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对于一般消费者,通过日积月累可以逐渐了解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商品的特性、保养方法等知识,不学习商品学课程也可以较好地生活。
如果读者将来在采购、物流、零售等行业中就职,需要接触成千上万种商品,这些商品可能很多是我们认识的,但不可能都是我们熟悉的,工作岗位上也不允许我们“慢慢”“逐一”熟悉,因此,需要提前储备一些商品基础知识,解决商品采购、商品储运物流、商品营销的技术管理思路问题。商品变质、损坏,在家中常常直接被丢弃,但工作中多数情况下不允许这样简单处理,必须在充分了解商品分类、质量、养护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做好商品的专业防护工作,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一、商品学与商品养护学简介
“商品学”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它有两个主线:一是商品分类,二是商品质量。主要研究内容有商品、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检验、商品标准、商品包装,其中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商品养护学”课程是“商品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商品使用价值在储存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商品科学养护的理论和技术措施。它有两个主线:一是商品的储运归类与分类,二是合理损耗定额基础上的商品质量安全储存措施。主要研究内容有商品的自然属性及其变化规律、商品的仓储分类、商品安全储存措施(气象环境控制措施、生物环境控制措施、物流设备设施环境控制措施、物流工序作业控制措施、仓库环境控制措施等)、商品检验、商品标准、商品包装,其中商品的安全储存措施是“商品养护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书侧重商品基础知识和养护实用技能,包含了商品学基础知识和商品养护学基础知识。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掌握商品流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这里总结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简介
学习本课程可以以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为中心,从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养护三个方向入手。其中,商品分类与商品质量是商品经营管理的必备知识;商品养护是以商品分类和商品质量为基础,是储运物流的必备知识。
1. 商品分类
商品合理分类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围绕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顾客需求分析,进行市场细分,进而实现商品品类划分是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围绕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在储存过程中因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质变现象进行分类是维护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简单来说,商品分类是商品适销对路的基础,是商品储运养护的基础。
对于商品分类的知识,可以按照图0.1的思路来学习。
图0.1 商品分类学习思路
2. 商品质量
商品质量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尺度,是商品课程研究的中心内容。商品质量高低的尺度,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供不应求时,人们对商品的要求是能用、用得住,适用性和使用寿命是商品质量好的标准;供大于求时,人们对商品的要求是能用、用得住、用得安全、用得舒心、用着漂亮、用着有地位等,商品质量好的标准趋于多样化。商品质量好的标准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的体验成为评价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商品质量得到消费者认可,商品使用价值才能实现。简单来说,商品质量是商品能够销售出去的关键,商品质量不劣变是商品养护的中心任务。
对于商品质量的知识,可以参照图0.2的思路学习。
图0.2 商品质量学习思路
3. 商品养护
商品养护知识是维护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依据。商品使用价值的变化规律是商品养护的研究内容。商品使用价值的变化规律以商品的自然属性为基础,商品的自然属性取决于商品的成分、体型结构、性能,决定着商品具有不同的储藏特性:怕干、怕湿、怕光、怕力、怕热、怕冻、怕微生物等。
商品养护讲究的是“防护为主,防治结合”,“防护”的是商品使用价值降低的影响因素,如时间、光、风、空气、水、温湿度、机械力、微生物、昆虫、小动物等外部环境。
怕热、怕冷的商品要注意温度与商品养护的关系;怕干、怕湿、易锈的商品要注意湿度与商品养护的关系;易碎的商品要注意机械力与商品养护的关系;易老化的商品要注意光、氧、热等外部条件与商品养护的关系;易霉腐的商品要注意微生物与商品养护的关系;易虫蛀的商品要注意仓虫与商品养护的关系;世界上任何商品都有它的寿命,要关注时间与商品养护的关系。
对于商品养护的知识,可以参照图0.3的思路学习。
图0.3 商品养护学习思路
三、对学习本课程的建议
学习本课程,编者有以下几个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商品种类千千万万,本书或课程不可能涉及所有的商品,建议读者重视基础性、规律性知识的学习,以求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2)勤于实践。基础知识如果不通过实践加以巩固,很容易被遗忘,推荐读者通过课程实训、课外实践、网络查询多实践、多做扩展学习,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3)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补充学习。本课程给出了一些文章、图片、视频、网站(或网站栏目)的网络地址及其二维码,读者扫描二维码后可直接阅读学习,建议读者勤加利用,以提高学习效果。互联网搜索远非其他媒体可比拟,遇到相关问题时,读者可先通过互联网查找解决办法。读者宜注意,网络资源因缺少审核,差错较多,因此我们要仔细辨别,不可作为权威意见直接采纳。
(4)可关注配套学习资料包。为弥补书本篇幅和纸质书表现力的欠缺,编者提供了一些电子化的学习资料,主要有网络链接、商品视频等,可作为读者学习的补充资料。
(5)对于结构和成分复杂的商品,在工作中要注意查阅生产厂家配备的“商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