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诗词 九日闲居并序
[晋]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①,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②。
日月依辰至③,举俗爱其名④。
露凄暄风息⑤,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⑥,菊解制颓龄⑦。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垒虚⑧,寒华徒自荣⑨;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⑩。
栖迟固多娱⑪,淹留岂无成⑫。
【注释】
①九华:九日之华,重九之华,即菊花。
②“世短”两句:“世短”指人生在世的时间短。“久生”即“长生”。《古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③依辰至:依照季节到来。
④爱其名:喜欢“重九”这个名字。曹丕《与钟繇书》云:“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
⑤暄风:暖风。
⑥祛:除。
⑦制:禁止。颓龄:衰年。这是说,服菊花可以禁止衰老。晋傅统妻《菊花颂》:“爰采爰拾,投之醇酒。服之延年,佩之黄耆。”
⑧爵:酒器。尘爵,指酒杯长久不用而蒙有灰尘。垒:大酒尊,大酒壶。说虚杯生尘是酒壶的耻辱。《诗经·小雅·寥义》:“瓶之罄矣,唯垒之耻。”
⑨寒华:指菊花。“华”同“花”。
⑩缅焉:深思遐想貌。
⑪栖迟:隐居休息。
⑫淹留:长期隐退。《楚辞·九辩》:“蹇淹留而无成。”此反其义而用之。
【今译】
人生苦短而烦恼不少,
因此谁都想长生不老。
重阳节按时准点到来,
老百姓都喜欢这名称。
露水凄清而暖风已止,
秋高气爽又天象清明。
飞去的燕子已无踪影,
北来的大雁还有余声。
酒能祛除心中的烦恼,
菊花能令人制止衰老。
为何我这隐居的贫士,
只能让重阳佳节空过!
酒器空空已积满灰尘,
秋菊在篱边空自开放。
整敛衣襟,独自闲吟,
思绪辽远,感慨遥深。
游息山林固然多欢乐,
留滞人世会一事无成?
【鉴赏】
重阳节自古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说可以延年益寿。《西京杂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据《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归隐后闲居家中,某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宅边的菊花正开,然因家贫无酒,遂在菊花丛中坐了很久。正在惆怅感伤之际,忽然做江州刺史的王弘派人送来了酒。陶渊明也不推辞,开怀畅饮,表现了他不受拘束,纯任自然的天性。这首诗根据其小序中所说的情形来看,和传中所叙之事略同。
“世短意常多”四句,以议论领起,解释了重九之名,并提出感叹人生的主题。意谓人生在世,不过如白驹过隙,正由于其为极短暂的一瞬,故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忧顾虑,也导致了人们企慕长寿永生的祈求。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按着时序的推移又来到了,人们之所以喜爱这个以“九”命名的节日,因为“九”与“久”谐音,所以对它的喜爱正体现了对长生的渴求。这里“举俗爱其名”与小序中的“爱重九之名”一致。
“露凄暄风息”至“寒华徒自荣”十句写景抒情,感叹自己有菊无酒,空负良辰美景。这里描写了一幅天朗气清的深秋景象,与诗人自己贫寒潦倒的处境形成鲜明对照,自然景象的美好反衬出诗人心绪的寥落。
结尾四句不仅感叹人生的短暂,而且对人生的价值重新作了审视,诗中关于“深情”的内容并没有加以明确说明,只是隐隐约约地点出作者悲从中来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无酒可饮。因而历来解此诗者就以为陶渊明在此中暗寓了他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借此表示了对前朝的留恋,并有志于恢复王室之事。
此诗将写景、抒情与说理融合在一起,体现了陶诗自然流转的特点,其中某些句子凝炼而新异,如“世短意常多”、“日月依辰至”及“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等虽为叙述语,然遒劲新巧,词简意丰,同时无雕饰斧凿之痕,这正是陶诗语言令人难以企及之处。
诗词故事 重阳节白衣送酒
说起饮菊花酒,这缘自陶渊明的故事。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说:“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说的是江州刺史王弘派白衣仆人在重阳节给在篱边赏菊的陶渊明送酒事。这件事就是“白衣送酒”典故的由来。
古代诗人写到重阳节常用到此典故,如唐代王绩《九月九日》“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战事正频繁,无人送酒来”,皇甫冉《重阳日酬李观》“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南宋文天祥《发彭城》“白衣送酒来,把菊卧东篱”,元代卢挚《沉醉东风·重九》“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