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完成首宗承包地有偿退出
湄潭农户张国晓退出10.2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我省吃螃蟹第一人;据称,当地试水“退地”,目的是为了盘活闲置土地,让其发挥更大效益
本报讯 湄潭县农民张国晓成了焦点人物。7月24日,他在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协议后,退出了10.2亩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是贵州省首个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案例。
51岁的张国晓,是湄潭县兴隆镇红坪村人。他家新修的两层楼房及10多亩承包地,都位于村里的一条岔沟里。不过,因为水土条件不好,土地产出低,加上三个儿女都已外出就业,他的承包地已有多年没再打理。
今年7月初,红坪村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原有租赁流转土地的基础上,再试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退出改革。“目的是为了将闲置、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便于统一发展,提高效益。”村党总支书张权友说。
此前,作为全国农村土地改革试点的湄潭县,已出台《湄潭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明确,具有合法承包手续的农村承包地,经农民自愿申请,并有固定收入、安全住房的,可以由村级经济组织收储土地。
在外承包工程的张国晓得到消息后,赶忙找到村委会,提出“退地”申请。他说,土地荒着太可惜,不如交给有能力的人来经营,让它发挥更大效益。
村委会接到申请后,按时限制定的方案,对张国晓家的情况逐一调查核实,并确定他完全符合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条件,全家人也都同意。于是,在对土地价值进行评估、议价后,红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张国晓签订了10.2亩土地收储协议。
按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红坪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可适当给予补偿,补偿标准下要“保底”——即根据土地利用价值不同,设置了两个最低价:每亩1.98万元和每亩1.6万元。张国晓的土地,每亩补偿3.18万元,他共计获得32.426万元补偿。
7月27日,记者在红坪村采访时,张权友说,张国晓“退地”后,全村又有21户农户提出“退地”申请,涉及70多亩土地。“这些土地收储回来后,将用于招商,发展苗圃、精品果园等。”他说,收益部分,所有“退地”农户也可参与分红。
据了解,张国晓“退地”,是贵州省首个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案例。湄潭县政府相关领导说,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这项改革还在试验中。目前,全县还有湄江镇、黄家坝镇、复兴镇、鱼泉街道等地的多个村进入试点,并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贵阳晚报(2017.7.29)
第33届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赏析
张兴
原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二级教授。
当简则简 需繁则繁
这则消息讲述的是贵州省首个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案例。当时,这项改革还在试验中,重点是解决“敢不敢试”和“该怎么试”的问题。作品没有浓墨重彩去写矛盾冲突和心理活动,而是线条化地展示事件的前因后果,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在线条中又凸显了事件背景、处理方式、相关政策、波及效应等几个节点。由此,作品在简洁中呈现丰满,当简则简,需繁则繁,读起来让人觉得有嚼头、受启发。
农民张国晓三个儿女已外出就业,自己的承包地有多年没再打理。因此萌生“退地”念头,“土地荒着太可惜,不如交给有能力的人来经营。”红坪村村支两委想开展承包土地经营权退出的试验性改革,“目的是为了将闲置、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便于统一发展,提高效益。”两相情愿,新事物就应运而生。
张国晓这样的农民,红坪村这样的农村,在全省既有一定代表性,又有一定普遍性,关注面会很广。他们带头吃螃蟹,很多人在看,背景必须交代清楚。
搞改革试验,离不开政策支撑。这篇短消息用了一定篇幅,介绍红坪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补偿和“保底”政策,既给别人提供借鉴,又反映执行过程中的周全考虑,体现出党和政府在改革中对人的关爱。
农民最注重实际效果。消息用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写张国晓“退地”的波及效应,有自己的考虑。我猜测,作者至少有两重目的:一是说明这件事干得值得,合民心顺民意;二是说明领导为这件事既“敢干”又“稳当”,因而赢得群众信任,体现出可复制性。
一个在改革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的故事,由于讲得疏密得当,有线有点有面,既显出份量,又显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