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从人离开娘胎,来到世间那一刻起,就有了生肖(农历生年),和数字(生之年、月、日、时辰)产生了关联。
怎么会想到要编写这两本关于生肖、数字的书呢?可以说完全是偶然。父辈与我这一辈的兄弟都是三四个,每年清明前后,大家都要一起祭祀扫墓。以前工作时,均是兄弟各家前往,时间不一。自从国家有了法定清明节假日后,就有了各家一齐前往,统一时间进行扫墓的机会,同时由我们兄弟按从大而小轮流主办。清明假期有三天,但因旧俗需要择日子,选定后再通知大家,所以我买了一本有择日内容的历书。2015年的清明由我主办择日,我在翻阅历书时,偶见书中有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觉得颇为神奇,十分有趣,于是便想编写一本有关生肖文化的书。因为生肖人皆有之,人们对自己的生肖,有什么样的传说、什么样的神话故事、什么文化内涵等,总会产生兴趣的。而且要知道某某人的生肖(属相),也有办法。只要是公元后出生的,用出生年份数除以12,将所得余数对照下表就能知道,整除的余数视为0。
我原是中学语文老师,教学中常会遇上带数字的一些简称,如二王、三曹、四书、五帝、六君子、七焚、八大家等。我比较喜欢将有些教学内容或课文知识点节缩成数字,这样用数字短语来表示,方便记忆。我还曾想把这些带数字的内容分类收集,期待有朝一日能编成书,所以退休后,我就自订报刊,在阅读中时时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并摘写下来。1999年2月16日的《中国剪报》上有一篇子威的《神秘的数字文化》,我看了之后就把它摘录下来,但当时尚无编写《中国汉字中的数字文化》之念。2012年12月,我出院回家后休养,有次在翻阅旧报时,忽然想起人之初,本无数字,后来出现了物物交换,需要计数,才逐渐产生了用屈指、柴梗、石子、刻石、结绳等来计数的方法。我想到数字越来越丰富的内蕴,勾起了把枯燥乏味的单个数字变成意趣横生的数字,让人们了解每个数字的文化内涵并正确运用的想法。因此,决定要编写《中国汉字中的数字文化》与《中国神秘的生肖文化》。
生肖与数字,源远流长,涉及字的源头、发展、传说故事、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怎么写好呢?我考虑再三,定下框架,首先是标题。生肖,以“x年说‘x’趣”为题;数字,以“漫说数字‘x'”为题。其次是开头与结尾。生肖,以联语开头,联语结尾,以承前启后。如“狗年说‘狗’趣”一章,开头:“金鸡飞走,黄狗跑来。今年戊戌年,狗年‘狗’趣多,狗的文化含义很丰富。”结尾:“犬过千秋留胜迹,肥猪万户示丰年。”数字,大多是直接从该数字的来源说起,也有以俗语开头,如“漫说数字‘一’”一章,开头:“俗话说:‘砻糠搓绳起头难。'”因起头有“一”之意。还有以故事开头,如“漫说数字‘九’”和“漫说数字‘六’”二章。结尾,一般是总括性的,仅一两句话;也有警示性的,如“漫说数字‘十’”:“人生之路漫悠悠,十字路口当心走。选定方向迈大步,脚踏实地不滑头。”
生肖,也称属相,由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十二种动物构成。《中国神秘的生肖文化》的内容包括:生肖对应的二十四个汉字的起源,生肖动物的驯养史、动物的特性,属相的传说故事,相关的地名景点、风俗习惯,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词、对联、谜语、书画、邮票等,相关的谚语、成语、俗语、歇后语,相关的专有名词的来历,等等。所以《中国神秘的生肖文化》的开篇就是《关于十二生肖》,文章以问答式,谈了十个方面:十二生肖的起源,动物怎么来,何时出现,排序,外国生肖,猴年马月,对应月份,生肖传说,童年所见,生肖歌谣。
数字是用来记数的符号。中国的汉字数是世界三大数字之一。《中国汉字中的数字文化》共写十四个数字: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内容包括每个数字的源头与来历,十个大写的数字,阿拉伯数字,由数字带出的相关的历史事件、地名景点、谚语、成语、歇后语,节缩成带数的史事、人物、专有名词,相关的含数字故事,数字中草药,对一些数字的喜忌,文学作品中的数字诗歌、对联、谜语,还有数字姓氏等。因此,在开篇《数字之趣》中,我介绍了数字的发展简史,介绍了三则数字故事,如汉朝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相如为官五年,只给文君写过一信,只十三个数字,欲弃文君。文君心知肚明,以这十三个数回信,挽救了其爱情。又如海南儋县塾师周南屏,要求伍炳离做一首严格规整的嵌数七律《闺怨》,才肯解囊相助,结果伍写的诗让周南屏叫绝。若要计算,就用阿拉伯数字,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东西。如“漫说数字‘一’”一章讲到有6个算式:1+1=1,2+1=1,3+4=1,4+9=1,5+7=1,6+18=1。初看觉得不可思议,但给每个数字后加上适当单位名称,算式就成立了。那加什么单位呢?原来分别是加了里与公里,月与季,天与周(星期),点(时),月与年,小时与天这些单位。又如在“漫说数字‘九’”一章中提到,1至9九个数相加得45,4+5=9。若用9乘以任何自然数,再将结果各位数相加,所得答案也是9。(这些内容多来自《少年文摘报》)。
编写这两本书,困难重重。一是底子薄,二是资料收集,三是文字,四是配图,五是成文。底子薄是因为我还算不上是合格的大专毕业生。我在1958年读大专,1960年开始教书,正逢特殊时期,真正的学习时间很短。“文字”,一是说起文字的来源就离不开指甲骨文、金文、篆体,可小女在打字时,电脑无法显示出来,只有放弃图形,而用文字来说明、描述。二是指电脑打字,我写好文稿后,请小女在工作之余输进我的电脑,我再修改。可我只会用拼音打字,戴着老花眼镜看屏幕,一会儿拿下眼镜一会儿要按键,速度似蜗牛爬行,十分麻烦,只好停下。至于配图,我想着图文并茂多好,可我自己不会作画,因此请了出版社代我联系画师,创作插画。
说到资料收集,幸好我有两个基础。一是好学,在我三十八年的教书生涯中,我自知基础不实,就经常买教学资料和书籍,努力学习,边教边学,边学边教,总结积累,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这些年来,无论是教高中、初中,还是教小学,都如此,我爱将课文内容用数字概括,简缩成几个问题,如《赤壁之战》中的十个“三”,所以积累了不少带数字的内容。二是退休前后买了许多书,如《说文解字》《中华成语大字典》《骐骥跃甲午》《中国经典神话寓言大全集》《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十万个为什么》《对联·对联故事》《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正坤编的《谚语》《歇后语》,孙实明的《汉字原来这么有趣》,梁诗正的《趣说字词句大全集》,以及订阅了一些报刊,如《益寿文摘》《中国剪报》,我就在书报上寻觅积累资料。此外,也会收看一些电视节目。如书中提及的闽桂一带少数民族建蛇王庙祭蛇神,夏秋举行“赛蛇神”活动,就是在电视节目《远方的家》之《北纬30°·中国行》中得到的信息。但因范围广,内容多,常常带来选择的困难。我就先把必要的内容摘录在草稿上,如传说、故事,内容较长的就修改、压缩后再用。谚语、歇后语就在原书上挑几条。许多生肖成语是动物“结亲”,如寅吃卯粮、猴年马月、虎头蛇尾等,有的就设专条说明。成语则多寡不一,多的以百计,少的只有几个,如关于“马”的成语有一百一十个,关于“一”的成语约五百个,我就先列条目,简注含义,或选择常见的,或予以归类,如“一”就归为十个类别再列举。与数字相关的中草药知识,也是先列条目,再分特性、作用、别名等来介绍。有些资料,当时可能未及时记录作者、出处和时间,所以时间一长,无法一一查证,若有引用不全或引用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指正,欢迎与我一起探讨。
“成文”是指把需要用的材料组织成篇。《中国神秘的生肖文化》诸篇即将写完时,我整理了往年的《中国剪报》,又发现2009年初刊有李土生先生的《十二生肖的生命密码》,觉得内容很好,就在我的文中做了补充,在此向李土生先生深表感谢!《中国汉字中的数字文化》受子威先生影响较大,借此向先生深表感谢!
由于笔者写作水平不高,难免存在差错或说法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指正。
杨鸣园
于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