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数据看无锡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无锡上下立足基本市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依靠全市广大人民,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发展和大跨越,开创了无锡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洪流,无锡一直扮演着“弄潮儿”的角色,在改革中果敢前行,在开放中奋勇突破,勇立潮头,本文从统计角度探寻无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一、无锡改革开放之发展轨迹
40年来,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确指引下,无锡的改革开放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将无锡经济发展带入新阶段,2012年以来,无锡经济发展迈入新时代,呈现新变化,因此将无锡改革开放之路划分为四个历史发展阶段,更能清晰的总结和呈现无锡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特点。
(一)改革开放初始期(1978-1991年)
这一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初始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经过“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个不同时期的渐进式前行,农村改革获得突破与完善,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为主要形式的工业改革逐步走向深入,商品流通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得到迅猛发展,无锡经济社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从速度看:快于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无锡国民经济运行也由此跨入加快发展车道,1979-199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比1950-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年均增长7.3%的速度高出5.5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4%,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总量看:快速攀升实现翻番。1978年以来,无锡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93亿元,到1984年经济总量翻一番,达到59.29亿元,再到1987年经济总量达到103.61亿元,实现了翻两番,到1991年经济总量已经接近200亿元,与1978年相比将近翻了三番。
从结构看:产业发展交替变化。1978-1991年的14年间,无锡三次产业结构虽然呈现“二、三、一”态势,但出现了交替变化的特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率先突破实现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14.3%一路上升到1984年,达到16.9%的最高点,之后总体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到1991年,跌到10%以内。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第二产出比重也出现变化,1978年为68.3%,1980、1981、1985年三年比重均突破70%,之后有所下降,到1991年第二产业比重仍达到68.8%。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比重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到1989年比重超过20%,1991年达到22.3%。
从收入看:农民收入快速增加。改革开放之初,农业连年丰收,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大力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1979-1991年的13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326元,年均增长17.7%。以搞活大中型企业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1979-1991年的13年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667元,年均增长146%。
从动力看,内源经济拉动为主。1978-1991年无锡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两个内源性动力支撑,尽管伴随着改革开放无锡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但是到1991年出口依存度只有44%左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没有显现。而这一时期投资年均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4%,都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从所有制看:多种成分初露端倪。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在无锡工业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接近70%,余下部分还主要是集体所有制工业。随着体制机制的改革推进,出现了全民集体合营工业和中外合营工业,到1991年在全部工业中,全民所有制工业所占比重下降为33.9%,集体所有制工业占比上升到58.3%,全民集体合营工业占比为5.0%,中外合营工业占比为2.8%。
(二)改革开放推进期(1992-2001年)
这一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无锡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集体企业经营机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财政、行政体制改革,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各项经济指标迈入快速增长通道,为后期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从速度看:为各阶段发展最快。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无锡经济社会进入加速发展期,速度一路攀升,1992-200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9%,比1979-1991年平均速度快5.1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3.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1.1%,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7.2%,主要指标基本都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从总量看:经济总量突破千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无锡经济总量在发展中迅速壮大,1992年便超过了300亿元,1998年突破千亿元,2001年达到1360.11亿元,10年间GDP从不足200亿元增加了超过1000亿元,2001年比1991年翻了近三番,比1978年翻了近六番。经济总量也一举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10强。到2001年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5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500亿元。
从结构看:第三产业发展加快。1992年以后的10年间,无锡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中进一步优化,总体上继续保持“二、三、一”态势,呈现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的局面。第一产业比重从1992年的7.4%一路下降,到2001年,已经下降到4%以内。第二产出比重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65.4%,下降到这一时期最低点2001年的57.1%。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比重保持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27.2%,到1994年突破30%,1997年突破35%,2001年基本达到最高点39%。
从收入看:城市居民增加较多。1992-2001年的10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了快速提高,1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4017元,年均增长13.9%,增速低于1979-1991年年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收入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0年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447元,年均增长16.8%,增速快于1979-1991年年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
从动力看:出口拉动作用显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无锡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1992年设立了国家级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了开放性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全市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逐年提高,从1992年的5.7%上升到2001年的22.2%,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特色。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1.1%,远快于消费和投资年均增速。
从所有制看:多元发展格局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向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不断探索,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量设立,无锡经济的所有制构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93年无锡工业中国有工业占比为20.9%,集体工业占比为64.0%,三资工业占比为8.8%,股份制企业刚刚兴起。到2001年,在无锡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占比为7.5%,集体工业占比为19.3%,三资工业占比为17.4%,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三种经济占比达到52.0%。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改革开放黄金发展期(2002-2011年)
这一阶段是改革开放的深度发展和完善阶段,十六大的召开,拉开了无锡创新发展的新征程,这是无锡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的10年。所谓黄金发展期,就是连续的、稳定的经济增长周期,按照黄金发展期的五个主要特点和规律,即经济增长速度快、出口总量扩张猛、产业结构变化大、人均收入水平高、社会失业人数下降。
从速度看:经济增长呈现高速度。2002-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0%,连续10年增速均超过10%,这也反映了无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好字优先。这一时期,无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1%,进出口总额增长26.9%,出口总额增长37.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速均超过20%,居民收入和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均反映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快速,经济增速符合黄金发展期的特征。
从总量看:出口增量呈现快阶段。随着无锡经济总量的逐年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量也逐年扩大,2001年经济总量1328.65亿元,到2011年经济总量达到6799.88亿元,10年间以平均两年一个台阶持续增长突破千亿大关。经济总量最高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9位。到2011年末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7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2000亿元,出口扩张迅速,2011年接近2001年的12倍,总量扩张符合黄金发展期的特征。
从结构看:产业结构呈现好转型。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2002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从2001年的39%上升到2011年的43.4%,无锡第三产业比重年均提升超过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到2011年下降为1.8%,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为54.8%,结构调整符合黄金发展期的特征。
从收入看:居民收入呈现猛增加。随着富民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无锡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2002-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914元,年均增长11.5%。城镇居民收入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2184元,年均增长14.2%。从2006年开始每年增量在1万元左右,国民收入实现了迅速的提升。人均GDP由2001年的3万元提升为2011年的1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则由3.90%下降为2.57%,10年间失业率不仅均低于4%,且持续下降了1.33个百分点,人均收入的扩张和失业率的下降均符合黄金发展期的特征。
从动力看:投资拉动呈现优效应。随着无锡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张,各项重点工程开工落实,投资保持高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加。2002-201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4.1%,为改革开放40年间增速最快的一个时期。高于同期消费年均增速9个百分点。2011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2%,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1505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0.8%;新增固定资产2125.8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7.1%。
从所有制看:民营经济呈现主地位。这个阶段无锡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从规模以上工业构成情况看,到2011年国有工业占比为1.5%,集体工业占比为3.4%,三资工业占比为37.3%,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三种经济占比达到55.7%。民营经济成为带动无锡经济发展的主角。2011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379.34亿元,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六成,达到63.7%,比2001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四)改革开放深化期(2012-2017年)
这一阶段是改革开放的重大转型阶段。在这一阶段,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使得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砥砺转型期。
从速度看:由高增速转入中高速增长。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无锡经济增长步入回落通道,2012-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为四个阶段以来增速最低的一个阶段。较2002-2011年这一阶段平均增速低5.7个百分点,比1992-2001年这一阶段平均增速低9.6百分点,比1979-1991年间平均增速低4.5个百分点。2012-2015年间,增速年均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2016、2017年增速基本稳定在7.5%左右。这一时期,受国内外经济回落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1%,进出口总额增长1.9%,出口总额增长2.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0.8%,主要指标增速比前一阶段呈现明显放缓,反映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
从总量看: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释放积极信号,经济发展在换挡中培育新动能,经济规模继续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跃过8000、9000亿元大关,达到10511.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跃过700、800、900亿元大关,达到930亿元,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重回3000亿元,达到3382.77亿元。工业投入突破2000亿元,达到2089.7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3500亿元,达到3458.04亿元,税收收入突破700亿元,达到752.4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15141.30亿元和11232.63亿元。
从结构看: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2015年以来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基本形成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跨越,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2017年的1.3∶47.2∶51.5,产业主导格局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跃迁。以新兴、高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至42.3%,提高5.6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86%,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3.5%,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金融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上升至14.4%。
从收入看:三个口袋逐步丰实。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市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017年的820元,涨幅78.3%;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2017年的1890元,涨幅65.8%。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2-2017年农民收入年均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逐年提升,再次超越1000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0亿元,其中税收752.4亿元,财税质量持续向好的同时,政府收入口袋稳步壮大。
从动力看:改革攻坚增添活力。随着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启动,注册资本认缴制实施,登记方式的创新和全面推行“多证合一”等措施有效激发了大众创业热情。2014-2017年全市累计新登记企业14.47万户,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75户、89户、105户和128户,呈现了大幅逐年增长态势。同时,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进、“营改增”全面铺开,等等,这为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增添了新动能。积极推动企业上市,2012-2018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9家,截至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261家,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领先。
从所有制看:民营经济发挥中坚作用。全市传承工商基因,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民营经济有序发展,为全市经济增长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2017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量超过2000亿元,总量接近7000亿元,达到6895.74亿元;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63.4%,民营企业实现出口占全市的30%左右,民营经济实现税收占全市的50%以上,吸纳社会就业占全市的80%以上,2017年21家民营企业入围全省百强民营企业、位居全省第一,16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居全省第二。
表1 1979-2017年主要指标年均增速
注:进出口总额增速取数自198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取数自1998年,存贷款收入增速取数自1991年。
二、无锡改革开放之发展启示
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无锡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是全市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结果,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锡要实现“三个走在前列”和高质量发展,就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更扎实地向前推进。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给我们带来宝贵经验与启示。
启示之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也存在着由于我们的解放思想不够,创意意识不强,错失一些重要发展机遇的遗憾。2015年以来全市上下推进产业强市战略,掀起了以制造强市,创建“智造无锡”的热潮,正是思想的解放,大胆的创新,使无锡经济发展又回到全省第一梯队,正是思想的解放使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持久不息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之道,以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再深入、实践再创新、工作再抓实,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打造更高标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与敢为人先的气魄,推动“万亿后”的无锡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启示之二:必须坚持率先发展的理念
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告诉我们,无锡创造的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上市公司的“无锡板块”等一个又一个奇迹都是依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率先发展所取得的。坚持以率先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的目标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以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重要经验和启示。发展是硬道理,全力以赴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加快供给侧改革步伐,探索开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全省前列,在改革开放上走在全省前列,以引领性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更要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当标杆、做示范,做好领跑者,将是无锡当前所要走的道路。
启示之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推动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改革开放40年,无锡对外贸易从小到大、利用外资从无到有、规模扩大、质量提升都是坚持对外开放的结果;实施走出去战略,“530”计划、太湖人才引进计划都是更好地融入开放世界的最好体现。40年来无锡经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到底,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赋予了无锡新的历史使命,需要无锡发扬新时代的拓荒牛精神,在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中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吸引高端人才,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开拓“两个”市场,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启示之四:必须坚持注重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在扩大社会就业、致富城乡居民、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富民经济、强市经济、动力经济。民营经济是无锡经济发展起步的原动力,是黄金发展期的主动力,是高质量发展期的领跑者,2018年上半年,从投入和产出看,民营经济都是无锡实体经济发展的动能所在。促进民营经济更快发展,是无锡实现“三个走在前列”,当好全省经济发展领跑者的必然选择,也是无锡争创新优势、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富民强市、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启示之五: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解答实际问题,随着发展水平提高,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能过剩和部分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并存,需要供给和需求更好匹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无锡产业供给能力、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更适合无锡实际。“十三五”以来,无锡经济已由黄金发展期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期,两端在外,以中间消费品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无锡供给侧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消除过剩产能以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实现传统动能更新和经济转型升级。同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发展新行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将是保持无锡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主动选择,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必由之路。
启示之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改革的目标是人民的福祉,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改革开放的40年,无锡百姓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要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增进人民福祉,不断解决人民生活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是改革开放政策落实的最终目的所在。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和谐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启示之七:必须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无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高投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剧,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改革开放40年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教训。在未来的发展中,无锡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加强供需侧协调发展,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既着眼当前,又考虑长远,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走科技自主创新之路,从资源依赖向科技支撑、从外延向内涵转变。进一步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使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美誉度,让无锡宜居城市的名片变得更亮。
(作者单位:无锡市统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