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与礼仪(慕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0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作为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每种礼仪形式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的演变过程。

1.2.1 礼仪的起源

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的规范要求进行社交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有各种观点,综合起来,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履”(发jī音)指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第二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说明文件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其必须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quette”一词进入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

第三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生活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人与人交际的规范。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共同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人们交际交往中固定的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美国学者伊丽莎白·波斯特的《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该书在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1.2.2 我国礼仪的发展

1. 萌芽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最早出现在金文里面。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们对火山、地震、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从而认为天地间有神的力量,有鬼的存在。出于对天地鬼神的惧怕、敬仰,人们就会举行一些仪式,用物品来祭拜,这就是礼的萌芽。这从“礼”字的繁体“禮”可以看出(见图1-1)。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就是古代国君用来祭天祭地的场所。

0

图1-1 “礼”的繁体

2. 发展

古代尧舜时期,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即“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事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时代1 000余年的总结、推广而日趋完善。周朝前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个君主,重新“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政,而民和睦,颂声兴”,周公还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使礼制臻于完备。在这个时期,礼仪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奴隶主开始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将礼仪制度化,形成了典章制度和刑典法律。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礼仪也产生了分化。礼仪制度成为国礼,民众交往的礼俗也逐渐成为家礼。《管子·牧民》中有“大礼”和“小礼”之说,注释为“礼之大者在国家典章制度,其小者在平民日用居处行为之间”。后来以孔子、孟子为主的儒家学派系统地阐述了礼制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的划分及其意义。

纵观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仪,自秦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推崇儒家的“社治”。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定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柱,其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演习周礼的基础上,不断对礼制加以修改、补充、完善。“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让人们以“礼”为准绳,不得逾越。统治者还在朝廷设置掌管天下礼仪的官僚机构,如汉代的大鸿胪、尚书礼曹,魏晋时的祠部(北魏又称仪曹),隋唐以后的礼部尚书(清末改为典礼院)等。这种“以礼治国”的做法,对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封建社会礼仪的内容大致涉及国家政治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礼制的核心思想已从奴隶社会的“尊君”观念发展为“君权神授”的理论体系,所以“天不变,道亦不变”。这里的“道”指的就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形成了完整的封建礼仪道德规范。到了宋代,封建礼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封建理学理论,并把道德和行为规范作为封建礼制的中心,“三从四德”就是这一时期女子道德礼仪的标准。封建礼仪中的“君权神授”夸大、神化了帝王的权力,“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发展,限制了人们之间的平等交往。

近代以来,西方侵略者的入侵,使中国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资本主义道德礼仪的影响,一些西方的文明和文化对中国传统伦理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各国礼仪道德文化之间的交流。

3. 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确立了以平等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为主要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西方一些礼仪、礼节陆续传入我国,同我国的传统礼仪一道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框架。许多礼仪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变革,对传统礼仪文化的扬弃不断进行,现代礼仪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期。“五讲四美三热爱”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经典口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共中央在2001年9月20日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包括如图1-2所示的内容。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如图1-3所示。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礼仪必将得到新的完善和发展。

0

图1-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部分内容

0

图1-3 24字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