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幼儿体能与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概念与内容
动作发展是指人们一生中所经历的动作行为的变化,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人都是逐渐地学会站立、跳跃、投掷以及其他所有动作形式。有些动作发展得迅速而明显,例如学会爬行和行走。而有些动作尽管每天都在进行细微的变化,却很难为人们所觉察,例如成年的步态变化就很微妙,不知何时就开始变得步履蹒跚了。
根据完成动作时参与肌群的大小,将动作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是指由身体大肌肉或肌肉群产生的动作,包括行走、奔跑、跳跃和投掷等。精细动作是指由身体小肌肉或肌肉群产生的动作,包括绘画、书写,使用刀叉、筷子,弹奏乐器等。大部分的动作都能被简单地分为这两类,但是会发现有些动作是由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共同完成的,例如拍球属于粗大动作,但同时也需要控制手指的小肌肉群参与。
动作发展又根据是否产生空间位置变化、是否涉及外界工具的操控,将粗大动作分为移动性动作、非移动性动作和操控性动作。移动性动作是指能够产生空间位移变化的动作,例如爬行、跑步等;非移动性动作是指不产生空间位置变化的动作,如伸展、扭转等;操作性动作是指所有操作和控制诸如棒、球等物体和工具的动作,如表1-1所示。
表1-1 幼儿发展的主要动作
二、体能与动作发展的关系
充沛的体能是身体健康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它包括了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耐力、心肺耐力、柔韧性等多个因素。国外许多科学研究都发现,动作发展水平对幼儿的体能和体育活动参与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动作发展良好的幼儿在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体育活动参与度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大多数幼儿通过日常活动中的基本动作来促进和加强自身的体能,如跑、走、跳、爬、翻滚等,这时便需要动作技能的参与,但是动作发展有障碍的幼儿很难学会一些动作技能,在体育活动方面不够活跃,无法从中得到锻炼,所以无法达到与其年龄相匹配的体能水平。同样,动作发展有障碍的幼儿的大部分体能要比普通幼儿差,患肥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变高。更令人担忧的是,幼儿时期心肺能力差还可能造成未来的心血管问题,成年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知识拓展 视动整合能力
视动整合能力(Visual Motor Integration,VMI),简单来说,就是手眼协调的一种能力,比如眼睛里看到什么,用手就能同步画出来,就是这种能力的体现。视动整合能力一般在婴幼儿阶段看不出来,要到学龄阶段才会逐渐体现得很明显。因为他们的眼睛很正常,肢体动作也很正常,但是唯一的问题,在于眼睛和肢体协调起来就比较费力了。视动整合能力对于孩子特别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体育运动。
幼儿动作发展水平与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紧密相关,动作能力差的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低于正常发展的幼儿,这种情况不但会引发动作发展滞后和不参加体能活动间的恶性循环,还会将这种循环延伸至将来。调查发现,只有动作能力强的幼儿才更有可能发展成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幼儿,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
拓展阅读
婴幼儿锻炼遵循“翻抓爬站走、攀跳跑投转”十字诀
当前,家长的宠溺使得孩子的运动量越来越少,由此引发的儿童超重问题也日益突出。英国政府就此出台的指导措施是,5岁以下儿童每天锻炼不得少于3小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童笑梅建议,婴幼儿锻炼不妨遵循“翻抓爬站走、攀跳跑投转”十字诀。
英国学龄前儿童的超重率约为25%,每天只花1.5~2小时运动,中国的状况同样令人堪忧。调查显示,我国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超重发生率为21%,全国儿童平均每天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也仅为16分钟。
抗肥胖运动从婴幼儿抓起是大势所趋。“5岁以下儿童每天至少要步行15分钟”“从出生时即开始身体锻炼”这些来自英国的运动建议同样适用于中国孩子。
不会走路——翻抓爬站走,逐项来练习
孩子在16个月时能独自走路。此前,家长需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翻:3~4个月时是训练翻身的关键期,这个动作对孩子的身体协调力具有重要作用。
抓:5~6个月时需要训练孩子的双手协作能力,不妨让孩子抓握积木。
爬:7~8个月让孩子练习爬行,锻炼四肢的协调配合能力。
站:12个月时,孩子可以站立片刻,到15个月时基本就能独自站立。
走:孩子能站后可牵领孩子循序渐进地练习行走。
会走路后——攀跳跑投转全都不能少
孩子能走后,训练强度就要大些了。
攀:23个月时,让孩子练习双手扶栏上下楼,锻炼攀爬能力。
跳:24个月时,就可以开始学习双脚同时离地向下跳了。
跑:25个月时,孩子要练习小跑,初学跑可以走跑交替进行。
投:30个月时,让孩子练习手臂举起,做有抛掷姿势的抛投运动。
转:对于“转”的练习,可以扶着孩子做左右方向的缓慢转圈训练,也可以带孩子坐旋转滑梯。
专家提示:单次运动别超过半小时。童教授建议,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体力也比较弱,每次锻炼时间最好在15~30分钟以内,宜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随时随地累加进行,以确保运动量。孩子掌握了各项基础运动技能后,只要孩子有兴趣,就可以做嬉戏打闹、游泳、跳绳、骑自行车等运动。因为全方位的锻炼才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除了要确保孩子多运动,还要避免其久坐,无论是在婴儿车还是在电视机前的时间,一次最好都不要超过1小时。
本章小结
本章阐述了关于幼儿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幼儿体育是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幼儿体育是有效促进幼儿健康的重要手段,同时两者之间也是相铺相成的,良好的身心健康还是幼儿参与体育的基础保障。了解幼儿体育的意义,掌握幼儿体育的目标是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根本依据;同时了解幼儿体能与身体素质、体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正确理解幼儿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和体育观,从而有效指导幼儿体育活动的科学开展。
思考与实训
一、思考题
(一)名称解释
1. 幼儿体育
2. 健康
3. 体能
4. 身体素质
5. 动作发展
(二)简答题
1. 简述幼儿体育的目标。
2. 简述发展幼儿力量素质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题
1. 说明幼儿体育的重要意义。
2. 阐述幼儿身体素质的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发展。
3. 阐述幼儿体能与动作发展的关系。
二、案例分析
某幼儿园举行亲子运动会,为了让更多的幼儿参与项目,幼儿园大班老师设计了一个拔河的游戏,每个大班出十多名幼儿参加。尽管活动非常热闹,也非常激动人心,但是不少幼儿在第二天出现了腰酸背痛,手拿不动筷子的情况。请分析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觉得这个游戏活动是否适合幼儿?为什么?
三、章节实训
到幼儿园观察一个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分析不同的游戏活动分别发展幼儿哪些方面的身体素质,同时分析这些游戏活动属于粗大动作的哪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