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贵州农民北上种菜种出自信来
本报讯 7月,在河北香河县安头屯,芥蓝和菜心碧绿一片,地里忙活的农民大都来自南方的贵州。
记者见到紫云农民韦万权时,他正在地里检查已割好的菜心。他来北方种菜已4年,最早在北京通州区。由于香河县土地流转费便宜,离京城也只有1个多小时车程,去年他带领20多个贵州老乡来此租了230亩地种菜。
“这里气候好,土壤肥沃,28天出一季,一个夏天能出三季。”到了冬天,韦万权将前往广东惠州,他在那里也租了几百亩地种菜。
“贵州人在北方种的都是芥蓝和菜心,这是南方最常见的,耐运输,也卖得起价。”韦万权种的菜大都通过京津的冷库销往南方城市。他和老乡们憋足了劲,一天甚至要干13个小时。韦万权在菜地旁搭了几间简易工棚,大的那间像办公室,有床、沙发、书桌和茶几。“我这里算条件最好的,用的是木工板,有电视可看。大部分老乡工棚就是个睡觉的窝,里面糊的全是报纸,也没空看电视,都到地里挣钱去了。”韦万权说。
每天清晨5时,紫云农民杨海两夫妇就到韦万权的地里干活,晚上十一点钟才回家。采摘一斤菜心装箱是4毛钱,小两口收入最高时一个月挣7000至8000元。“我在广州厂里打过工,一天太阳都见不到,晚上周末都加班,工钱也少。现在整天能晒到太阳,干得越多得的越多,一口气都不想歇。”杨海的妻子黄英手脚麻利地把盘在手肘的菜心码进绿色的塑料筐里,再盖上浸过水的毛毡。虽在同一块地里,但小两口有时忙得一天说不上10句话。
“北方农民不会种南方菜,种南方菜的老板请的都是南方人,贵州人特别多。”韦万权说。“收菜心是一根根整齐盘在手肘上,一次码几十根,要的就是这种精细。”今年韦万权租了京城的冷库,从贵州省农信社驻北京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贷10万元买了大车运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才能挣更多钱。”韦万权只上过初一,却从市场的摸爬滚打中琢磨出了生意经。
2008年,韦万权在京城种菜挣得人生第一桶金,他兴奋地打电话通知父亲弟弟等家人迁往京城,齐心协力扩大规模。一些老乡也跟着在通州区租几十亩地单干。罗甸平岩乡的马邦华看着很多老乡种菜发财,今年开始在安头屯包了20亩地种菜,“试试当老板的滋味”。
头发花白,年近60的罗甸农民杨光珍蹲在地里除草。她一个月能挣1500元钱。“在家忙一年也挣不到那么多。”杨光珍说,种菜改变了她的命运,不用花儿女的钱,还能给孙孙买好衣服穿,供他们读书,做一个受尊敬的婆婆。
很难统计有多少贵州农民在北方种菜。他们自己估计,起码有上万人。
贵州日报(2012.7.25)
第28届贵州新闻奖二等奖
作品赏析
张兴
原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二级教授。
原汁原味胜过雕琢打磨
一看就是个好题目。
但有了好题目不一定写出好文章。这篇获奖作品,好就好在像一部微电影一般,从头到尾、原汁原味地记录下韦万权、杨海、马邦华、杨光珍等一干贵州农民,上河北省香河县种菜干的活、想的事、说的话(当然材料是组合是经过精心策划安排的),如同画了一幅简笔画,笔画不多,却能笔笔扣着“上万贵州农民北上种菜种出信心来”这个主题。让人从小到大,由点及面,去想象成千上万贵州农民,在省外如何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摸爬滚打,逐渐熟悉了产业,逐渐熟悉了市场,成为现实中的“能者”“强者”。他们的自信有坚实的根基。把这种自信充分表现出来,原汁原味胜过雕琢打磨。
了解了作者这个用意,就会理解作品中为什么不厌其烦地描述紫云农民韦万权,带领20个贵州老乡在河北租赁230亩土地种菜过程中的细微小事。甚至把受雇于他的紫云农民杨海夫妇、罗甸农民杨光珍的心理活动都粗线条地展示出来。这些源自真实的描述,远胜过概括性的枯燥的总结性语言。如此写法,构成了这篇新闻作品的行文特点。
看似白描,其实有心。不同类型的农民北上种菜,“种”出来的自信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韦万权是带头人,已经挣得人生第一桶金,他的自信是“打电话通知父亲、弟弟等家人迁往京城,齐心协力扩大规模。”马邦华的自信是想要“试试当老板的味道”。杨海夫妇的自信,是知道在北方种菜收入远胜在南方打工,有时忙得一天说不上十句话。杨光珍的自信,则是因为种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能在儿孙面前做个受尊敬的好婆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自信,既让人看到了产业发展、脱贫攻坚过程中农民思想变化的阶段性,又让人坚信就这样走下去,前面还有更广阔的变化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