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一村庄,仅剩下一对父女留守
进城村民回“空心村”过年
相关人士:如何帮助“落单”村民,成为社会管理新课题
本报讯 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于在仁怀市爬海溪的陈坤云父女来说,十分特别——20多位迁出村子多年的老邻居,专程返回深山沟,陪同这对独守“空心村庄”的父女过年。
海爬溪位于仁怀市三合镇安居村,高山合围,周边几里地都没人烟,也不通公路。多年前,这里是一个有10多户人家的村民组。现在,村里只剩下70多岁的陈坤云,以及他的养女忠娥(化名)居住。
据介绍,陈坤云没有自己的孩子,和已故的妻子曾为人抚养了一个孩子。不过,孩子在成家后,离开了这个村。1996年,他和妻子又捡回了被父母抛弃的忠娥。2009年,妻子因病去世后,他与养女相依为命。
就在陈坤云含辛茹苦抚养孩子过程中,村民外出务工挣到钱后,一家家搬了出去,只剩下这对父女坚守。海爬溪,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据称,所谓“空心村”,主要是指村民外出务工后,只剩下老弱病残或极少村民的村庄。陈坤云因年纪大无亲人、又无生活技能,只能留在村子里。
“出村的那条路,走的人少,都长了茅草。”陈坤云说,为了让女儿上学、放学不被露水打湿裤管,他隔不了多久,就要去砍一次。而人退林进,树林疯长,猴子、野猪等野生动物也逐渐回来,“太晚了,我都不敢出门”。
年复一年,已是陈坤云父女独守村庄的第五个年头。2月8日,一群人有说有笑地走进了寂静的海爬溪。走近后,陈坤云才发现,这是搬进城的老邻居。“他们拎着大包小包,说是回来陪我过年。”陈坤云说,虽然,邻居们平时常打电话到集镇上,向在镇上念书的忠娥打听他的情况,但对眼前的情景,他并不相信是真的。
之前,陈坤云几个搬进城居住的老哥子,曾回村子陪伴他。可没多久,又都被儿女们以身体不好、需要治疗为由,接回城里一块生活。“这里没有电视,没有诊所,就连手机都常打不通。”昔日的邻居说,这样的生存环境,他们肯定不会再回来。
不管陈坤云相信与否,20多位老邻居真的留了下来。他们晚上各自回昔日老屋睡觉,白天则聚在陈坤云家中一起做饭、喝酒、聊天,直到正月十五才陆续离开。而这期间,又先后有10多个老邻居,专程回来给陈坤云拜年。
回来陪陈坤云父女过年的老邻居说,回来一是因为陈坤云为人好,很受村民的尊重;另一个方面是大家或多或少带有一点亲戚关系。
另外,在得知忠娥面临辍学后,这些老邻居临时搞了个募捐,为其筹集了一个学期的学费。
海爬溪20多位老邻居回山陪“落单”父女过年的消息,传到了镇里、市里。人们感叹亲情可贵,也在思考。“海爬溪这样的‘空心村庄’,在山区有不少。如何帮助独守村庄的‘落单’村民,应作为社会管理的课题。”仁怀市委宣传部一位干部说,此前,该市三合镇另一村民组,村民外出后,村里只剩下7位老人,结果一位老人去世后,竟无人抬丧。
贵阳晚报(2013.2.27)
第29届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赏析
兰东兴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传递一份沉重的温暖
关于“过年”的报道,毫无疑问是2月份媒体的话语中心,如何选择报道主题则体现媒体的策划、记者的眼光。《贵阳晚报》27日的这篇新闻不仅视角独特,而且内容厚重,值得一读。
这篇新闻稿主要采取叙事的手法,详细介绍仁怀市三合镇安居村的一个被称作爬海溪的小山村,目前只剩下70多岁的陈坤云老人和他的养女,原先居住在此的村民都先后搬进城里生活了,在过年的时候,进城的许多村民相约回到老家,和这对父女团聚,并为陈坤云的养女筹集学费。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关系简单,文字平实,但是读者在阅读之后,分明可以感受到友爱、真情、温暖和沉重;它好像在叙说我们身边的事,好像是在和读者面对面的讲述,会觉得真实,亲切。
在这篇简单的叙事文中,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读者能够捕捉到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不在文字表面,而在字里行间,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之中,记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通过文本巧妙地渗透。这是一种高明的写作技巧,表达观点和情感不露痕迹,这也正是新闻写作追求的叙事手法。读者在“文本间”有想象空间和思考余地,会联想到自己所看到的山区“空心村”的冷清,会体味父女俩在贫困中的寂寞,会体察村民回到老家后给陈坤云老人带来的情感慰藉,会猜想席散人去后重归冷清的村寨何等凄清,会思考和爬海溪类似的山村今后该如何建设。这篇看似简单的文章,在读者阅读之后可以将主题放大。
爬海溪村民在年关的一次团聚,直观地看没有新闻价值,记者娓娓道出之后,读者会有一丝情感的震颤,会对山区的“空心村”有一份忧思。其新闻价值源自文章中的人性关怀,源自记者对山区“空心村”的未来有思考,源自其内容指涉具有社会性。这篇文章是以小见大,勾连着当今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折射出新时期农村建设中暴露出来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话语叙事而言,这篇新闻具有亲和力,它在讲述温情故事,它在表达上有对象感,读者仿佛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倾听,在观察。记者叙述的是他亲历的事,而读者会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其中的感觉。这种倾听感、参与感的产生,是因为故事很温暖,同时有几分沉重,是因为作者只以讲述人的身份出现,没有刻意去渲染。
这篇新闻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以下几点:一篇新闻的价值和深刻度不是记者去用文字提炼,而是隐藏在话语背后;读者不一定只追求新闻事件的轰轰烈烈或视觉刺激,一丝温馨、几缕沉重也会直击人们的内心深处;作用于读者情感的不是文字,而是新闻事实本身;新闻忌讳说教,读者反感居高临下,新闻的叙事话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读者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开放的叙事文本,能提供继续思考和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