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商品编码
商品编码是赋予某种商品以某种代表符号或代码的过程。代表符号或代码就是商品代码,这些代表符号或代码有一定规则,一般由字母、数字和特殊标记组成。
商品编码与商品分类密切相关,分类在前,编码在后。商品科学分类是商品合理编码的前提,商品编码是进行商品科学分类的一种重要手段。实践中也称商品编码为商品分类编码。
商品编码可以使繁多的商品条理化、系统化、有序化,容易识别,便于记忆,便于统计和管理等业务工作;有利于商品分类体系的通用化、标准化,便于信息网络技术对商品的科学管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商品编码原则
为实现商品编码的标准化,必须建立统一的商品分类编码系统,在进行商品分类编码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唯一性原则。在同一个商品编码集中,每一个商品代码只能代表一个单品,即每一个编码商品只能有唯一的代码。
(2)稳定性原则。商品代码确定后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不能经常或轻易变更,以保证商品分类编码系统的稳定性。
(3)层次性原则。商品编码要层次清楚,能够清晰反映商品分类关系、分类体系及目录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
(4)可扩充性原则。编码时要留足备用代码,当需要增加商品新类目或删减旧类目时,不需要破坏编码结构再重新编码。
(5)合理性原则。商品编码结构应与商品科学分类体系和商业经营实际需要相适应。
(6)简明性原则。商品编码应简明、易记、易校验,尽可能减少代码长度,这样既便于手工操作,减少差错率,又便于计算机处理。
(7)统一性和协调性原则。商品编码要同国家商品分类编码标准相一致,与国际通用商品分类编码制度相协调,便于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
为了加强商品的信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企业为商品编制商品分类代码。商品条码、零售商品代码与条码、非零售商品代码与条码、物流单元代码与条码、位置代码与条码、店内条码等属于商品标识代码,编码时必须遵守唯一性、稳定性、无含义性原则。
阅读案例
商品条码乱了 海淘订单没了
据2014年9月17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南都记者 王海艳;实习生 杨恩捷)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苏宁、亚马逊、聚美优品等相继推出或即将推出海淘业务。不过,海淘市场迅速升温的同时,订货服务无法得到百分百保证、送货周期较长等问题也让消费者头疼不已。有调查发现,前端消费者“订单取消”的主要诱因是后端的零供两方的商品信息数据不一致,形成“商品信息流断裂”。
[假象]无货出仓
网友“两只笨猪的窝”按网上的海淘攻略帖依葫芦画瓢在kidsroom下单,买了个安全座椅,信用卡款也扣了。满心期待地等了10天后,收到邮件说“没有货”了,订单取消!
[根源]共用条码
上述的情况是因为两款商品采用同一条码进行线上销售,A款线下后端无货,因B款有货,线上前端也会显示A款有货,当消费者下单购买后,配货时发现A款无货,导致一段时间后消费者才能收到“订单取消”。
[拓展]条码使用不当现象
不同单品采用相同条码:大部分新零售电商平台的产品信息项有“款色码”,但是供应商的条码是按单一的sku来管理,无论红色、白色,都属于一个sku,因此也会出现前端有货、后端无货,或是“货不对码”的情况。
不同品种商品的条码错用:网友“风一样的飘飘”在一家品牌糕饼连锁店购买了三块月饼,是独立包装的莲蓉蛋黄味月饼。包装上贴有商品条码,他用手机条码识别软件一扫,商品显示竟然是“女佣装”。
商品条码的不唯一最终造成零供两方的商品数据不一致,给行业带来的损失显著:英国预计在未来5年将有近10亿美元的销售损失是与数据一致性程度低造成的;而澳大利亚将有超过9亿美元的销售和利润损失与数据不一致有关。中国的情况更为复杂。国内储运包装商品使用国际标准化的编码,也就是“箱码”的普及率仅占30%左右,绝大部分企业采用自编的内部编码,使得供应链各参与方信息系统相互割裂,成为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南都网本报道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D/html/2014-09/17/content_3314168.htm?div=1
二、商品代码种类与编码方法
根据商品编码所用的符号类型划分,商品代码可分为数字型代码、字母型代码、数字-字母混合型代码和条形码四种。这里简述商品代码的编制方法和商品代码中的条形码。
(一)商品代码的编制方法
商品代码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考虑的因素有企业的发展空间、企业现有发展、人的思维习惯、经济效益因素等,但其基本的编制方法主要是以下四种。
1. 顺序编码法
顺序编码法是按照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依次给予顺序数字代码的编码方法。其优点是使用方便,易于管理,但代码本身没给出任何有关编码对象的其他信息。通常为了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多采用等长码,即每个代码标志的数列长度(位数)完全一致。顺序编码法简单,通常用于容量不大的编码对象集合体。编码时,可以留有“空号”(储备码),以便随时增加类目,参见表1.9。
表1.9 顺序编码法示例
2. 层次编码法
层次编码法是按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层级顺序,依次赋予对应的数字代码的编码方法,即代码的层次与分类层级相一致。这种编码方法常应用于线分类(层级分类)体系。由于分类对象是按层级归类的,所以在给类目赋予代码时,编码也是按层级依次进行,分成若干个层次,使每个分类的类目按分类层级,一一赋予的代码。从左至右的代码,第一位(或第一位、第二位……)代表第一层级(大类)类目,第二位代表第二层级(中类)类目,以此类推。这样,代码的结构就反映了分类层级的逻辑关系,参见表1.10。
表1.10 层次编码法示例
层次编码法的优点是:代码较简单,逻辑性较强,系统性强,信息容量大,能明确地反映出分类编码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及其隶属关系,容易查找所需类目,便于机器汇总数据,便于管理和统计。缺点是:结构弹性较差,为延长其使用寿命,往往要用延长代码长度的办法,预先留出相当数量的备用号,从而出现代码的冗余。
3. 平行编码法
平行编码法,也称特征组合编码法,是将编码对象按其属性或特征分为若干个面,每一个面内的编码对象按其规律分别确定一定位数的数字代码,面与面之间的代码没有层次关系和隶属关系,最后根据需要选用各个面中的代码,并按预先确定的面的排列顺序组合成复合代码的一种编码方法,参见表1.11。
表1.11 平行编码法示例
平行编码法多用于面分类体系,其优点是编码结构有较好的弹性,可以比较简单地增加分类编码面的数目,必要时还可更换个别的面。但这种编码的缺点是代码过长,冗余度大,代码容量利用率低,因为并非所有可组配的复合代码都有实际意义。
4. 混合编码法
混合编码法是层次编码法和平行编码法的合成,代码的层次与类目的等级不完全相适应。在编码实践中,当把分类对象的各种属性或特征分列出来后,其某些属性或特征用层次编码法表示,其余的属性或特征则用平行编码法表示。这种编码方法吸取了两者的优点,效果往往较理想。
(二)条形码
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组合及其对应的供人识别字符组成的标识,用于表示一定的信息。条形码符号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条形码符号结构释义
商品条形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标识代码的条形码。
1. 零售商品条形码
在我国,零售商品标识代码采用GTIN-13、GTIN-8、GTIN-12三种代码结构,其中GTIN-13是最常用的商品标识代码结构,用EAN-13条形码表示。在北美和加拿大等地,使用GTIN-12商品代码结构,用UPC-A条形码表示。当出现包装印刷面积不足等特殊情况时,采用GTIN-8商品代码结构,用EAN-8、UPC-E条形码表示。
看板
有些零散商品,如鲜肉、水果、蔬菜、熟食品等,需要现场称重、计价、交易销售。这些商品的编码任务一般由零售商完成。零售商进货、储藏、分拣、包装,用专用设备对商品称重并自动编码和制成条形码,然后将条形码粘贴或悬挂在商品包装上。零售商编代码,只能用于商店内部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因此称为店内码。我国采用的店内码是EAN推荐的EAN-13(标准版)店内码。
2. 非零售商品条形码
非零售商品是指不通过销售终端(POS)扫描结算的用于配送、仓储或批发等操作的商品,例如,一个装有50条香烟的纸箱或者一个装有20箱香烟的托盘都可以作为一个非零售商品进行批发、配送。
在我国,主要采用GTIN-14、GTIN-13代码结构。GTIN-14商品标识代码结构用ITF-14条形码表示,GTIN-13用EAN-13表示。
网络实践
绝大多数商品的包装上,都会看到可以扫描价格的条形码。通过链接或二维码登录以下网站,查看其商品条形码的相关知识,总结出销售包装上的两种条形码,并说出其符号结构和代码结构;总结出物流包装上的两种条形码,并说出其符号结构。
http://www.ancc.org.cn/Knowledge/goodsGln.aspx?rPage=1
http://www.ancc.org.cn/Knowledge/BarcodeArticle.aspx?codeId=1&id=161
http://www.ancc.org.cn/Knowledge/BarcodeArticle.aspx?codeId=1&id=155
3. 物流商品条形码
在商品从生产厂家到运输、交换的整个物流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物流条形码来实现数据共享,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
物流条形码是货运单元的唯一标识[2]。
物流条形码的码制是指条形码符号的类型,每种类型的条形码符号都是由符合特定编码规则的条和空组合而成,都有固定的编码容量和条形码字符集。国际上常见的物流条形码主要有EAN-13条形码、交叉二五条形码、128条形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