长里短。如孔子对他学生讲在单位应该如何做,在家里应该如何做,甚至说到了平常喝酒应该如何把握。
于丹的《〈论语〉心得》讲出了她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十几年前,台湾学者南怀瑾版的《〈论语〉别裁》就曾在大陆大火过。孔子是个永远的话题,且言人人殊。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孔子。
二
《论语》并非是孔子一人的慧言集锦,而是七嘴八舌,许多人都在讲话。一些很有名的话,其实是孔子的学生们讲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精彩不精彩?深刻不深刻?曾子说的。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贡说的。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曾子说的。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党人说的。
《论语》这部书里面,似乎终日人声鼎沸,长话唠唠。人人都在讨论,人人都在请教,连孔子自己都是“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和他的学生彼此之间,既是教诲者,也是领教者。学生们既倾听,也倾述。大家端坐在教室里讨论人生,也趺坐在草坪上畅谈未来。各抒己见,各谈志向,将来当军事家也罢,当掏粪工人也罢,都不过是职业的一种选择。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好的。
“盍各言尔志”,《论语》体现了两个大字——和谐。
三
最经典的,当属那年的冬天孔子和学生们的围炉夜话。后世把那次夜话叫做《侍坐》。孔子拨弄一下炭火,很随意地对他的学生们道:“不要以为我年长几岁,你们就拘束,你们将来都想干点什么呢?”学生子路听老师如此一讲,觉得若再闷着就不够意思了,他连手都没举,就抢着第一个发了言:“我哈,要是走上领导岗位,保证三年内让百姓脱贫,同时把精神文明也搞上去。”(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听了,不由笑了一下(夫子哂之),没说啥。另一个学生冉求接着发言:“大的不敢说,要是把方圆六七十里的,不,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交给我的话,三年内,我保证能达到小康,至于精神文明建设,还得等待高人。”接下来,曾点、公西华也积极发了言。讨论会的主题虽然严肃,但气氛活跃,人们心态轻松,大伙争相发言的时候,曾点一直弹着他手里的瑟,类似于今天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里电子乐队的伴奏。当孔子向曾点提问时,曾点仍未停,只把声音渐渐变小,直到全曲终了,才“铿”的一声停下。他说:“春天的时候,换上新衣,和一些成人、孩子到河水里游一场泳,然后唱着歌回家。”曾点的回答很酷,也似乎很不着调,大伙觉得,曾点这番话好像什么都没说。但老师孔子听懂了,且很赞同:“我同意曾点的志向”(“吾与点也”)。
其实,曾点到底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各抒己见、各抒胸臆的软环境。这才是最可贵的。
一个单位里,人们思想是整齐划一好,还是各有千秋好?当然是后者。这样才会人才辈出,呈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可喜景象。否则,就是沉闷和压抑,就是万马齐喑,人人陷入观望和呆滞,这种可怕的“秩序井然”的后果,就是扼杀了个性、扼杀了创新精神。一个死气沉沉的环境不仅是对个人热血心灵的戕害,更是对事业发展的阻滞。
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能读书是福,有时间读书是福,爱读书是福。古人认为,最大的人生快乐就是“心无机事,案有奇书”。一本书在手,世事风云尽在掌握。文章是人们表达思想的方式,读书就是借鉴别人的优秀思想来观察世事。在书中,我们借别人的笔墨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文章是地上的风景,风景是案头的文章。有一年因为要参加一场不能错过的考试,错过了到庐山开会的机会。我就在书店买了一套三册的古人关于庐山的文章集来读,事后问赴会文友,对庐山白鹿书院的印象,对濂溪书院的感受,走马观花的他竟很茫然。如此看来,书上得来的,未必一定“浅”。好的文章尤其应反复读,每读一遍会有一次新收获。
《论语》一直被我放在书架最好找的地方,就为了自己的不时之需。我经常会下意识地去翻动它,不是刻意苦读,而是随手翻阅。它的某句话往往引起我对现实的某些联想。如他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处于困境,也不能长久处于安乐,否则要出乱子。说得好,孔子真是了解人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关于朋友的话题眼下很多,经济社会使人与人的关系越发密切,也越发微妙。但人们越是侈谈“朋友”,越是因为缺少朋友。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现在所谓的朋友,其实就是熟人而已。晋朝时,王徽之一天夜里忽然想起了朋友戴逵,就披衣下床,摇着小船去看望,天亮时终于到了老戴的家门口,老王却没敲门进去,而是又原路摇回来了。他说自己本是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不一定非得见朋友本人。王徽之把朋友放在了心底,一路上,他与朋友已经做了心灵的碰杯,见面只是个形式而已,所以不见也罢。如今这种有心灵交会的朋友不知多不多。
假使那天王徽之能够推门而入,戴逵一定是喜出望外,说不定他脱口而出的,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世上纷争大多来自彼此的不了解,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误解、误会、误伤。自己因为对方的不了解,而被伤害,怎么办?最君子的做法就是挥挥手,算了。
《论语》中讲得最多的是“礼”与“仁”,除去它当时的政治色彩不算,仍有很多适用于今天生活的积极内涵,如:理解、宽容、尊重与秩序。人与人之间有了这些东西,就会少了隔膜、误会、猜忌与伤害。从这一点看,《论语》中处处体现了今天人们常说的两个字:和谐。
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