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数字化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数字经济与智能经济

正如邓小平说的那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颠覆性影响。同样的道理,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数字经济”。

什么是数字经济呢?《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对数字经济有这样的定义:“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技术: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PC的发明和普及;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基于PC的有线互联网的普及;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10年代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则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普及的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机尤其是PC的发明和普及,是数字经济的第一次创新周期,这一周期造就了计算机行业的巨头,比如美国的IBM、惠普等。随着PC行业的衰落,这些公司也都经历了衰落和转型;有些公司通过成功转型重新焕发了生机,比如IBM、微软和苹果;有些公司未能成功转型相对没落,比如戴尔和惠普;还有一些公司破产或者被并购了,比如王安和康柏。

第二个阶段是基于PC的有线互联网的普及,是数字经济的第二次重要创新周期,这一周期造就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大多数巨型互联网公司,比如美国的FANG[Facebook、亚马逊(Amazon)、奈飞(Netflix)和谷歌(Google)],以及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些现在依然活跃的公司都经历过多次转型,也有一些公司因为没能成功转型而由盛转衰,比如雅虎和搜狐等。

第三个阶段是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是数字经济的第三次创新周期。这一周期使移动终端与针对个人的应用和服务公司兴起,比如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智能手机公司的崛起,字节跳动、美团及滴滴等针对个人的应用和服务公司的出现。有些在PC互联网时代表现一般的公司(比如微软)也借云计算重返巅峰,但更多公司没能保持这种优势,比如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以及一些PC互联网时代的门户网站。

第四个阶段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这是数字经济的第四次创新周期。这一周期的主要代表是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它将成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全球经济中最活跃、最具创新力的部分。这次创新不仅会催生一批新的明星公司,而且会使类似苹果和微软这样的公司实现转型崛起,还会大幅改变传统行业,促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产业和整个经济层面,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推动的智能化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经济发展水平,将成为决定其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变量之一。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把第四个阶段的数字经济称为智能经济,并认为它会在三个层次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影响。

首先是智能交互层次,对应的是各种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其商业模式主要是2C。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应的是智能手机和各种App,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会超越智能手机的范围,比如智能音箱、各种可穿戴设备、传感装置和机器人等,这必将导致整个行业重新洗牌。未来围绕着5G终端、智能音箱、智能硬件等新的终端领域的竞争会异常激烈,能顺应趋势的公司会快速崛起,不能顺应趋势的公司会逐渐衰落甚至消失。

其次是基础设施层次,对应的是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基础设施最终都会通过云服务的模式对外开放共享,其商业模式主要是2B。该层次的创新不如智能交互层次那样明显,但影响深远,比如谷歌这样的消费互联网公司一直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亚马逊和微软则通过云服务享受了价值转移的红利。

最后是产业智能化层次,对应的是交通、医疗、城市、教育等具体行业的智能化,以及在智能化基础之上,这些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其商业模式可能是垂直整合的,既有2B的成分,也有2C的成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行业的改造主要集中在信息、零售、旅游、酒店、本地生活服务与金融等个人信息驱动的行业,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经济不但包括人的信息,还包括物的信息,比如无人驾驶就集合了人和物的信息,带来了很多创新机会。

智能经济的这三个层次会互相影响。智能交互层次的创新会给基础设施层次贡献通用的能力,比如搜索引擎本身是一种消费端的应用,但它也是人工智能的第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它背后依托的就是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同时,智能交互层次还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又是人工智能的生产资料。类似无人驾驶这样的产业智能化,也会产生大量可以用于其他行业的通用技术,这些技术最终会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所有行业。

除了生产力的重构,智能经济还在重构生产关系。如果说互联网对经济的改变主要在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匹配效率上,那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带来的改变不仅是这些环节效率的大幅提升,还有组织模式的重大变化。它将使人类向解放自己的双手甚至是部分脑力迈出巨大一步,这将改变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而这些又会反过来形塑经济形态并成为新的竞争力来源。

人工智能正渗透到各个不同的行业,无论是零售、交通、医疗、教育还是制造业,都在快速地实现智能化,并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人工智能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会经历三个阶段,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什么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呢?比如,在三五年前,我们就看到火锅店用机器人提供服务,有的面馆用机器来做刀削面。又如,最近两年一些银行引入人形机器人作为大堂经理,在人们排队的时候给大家讲笑话,这些机器代替人的尝试其实跟人工智能没有关系。认为“人工智能就应该长得像人”其实是一种误解,这不是真正的新业态,山是山,水是水,技术是技术,产业是产业,没有真正地融合起来。

如果企业仅仅将人工智能看成移动互联网的一次改良式创新,那么就无法清零自己,不能对这一机会的颠覆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就无法针对新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可能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这样一来,过去就将成为阻碍你通往更广阔未来的瓶颈。

现在人工智能开始进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状态。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不是看上去像人,而是像人一样思考,这需要对企业的业务逻辑有深入思考。

比如,2019年7月,百度和浦发银行联合推出了金融领域的首个“数字人”员工,借助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技术,数字人能够自我更新金融知识,深刻理解客户需求,能够为普通客户提供VIP式的一对一服务。这项技术未来可以应用于任何行业和企业,它们可以应用这项技术定制自己的“数字人”,实现一“人”服务千万人。

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仅仅听一个人说20句话,就能合成这个人的声音;根据一个人20岁时的照片就可以知道他40岁长什么样,60岁长什么样,80岁长什么样。基本上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其思维方式都可以用机器计算出来。所以,我们今天的人将来把这些思想存储下来,就可以跟几百年之后的人进行沟通对话。

下一步的人工智能将会上升到更高一层的境界,那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人工智能渗透到越来越多的产业,打通越来越多的行业时,技术就会化有形为无形,回归到产业的本质:智能交通的本质还是交通,AI教育的本质还是教育,技术不过是让这些产业变得更加高效而已。这也是产业智能化的生命力,源于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让技术提升品质之心,让AI复活工匠之魂,做出更好的产品,提供更佳的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

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保持着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的地位,名义增长20.9%,占GDP比重为34.8%。麦肯锡按照数字化程度把产业分为五个集群: 麦肯锡,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

(1)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媒体、金融和保险。

(2)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娱乐休闲、零售贸易。

(3)政府相关行业:公用事业、医疗保健、政府政务、教育。

(4)资本密集型行业:高端制造、油气、基础产品制造、化工和制药。

(5)本地化和碎片化行业:农业与狩猎、个人与本地服务、酒店服务、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