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坐拥二山观虎斗 静待时机寻霸业
回到北都的第二日,承讯向刘知远请求出兵救东都,才知道自己离开东都不久,皇帝就被叛将俘虏。现在辽国大军已经占领东都,手握重兵的杜重威、李守贞等人皆降辽,秦州节度使何建降蜀,出兵救皇帝当从长计议。
就这样在北都耗了一个月,承讯每日陪陪自己的母亲,再和弟弟们亲近亲近。母亲和父亲非常恩爱,家里关系非常简洁明了,没有那么多姨娘和同父异母兄弟姐妹要认。父亲就一个老婆,没有妾侍,母亲生了三个儿子,刘承讯、刘承佑和刘承勋。母亲为人宽厚仁慈,对待下人也比较好,也不知道是自身原因,还是其他原因,感觉母亲更喜欢弟弟刘承佑,也许是性格问题吧,母亲更喜欢与她性格相似的弟弟,亦或许是陪伴吧,弟弟一直陪在母亲身边,而自己很早就去当质子了。
承讯也从母亲那里拼接了自己家世的轮廓。父亲刘知远是李家的上门女婿,后来不堪别人的鄙视毅然从军,从晋朝太祖石敬瑭的一名亲兵,靠着半生的刀光剑影、生生死死,一路被提拔为北都留守、检校太师、河东节度使。
父亲的爱是如此的执着与忠诚,从一名小兵升到了独霸一方的豪强,依然深爱地爱着母亲。从刘知远那里承讯感受到了那深沉而又宽广的父爱,父亲更喜欢他这个离开了六年之久的长子,同时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重臣一一介绍给承讯。北都权利的中心,父亲、叔父刘崇、然后是苏逢吉、苏禹、杨邠、王章、史弘肇和郭威。
叔父刘崇是父亲最亲近的人,但并不是权势最大的臣子,只不过因为是太师的弟弟,担任北都刺史,统领北都的安全部队。听说叔父年轻时候是个风流快活的市井小混混,直到家里穷到哥哥当了上门女婿,或许是觉得对不起哥哥,才逐步走上正途,再后来听说哥哥当上了牙将(低级军官),跑去哥哥那里当了一名亲兵。然后一路跟着哥哥,从亲兵当到了刺史。
苏逢吉是父亲手下的头号文臣,凡是有文书制度都是由他负责。父亲对苏逢吉非常信任,颇有些刘备之信任诸葛亮的感觉,但是承讯听闻苏逢吉为人非常狂傲,接触之中承讯也微微感受了苏逢吉的傲气。真是想不到,在这个武人打来打去,文人被人看不起的时代,苏逢吉居然能够混得风生水起。苏逢吉连父亲手下的头号战将史弘肇都不放在眼里,两人互相不买账,经常两人吵得,气得史弘肇要打他,还好几次被众人劝阻。
史弘肇是父亲手下的头号武将,绝对的猛将,为人少言寡语,不太会说话,更不会吵架,所以经常被苏逢吉气得要打人。但是打仗很是厉害,史弘肇一声令下,没有将士会有半点犹豫的。因为他治军严谨,因而深得父亲信任。史弘肇治军严到什么程度?将领、士兵有一点小错都能被史弘肇乱棍打死,但是这个人每次出征对百姓都是秋毫无犯,所得钱财都赐予众将。连叔叔刘崇都说,他不怕苏逢吉,而是怕史弘肇。
苏禹算是苏逢吉的副手,做事中规中矩,一般事情也不跟苏逢吉争,苏逢吉说啥就是啥,但是关键时刻还是能坚持原则的。王章是负责管理财务的,外号“王地皮”,听说理财是个高手,特别会搜刮民财,加上王章有点贼眉鼠眼,承讯特别不喜欢他,看到他承讯就想到邓通、石崇之流。杨邠是父亲的二号理财手,同时擅长做战前和战中资源调配,是个非常优秀的后勤部长。郭威,承讯感觉他的角色在史弘肇和杨邠之间,既能指挥打仗,又能当一个不错的后勤部长。
有了这样一套班底,有能管理政务的,有能带兵打仗的,有能做后勤准备的,有能理财的,而且这套班底在父亲的管理之下高效运行,想想当年耶律德光让他叔叔就带三万兵来打北都,实在是个笑话,这三万人几乎瞬间被史弘肇打趴下了。
剩下的问题就是,有朝一日,承讯如何能驾驭他们。当然刘知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凡是军政讨论都把长子带上。
既然请兵不成,承讯只好带着慕容雪出城见张浦。张浦倒是个能干人,刚接手牙门将军就十分卖力,每日操练将士。刘知远虽对出兵之事一直推脱,但是对儿子训练新军十分支持,不仅提供军马、铁器,还找来了铁匠。
这下承讯可找到了用武之地,指导铁匠改进冶炼方法。又想起了和太子一起玩火药的事情,找来火药配方调试。一日,承讯和慕容雪正在研究改进火药配方,只见张浦拿着两把刀,满头大汗的跑来。
“公子、公子,你看,按照你的方法打造出来的刀,三下就可把原来的刀砍裂。”
“跟铁匠师傅讲,加入锰,再炼,再炼。”承讯道。
“哎。”张浦又兴高采烈的往回跑。
此时,慕容雪多情地看着承讯,“你这么看着我干嘛,”承讯道。
慕容雪嫣然一笑:“想看呗。”其实她是想在这个平时在皇宫养尊处优的公子哥还挺厉害的。
“哎,跟我说说皇宫是什么样子的呗。”慕容雪说道。
“比太师府大多了,我只是当个太子伴读,很多地方是去不了的。而且太子做错事,都是我和另外一个兄弟受罚。生活也挺无聊的,每天读书、骑马、射箭。”承讯说道。
“这样啊。”慕容雪说道。
每日各种烦杂事务,最让承讯开心的还是和慕容雪在一起。一晃就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大早慕容雪就跑来找承讯,拉着承讯跟她一起去九女仙湖看赛龙舟。
“别急嘛,快来吃粽子。”承讯说道。
“我都吃过啦,你快吃,吃完去看赛龙舟。”慕容雪心情不错。
承讯赶忙吃了粽子,叫人备马,慕容雪却要求走着去。承讯心想也好,一路可以看看集市的热闹。市集上各种卖小玩意的,慕容雪也不怎么感兴趣,所以两个边走边聊,很快来到了赛龙舟的湖边。正好比赛就要开始,两人挤到了前面。只见湛蓝的天空下,碧绿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参赛的选手们精神抖擞,信心满满,随着一声号箭响起,龙舟如箭般冲了出去。
想不到北都如此繁华,难得中原之地还有这么热闹的地方,承讯一直看着慕容雪热情激动的与众人一起高呼。冷不丁,后面的人向前挤,前面的人纷纷落水,这可把慕容雪吓坏了,紧紧抱着承讯,跟着众人落了水,还好后面的人纷纷后退,承讯才拉着慕容雪上了岸。
这下子上了岸也顾不得看龙舟比赛了,慌忙找了个客栈要了个上房。进了房间,慕容雪二话不说,把外面的裤子脱了,露出里面青色的熟绢水裈,白皙修长的脚踝若隐若现,看得承讯脸都红了。“你还愣着干什么啊,快脱了晾晾,别着凉啦。”慕容雪赶忙说道。毕竟长期在军营中,没那么多忌讳,慕容雪一个女孩家反到非常麻利。承讯扭扭捏捏把外裤脱了,慕容雪一把夺过裤子,“快进被子里,我来帮你晾着。”承讯赶忙上了床,用被子盖住腿,慕容雪把承讯的裤子挂在椅子背上,然后跑到承讯对面,也钻进被子里来。
这下可把承讯的脸红的跟喝醉了一样,“不会吧,讯弟,你这天天在皇宫美女堆里,跟个女将军独处就羞成这样,哈哈哈。”慕容雪拿承讯开涮,“别怕,我们各占一边。”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谈了谈慕容雪的军旅生涯,又谈了谈太子伴读的生活,暖和过来了,穿着半湿不干的裤子乘着午时的太阳,返回太师府。
就这样,练兵、打铁、研究火药,有时候也去陪陪母亲,和两个兄弟聊聊天,拉着慕容雪跑跑军营亦或去看看太原的风景,过了数月。
这日,承讯思之再三,还是决定再去跟父亲提出兵东都以救皇帝的事情。走到书房外,正准备让侍卫和侍女们通传。侍女们却回复说,老爷已经告知,只要他人在书房,无论何时世子来见都无需通报。刘承讯步入书房,刘知远正在批示公文。承讯再次提起出兵之事,刘知远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自己的儿子,然后起身从背后双手扶着承讯的双肩,坚毅地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承讯转身沉默,默默地看着父亲,看着这张紫黑的脸。是啊,眼前的这个人,自己的父亲,从一个被人鄙视的普通小地主家的上门女婿,他奋斗了几十年,奋斗到了天命之年,一步一个台阶成为了一方之主,多少次生生死死,其间的艰辛与苦痛常人是体会不到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八个字道出了他的心声和用意。
良久,承讯同样坚毅地说:“父亲,我懂了!”
刘知远看着自己的长子,老泪纵横。承佑、承勋都不是成大器的人,只有这个儿子,从小看着他长大,是自己的希望。离开他的五年里,时刻牵挂着他,最割舍不下的也是他。苍天对自己不薄,儿子已经长成了稳重而有智谋的青年,稍加历练必能成就王者之业。北都太原,有王屋、吕梁二山做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大唐、后唐、后晋都是从这里成就霸业,现在他是这里的主人。
于是承讯不再劝说父亲派兵救东都,他辜负了太子,也辜负了那个想以他做依靠的晋国公主,转而练兵、打铁、研究火药,和张浦讨论兵书。同时,他和慕容雪的感情越来越好,两人颇有点如胶似漆。承讯的父亲和母亲对慕容雪也挺不错的,尤其是承讯的母亲经常对慕容雪嘘寒问暖,让慕容雪对北都有了归宿感。
这段时间,中原局势斗转星移,杜重威没有当成“儿皇帝”,因为想做“儿皇帝”的不止一个,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只好自己做中原皇帝了。由于辽军出战一般不带多少粮草,都是随战随征(这是好听的,不好听的意思就是打到哪里抢到哪里),中原百姓、各地武装群起反抗。见到时机已近成熟,诸将上书请求太师登上帝位。
早晨,承讯起床,正要再去练兵,慕容雪已经跑了进来。
“讯弟,今日再去练兵吧。”慕容雪说。
“好啊,我也正有此意。”承讯道。
“我们抓紧训练,快要打仗了。”慕容雪说。
“哦?你怎么知道。”承讯佯装一脸不解地说道。
慕容雪调侃承讯说道:“我说怎么迟迟不出兵救援东都,原来是你家想当皇帝啊。”
承讯正不知说什么,“这样也好,说不定我还能当太子妃、当皇后呢,到处看看没有见过的皇宫,呵呵。”这点承讯可就不如慕容雪那鲜卑人血液里的豪爽与直率了,脸红着带着慕容雪去研究火药了。
到了兵营,张浦告知承讯,铁匠们已经将加锰的铁冶炼出来了,硬度超强,所制成铠甲只有原来厚度的四分之一,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材料,骑兵穿上相当轻便,非常便于机动作战。大家商量尽可能多做一些,给士兵们换装。可是那时候锰的产量实在有限,锰钢盔甲难以广泛使用。
这年二月,刘知远在北都称帝,仍用晋的国号,沿用晋太祖的年号,天福十二年,封刘承讯为魏王,苏逢吉、苏禹任宰相,杨邠、郭威任正副枢密使,刘崇为检校太尉,王章任三司使,史弘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平章事。原晋朝各部纷纷写书表示拥护,归附刘知远,大将慕容彦超已退居房州亦拥护刘知远,慕容雪知道其父安然无恙后很是高兴。
此后各部加紧练兵备战,准备逐鹿中原。四月,在做了几个月的中原皇帝之后,辽国皇帝耶律德光觉得在中原混不下去了,怕死了之后回不了故乡,率军北还,留下少数臣子和士兵扶植后唐嗣李从益为中原皇帝。得到辽军主力退出中原的消息后,皇帝刘知远急召苏逢吉、苏禹任、杨邠、郭威商议,正拿不定主意,闻知魏王承讯陪皇后礼佛归来,速召承讯一同商讨。
刘知远问承讯:“皇儿,现辽军主力已北还,该如何进取啊?”
承讯问明了情况,道:“现在辽军主力已撤,所谓一而盛、二而衰、三而竭,辽军以力竭之势取中原实属侥幸,皆因我军前方主将存有异心临阵投敌。现辽军退去,说明中原之地已经无利可图,三年五载不可能再挥师南下。”
承讯又道:“李嗣源幼子(李从益)为帝,还有契丹人监国,于天下无威、无功、无德。原晋将胜也徒劳,败了身败名裂自不必说,众人根本无心为契丹人和幼帝而战。昔日,唐太祖李渊从北都(晋阳)入关中直取长安而定天下。父皇当乘众望所归、杜重威举棋不定之际,快速由汾水南下河南,攻取洛阳和东都开封,定鼎中原使得天下归心进而谋取天下。”
闻承讯说完,皇帝刘知远凝重的脸色微有舒展。承讯早已看透局势,彻底打消了他对于辽军再次南下增援东都的疑虑,而取天下的战略和枢密副使郭威的见解如出一辙。郭威更是大惊,“魏王谋略远在我之上,战略也不输于我。”实际上,英雄者都是从无数的失败中吸取教训锻炼出来,怎么可能能把天下和人心看得如此透彻,辽军回不回师当然是个未知数,只不过承讯提前知道辽国皇帝耶律德光马上就要死了,辽国内乱即将拉开序幕,辽军怎么可能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