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全四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又有三尸神在人的身上,每到庚申日,就会前往天庭,据实报告人们的罪过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又有三尸神在人的身上,每到庚申日,就会前往天庭,据实报告人们的罪过)

此一节,言人之一心,几微[1]萌动,皆有鬼神鉴察也。上尸青姑,名彭踞,居人首,令人多思欲,眼昏发落。中尸白姑,名彭踬[2],居人肠,令人嗜食多忘,好作恶事。下尸血姑,名彭蹻[3],居人足,令人耽色[4]喜杀,肢脏扰动。三尸利人速死,即出作鬼,享受血食。故于庚申日,乘人睡寐,与身中七魄[5],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所谓心口意语,鬼闻人声者,三尸其最也。

今人不知检身克己,清心寡欲,而徒恃道家守庚去申[6]之法,为断绝三尸入告之路,适足以自欺耳。抑知念虑苟端,鬼神自当退避,三尸亦何足患哉?

程子宵诗曰:“不守庚申更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帝天已自知行止,任尔三彭说是非。”

这一节说明人的这颗心,只要有一点点动念,就有鬼神在鉴察。所谓三尸神是什么呢?上尸神青姑,名叫彭踞,住在人的头部,使人多思欲,眼睛昏花,头发脱落。中尸神白姑,名叫彭踬,住在人的胃肠,使人喜好饮食而健忘,又喜欢干坏事。下尸神血姑,名叫彭蹻,住在人的足部,使人沉迷女色又喜欢杀生,使肢体脏腑不得安宁。三尸神希望人快点死亡,他们好出去做鬼,享受血腥的食物。所以到了庚申日,趁人熟睡时,与身中的七魄一起上往天庭,诉说人的罪过。人们的心口意,在所有鬼神中,三尸神知道得最清楚。

现在的人不知反省身心约束自己,使自己保持清心寡欲,只是徒劳地依靠道家“守庚去申”的方法,以断绝三尸神上天告状的这条路,那只是在自我欺骗罢了。要知道如果念头思虑端正,鬼神遇到你自然就退避,三尸神哪里还值得畏惧呢?

宋朝程颐所做的《霄》诗说:“不守庚申更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天帝已自知行止,任你三彭说是非。”

三尸者,即人身中之魂魄也。人有三魂:一曰爽灵,二曰胎光,三曰幽精。常人呼念其名,则魂安身宁。又《道德经》注云:魂者,气之神,有清有浊。口鼻之所以呼吸者,呼为阳伸,吸为阴屈也。魄者,精之神,有虚有实。耳目之所以视听者,视为阳明,听为阴灵也。阳神日魂,阴神月魄,故至人以魂运魄,众人以魄摄魂。魂昼寓目,魄夜藏肝。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听而精在肾,舌不动而神在心,鼻一嗅而魄在肺。四者无漏,则精水神火,魂木魄金,皆聚于意土之中,谓之和合四家。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四大不动,使金木水火土,俱会于中宫,谓之攒簇[7]五行。盖因魄有精,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五者运行不已,所以我之伪心,流转造化[8],几亿万岁,未有穷极。是以圣人,于万物之来,不对之以心,而对之以性。性者,心未萌也。无心则无意,无意则无魂,庶[9]不受生死,轮回息矣!

栖岩[10]许真人[11]曰:“常行内观,遣去三尸,驱除六贼,纳气于丹田,定心于觉海。心定则神宁气住,精气神合,三家相行,结成圣胎[12]。”

《清净经》[13]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14]不生,三毒消灭。”

至于佛经,则曰:“以智慧剑,破烦恼贼;以智慧刀,裂烦恼网;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谛观四大本空,烦恼何处着脚?转三毒为三解脱[15],回烦恼为菩提[16],如此,则三业清净,万德周圆,有何过恶之可言耶?”

三尸就是指人身中的三魂七魄。人有三魂,一叫爽灵,二叫胎光,三叫幽精。平常人呼叫它们名号,会使灵魂安定身体宁静。《道德经》的注释说:所谓魂,就是气的元神,其中有清有浊。我们口鼻呼吸的原理是什么呢?呼为阳气伸张,吸为阴气屈缩。所谓魄,就是精的元神,其中有虚有实。而耳目之所以能看能听,是因有阳明的作用而能看,有阴灵的作用而能听。阳神就是日魂,阴神就是月魄,所以圣人是以日魂来运转月魄,但一般众人则以月魄来控制日魂。而三魂白天寄居在眼睛,七魄晚上潜藏在肝脏。所以眼睛不看东西时,魂藏肝脏而不散;耳朵不听声音时,精守于肾而不失;舌头不动的时候,神聚于心而不乱;鼻子不闻味道时,魄敛于肺而不散。这四者只要不往外流露,那么在五行中属水的精、属火的神、属木的魂、属金的魄,都会聚合到中间的土,这种修行方法叫作和合四家。含藏眼光而不露,凝聚耳神而不散,调和鼻息而不急,封闭舌气而不失,使金木水火土五气,都能汇聚在中宫,这叫作集合五行。就一般人来说,大凡是由魄而生精,由精而生魂,由魂而生神,由神而生意,由意而生魄,五者一直运行不息。因此就产生了虚妄之心,轮回不息,创造化育,经过了几亿万年,至今还没完没了。所以圣人对外来万物,都不起心动念,而只以不动的本性来面对。所谓性,就是心还未动时的状态。不动心就不会产生意念,无意念就不会有魂,如此或许就可不受生死限制,轮回就停止了!

栖息于山岩的许真人说:“要常向内返观本性,随时去除三尸对本性的破坏,驱除六贼对本性的危害,藏气于丹田之中,定心于觉海之内。只要心能定,精神就安宁,气息就沉稳,而精气神合成一体,三者相互运行,自能结成圣胎。”

《清静经》说:“人身中的元神喜欢清净,但妄念却常扰动它。人心喜欢安静,但欲望却常牵引它。如人常能除欲望,内心就自然能安静。能将杂乱的心澄清,精神就自然能清净。如此则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佛经上说:“要以智慧剑,破除烦恼贼;要以智慧刀,割裂烦恼网;要以智慧火,烧尽烦恼薪。更仔细观照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色身,本来就是空无,所以烦恼根本就没立足的地方。要转化贪嗔痴三毒成为三解脱门,将烦恼变成菩提。这样,身口意三业就会清净,万德就能圆满,哪里还会有罪过恶行可说呢?”

【注释】

[1]几微:些微,一点点。

[2]踬(zhì):被东西绊倒。

[3]蹻(qiāo):同“跷”。抬脚;又意为鞋子。

[4]耽色:沉迷女色。

[5]七魄: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签》卷五四。为人身中的浊鬼,每于朔望(初一)、月晦(月底)之夕,在人身中流荡游走,招邪致恶。

[6]守庚去申:亦称“守庚申”“守三尸”“斩三尸”,指于庚申日通宵静坐不眠,以消灭“三尸”。起源于道教避三尸之说。道教说人身皆有三尸虫(又称三彭、三虫),能记人过失,每逢庚申日,乘人睡时将人之过恶禀奏上帝。故此日之夜晚应不睡以守候之,此即守庚申的由来。

[7]攒(cuán)簇(cù):集在一处。

[8]造化:创造化育。

[9]庶: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

[10]栖(qī)岩:栖息于山岩,指隐居山林。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南朝·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托身青云上,栖岩挹飞泉。”

[11]真人:道家、道教称修真得道(成仙)的人,常用作称号。真人一词最早出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当时是形容修道养生的人。

[12]圣胎:道教金丹的别名。内丹家以母体结胎比喻凝聚精、气、神三者所炼成之丹,故名。如:唐·吕岩《七言》之六:“药返便为真道士,丹还本是圣胎仙。”还指圣人之胎:《佛本行集经·树下诞圣品上》:“如我所知,我女摩耶王大夫人怀藏圣胎,威德既大,若彼产出,我女命短,不久必终。”再指菩萨修行阶位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因其以自种为因,善友为缘,听闻正法,修习长养,至于初地而见道,生于佛家,故称圣胎。

[13]《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作者不详。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转传,为葛玄所得,笔录而传之于世。

[14]六欲:指眼、耳、鼻、舌、身等五官及意(心法)所产生之欲望。指凡夫对异性所具有之六种欲望,即: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

[15]三解脱:即三解脱门。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着于空;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

[16]菩提:指开悟的智慧。梵语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动词转化而来的名词,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