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闻奖作品赏析(全三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电商平台紧扣市场需求成为企业好“参谋”

安龙:“网场”天天赶 “网红”频频现

作者_罗石香 编辑_李玉红 胡卡妮

本报讯 12月11日,位于安龙县城的安龙网场电商实体店里,负责人吴华指着一套精致的木制高低床说:“这是我们指导本地一家小厂生产的,质量款式非常好,自从接受我们的订单后,这家小厂年产值已从二三十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万元。”

这是安龙网场电商带动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鲜活事例。

30岁出头的吴华是“网场”的创始人。2015年9月,他从老家的赶乡场中获得灵感,萌发了赶“网场”的创意。乡场数天一次,“网场”却可以天天“赶”。他和几个朋友合伙创办了“网场”——安龙县赶场农村电子商务公司。目前,“网场”实体店营业面积4600多平方米,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是全省最大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之一。“网场”通过对网络服务、供应链、物流和服务“四大体系”的有效融合,形成了县域电商生态圈。

在经营过程中,吴华发现许多地方产品定位不准确、设计落后、包装粗陋,难以实现盈利和发展。于是,“网场”开始指导企业进行相应改进,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安龙鸡枞油是当地较高端的农特产品,6斤装的产品售价每瓶高达1000元。明明是好东西,在网上却卖不动,企业老板焦头烂额。经吴华提议,企业将产品分装小瓶,每瓶100元,配合着吴华撰写的相关故事,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仅仅45天就将价值80万元的积压品销售一空。

根据“网场”建议改进后,许多地方农产品变成了“网红”。如今,安龙藕粉、荷叶面、薏仁米、鸡枞油等产品,通过“网场”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农产品销售占总销售额的30%左右。

针对工业产品,“网场”通过分析销售大数据,了解市场刚性需求,“以销定产”,指导企业进行加工,帮助一批小微企业成长。

安龙万元实木家具厂曾经是一家加工床的小作坊,年产值只有二三十万元。与“网场”合作以来,产值超100万元。据介绍,目前,经“网场”带动年产值上百万元的小微企业已有7家,产品涉及沙发、床垫、高低床等,带动就业200余人。

此外,“网场”与政府合作,建立安龙县县域电商仓储物流中心,将各家快递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安龙县“打包业务、合并运营、独立核算”的县域物流模式,降低了合作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了“网场”物流配送的收入来源。

吴华介绍,公司将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陆续对全县141个行政村进行全覆盖,实现电商交易额1.2亿元以上的目标,可解决精准贫困户600多人就业。

贵州日报(2017.12.13)

第33届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赏析

靖晓燕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深度报道部副主任,高级编辑,正高二级职称。

只有深入,才有作品的生动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近年媒体报道频次较高的题材。但是,如何发现,如何表现?却考量一个记者的功力。

人们常说,新闻是时代的记录,反映了社会的每个进程。即便是像在全省乃至全国风起云涌的农村电商现象,本身是一个很显性的新闻,在不同的人的笔下,所挖掘的内在价值以及呈现形式都会不一样。

记者作为一名老记者,常年奔波在基层一线,作风扎实,观察细致,时有佳作呈现。《安龙:“网场”天天赶 “网红”频频现》一文是反映农村电商发展的难得的一篇好作品。

首先是记者的“表现形式”——记者一开始从电商实体店的现场描述开始,然后再娓娓道出“网场”的由来,以及“网场”如何帮助一批小微企业成长,进而让许多地方农产品变成了“网红”产品的经过,层层剥笋般地递进,让其有故事性,有欲读而后快的效果,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有滋有味地将安龙县的创新之举“故事化”了。

其次是作品的角度选取新颖,主题深刻,语言接地气,充分体现了记者“四力”。

沉下去才有活鱼,这是所有新闻从业人员都铭记于心的职业理念,但是,眼下真真正正地去身体力行的人越来越少。唯有“深入”,才会有独到的“发现”,才能笔下生花,而整天待在办公室里是无法写出生动有趣的新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