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闻奖作品赏析(全三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贵州探山谋新路 创新发展绿色经济

作者_肖克 刘久锋 编辑_王艳 郭永利

本报讯 山还是那座山,但认识变了,山不再是一种束缚和羁绊,而是一种资源和优势。从发展滞后到后发赶超,如今,贵州正举全省之力,用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绘就一幅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美丽画卷,确保到2020年,49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不走“老路、穷路、歪路”,是贵州“底线思维”在发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融入“底线思维”的“新路、富路、正路”,是凝聚智慧、眼光与勇气的多赢之路。

今年年初的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贵州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新跨越的声音成为全省共识。省里明确提出,要探索出一条突出特色、集聚集约、绿色生态、增效增收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子,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山,是贵州的特色。“对贵州来说,最大的国土资源就是山地,农业的希望在山,新常态下贵州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后发优势在逐渐显现。”省农工委副书记杨兴友说。

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厚植生态保护的基础,抓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不断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厚植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加快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让生态美起来、百姓富起来;厚植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把生态短板补齐、长板做优,走出一条环境友好的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无论你走进贵州山区的任何一个乡村,都能切身感受到“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给贵州带来的可喜成果。

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一片片茶园星罗棋布,林中有茶、茶中有树,林茶相间的美景迎面扑来。4万余亩的茶园面积,8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带来了万元以上的人均收入。

毕节市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瓜果散发出的阵阵清香,令人陶醉。作为贵州省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集科研、休闲、观光、旅游、特色种养为一体,现已建成28万平方米的连栋大棚,每年可生产优质绿色蔬菜2000余万公斤,实现利润2800万元以上。

贵阳市开阳县十里画廊农旅一体化(扶贫)示范园区,把农业和园区、旅游结合在一起,让企业增效、助农增收,可谓一举多得。园区负责人介绍,到十里画廊游玩的客人在欣赏田园风光之余,还可以把绿色安全的农产品买回家……

在“山地”上下功夫,在“现代”上下功夫,在“高效”上下功夫,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增收致富价值正在得到逐步彰显。近年来,贵州的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确定的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精品水果、马铃薯、中药材、核桃、油茶、特色食粮和特色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一些产业逐步在全国占据了一定优势地位。

有了规模,有了好产品,还要卖得出去才叫好。打开电脑网页,用鼠标轻轻一点,只需在互联网上下单,就可便捷购买到贵州的各种土特产。

在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村民陈光秀正在果园里给树苗施有机肥。而就在此时,20多公里外的县城,长顺县农村工作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班泽云正轻点鼠标,通过电子屏幕监控着全县农业种植情况。

“2012年县里投资400多万元建起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服务体系,不仅通过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农产品生产现场,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产品的二维码得知产品详情。”班泽云说。

立足于日渐形成的大数据资源优势,贵州牢牢抓住“互联网+三农”的时代机遇,坚持把农村电商作为深入推进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的有效载体,促进电子商务与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深入融合发展,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说:“农业园区在农业结构调整、接二连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要素资源集聚提升以及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载体、主战场。”

绿色发展,路在脚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贵州推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绿色经济,真正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农民日报贵州记者站(2016.8.23)

第32届贵州新闻奖二等奖

作品赏析

李效文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贵州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

探山寻新路 变革谱华章

守好底线,突破上限,这是贵州脱贫攻坚、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基本理念。而跳出会议报道会议,把理念传输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多方位、大跨度地结构新闻作品,强化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传播新思维。如何才能融感性与理性于一体,把贵州农村工作的新认知、新实践、新成就恰如其分地通过新闻形式展现出来,做到细节有精致、宏观有格局?长期以来,说着容易做着难,摆在贵州新闻从业者以及对贵州进行报道的新闻从业者面前的难题一直是个坎,制约着贵州新闻宣传报道的质量提升。

《贵州探山谋新路 创新发展绿色经济》这篇新闻报道不愧为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这篇作品从分析贵州对山的认知入手,不但抓住山是贵州特色这一主线,而且从现代着笔,把贵州对山的新旧认知变化进行有效比对和细致描述。如此,作者在阐述贵州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性的同时也顺带着讲解了贵州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新理念。“既要绿水青山,更要金山银山。”弱、穷、乱怎样转化为强、福、美?新闻报道毕竟不是理论论述,要摆事实讲道理,要有理念更得有新闻事实。这篇报道好就好在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导与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劳动业绩有机统一起来了,虚实相生,有无相生,图文相生。如此构思缜密地完成了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无缝对接,更形成了层层推进、渐次爬高的意义演绎和价值提升。

媒体报道要有自己的媒介立场和媒介特色。作为农民日报,其主体受众是广大的农民而非市民。因而报道和反映贵州的变化,就只能立足贵州农村工作认知、贵州农村政策解读、贵州农村工作实践,这既是一种局限更是一种挑战。《贵州探山谋新路 创新发展绿色经济》谈理念、提要求、举案例、论渠道,有理有据地分析推理,一步一步地将贵州农业发展认识与贵州农业的实践成就结合起来。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从业素养较为完美地从专业的报道设计与文图铺排之中溢现出来,令人叹服。

低起高接,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在有限的版面篇幅内承转启合,没有一定的文字写作功力是做不到的。基本功的扎实是奠定《贵州探山谋新路 创新发展绿色经济》这篇报道成为优秀新闻作品的关键所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闻报道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断地提高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不断地刻苦钻研新闻业务并提高新闻采编的工作技能,方能拥有为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

“不走‘老路、穷路、歪路’,是贵州‘底线思维’在发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融入‘底线思维’的‘新路、富路、正路’,是凝聚智慧、眼光与勇气的多赢之路。”这句话不仅仅对贵州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目标有用,而且对贵州的新闻传播从业者来说,同样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