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法正:一个被遗忘的军事家
就是在同一时期,历史也有惊人的相似。
在三国时代,曹操帐下有军事家郭嘉,足智多谋,随曹操东征西讨,战无不胜。而在刘备的蜀汉集团,也有一个军事家,叫法正。
郭嘉帮曹操统一了北方,法正助刘备平定西蜀。
郭奉孝劝曹操北征乌丸,大胜,扫除北方威胁;法正建议刘备北取汉中,大胜,建立了蜀汉北部屏障。
更有意思的是,曹操与郭嘉,刘备与法正,都是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其亲密程度可见一斑,也说明两人在各自集团的地位非同一般。
可是,天妒英才,一个只活了38岁,一个刚刚45岁就病死了。其实在东汉,能活到这个岁数,也算善终了。然而,对于曹刘来说,打击之大,几乎关于其身家性命。
郭嘉死后不久,曹操连吃败仗,退兵时长叹:“如果郭嘉还在,我也不会败到这个田地。”法正死后,刘备也大败,诸葛亮悲痛地说:“如果法正还活着,就能制止主公,让他不要东征;就算东征,也不会输的这么惨败。”
那么,法正究竟是什么人呢?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郡郿人(今陕西省眉县东北),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并没用重用法正,很久之后才让法正当了个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
法正性格孤傲,言语偏激,常常得罪同行,因而又被很多官员诽谤。
他的性格究竟有多孤傲,言语究竟多偏激?史书没有具体记载,但从《三国志》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端倪。
“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
许靖当时是蜀郡太守,依他的名望,就算冷眼旁观,在家里睡大觉,刘备破城之后,也得恭恭敬敬请他出来做官,可这家伙脑残到爆,居然想偷偷溜出去投降,(一说出不了城门,就想跳城投降)。
刘备尽管是个卖草鞋的,也看不起这种人。
法正却说:“主公,许靖这人,年老无才,还没有节操,在我看来,有名无实而已,但是那些读书人就是很景仰他。主公你刚刚开创大业,你如果连他都不用,天下士人恐怕会认为你薄待读书人。我的意思呢,希望你能仿效战国时的燕昭王重用郭隗,以收拢天下士人之心。”
这话很有意思,至少可以反映出法正的性格:非常看不上虚名之辈;是个极其现实的人,虽然许靖是虚名,但物尽其用;对“天下之人”其实颇抱小觑之意,包括诸葛亮在内。
这样的人,能不开罪同僚吗?所以,很多人就在刘璋面前说他的不是,刘璋当然不会重用他。
他怀才不遇,十分苦恼。益州别驾从事张松与法正是好友,也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璋为了防止汉中张鲁攻击益州,便派别驾从事张松出使曹操示好,当时曹操势力如日中天,根本没把刘璋放在眼里,也就怠慢了张松,于是张松归来后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来往,与刘备交好。不久后曹操在赤壁战败,刘备势力得以壮大。刘璋采纳了张松的意见,问应该让何人出使刘备,张松趁机举荐好友法正。法正见到刘备后,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与张松密谋协规,决定伺机拥戴刘备为主。
对于刘备来讲,刘璋请他入蜀,真是天赐良机,刘备当即决定,诸葛亮留镇荆州,管理内政,亲自率领步兵两万余人,协同庞统等在法正的带领下由水路进入西蜀。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假意答应北伐张鲁,进军葭萌。张松因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与刘璋决裂,在法正和庞统的辅佐下,向成都进军。
庞统死后,法正谋划若定,破雒城,围成都。在此期间,他给刘璋写了一封情真意切而又暗含威胁的劝降信。虽然刘璋没有立即接受,但是雒城被攻破,刘备大军包围成都,城中尚有数万兵将,粮食还可以支持一年,刘璋却开城投降了,法正的信应当起了一定作用。
刘备既定成都,立即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而这时的诸葛亮呢,被任命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在东汉朝廷官制中,可没有军师将军一说,也就是说,这个军师将军是刘备自设立的,本来是文职,却加个将军的头衔。有点像现在的因人设岗,抑或有点类似军队文工团那些歌星将军。
这说明,在当时,法正的地位远远高于诸葛亮。
其后,刘备巡视州府县衙,开疆辟土,都是法正陪着,没诸葛亮的份儿。诸葛亮呢,也很识时务,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仅不敢开罪法正,反而违背自己的良心,为法正开脱罪责。
法正也许被压抑久了,心理有点扭曲;或许他本来就是一个有恩报恩、有怨抱怨的侠客之人。《三国志》说:“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你想想,身为成都市的“市长”,偷偷杀个把人,倒也没啥,可他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这可不得了。一些官员看不下去了,担心哪天冷不丁也成了法正剑下冤魂,便请求诸葛亮转告刘备,加以约束。
诸葛亮无奈,只好写了《为法正答或问》,说主公狼狈不堪的时候,只因为有法正的辅佐,才像鸟儿一样翱翔起来,没有人比得过法正的功绩,而且他杀的那些人,都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古代官府“答”或者“问”,就像现在上级机关的批复,那是公文,要下发到各州县衙门的。
可见,当时法正几乎就是刘备集团的老二。
最有名的,是汉中之战。在法正的谋划下,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217年至219年)三年的汉中拉锯战中,法正屡献奇谋,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不仅夺取了汉中,还击退曹操亲自率领的大军的进攻,汉中遂成为刘备的北方屏障。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而这一次,诸葛亮的职务没有作调整。
次年,法正去世,终年45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这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庞统、关羽、张飞死去,刘备都没有追封谥号,可见,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还有两件事不得不说。
其一,刘备与曹操在争夺汉中的一次战役中,箭矢如雨,刘备不肯后退,没人劝得动,法正冲过去给他挡箭。刘备大叫:“孝直避箭。”法正说:“您还在这里,我怎能跑?”刘备才说:“那我们一起后退。”
其二,就是前面提到的,诸葛亮闻之夷陵之战惨败的报告后悲痛的叹息。
如果法正再活几年,基本没有诸葛亮什么戏。
随便说一句,法正的爷爷叫法真,最近流行一首《北山北,南山南》的歌,就是他爷爷的典故,只是歌词与这典故大相径庭了,也不知作词者是怎么想的。法真被尊为关西大儒,一生以课徒为业,一直活到八十九岁,他的友人称赞他可谓“百世之师”。这可不得了,孔子博得“万世之师”的名号,他仅次于孔子。
更巧的是,刘备被人称为“玄德公”,而法正的爷爷被人称为“玄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