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助于孩子成功的品质特征
安全感——幸福人生的钥匙
大部分研究心理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人强大的心理免疫能力来自内在的安全感,良好的安全感是发展完整人格的基础。比如,一个安全感充足的人,往往表现出人格状态平稳、性情温和、自信乐观,而从容、自信、乐观也是一个人快乐生活的源泉;相反,安全感不足的人,由于内心不自信,对周围的人和事常常充满戒备,不能正确评估自身的价值,一生好像都在寻求外在的认同,因而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也无法完整地发展自身能力。孩子有着对世界的好奇和不确定,往往比成人更需要安全感,如果在一个不和谐的、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就会形成很多负面性格,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
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幸福,而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人能够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往往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就形成了。如果一个孩子内心安全感十足,养成了快乐的心态,看问题就会更加积极美好,从而也容易得到幸福。反之,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也是看问题比较悲观消极的人,既使发生了同样一件事,在乐观者的眼里能看到积极的一面,而在悲观者的眼里看到的就是消极的一面。
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缺乏安全感的人经常感到孤独、被遗忘、被抛弃,对他人抱有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敌视的态度,有悲观倾向,反反复复地反省自己、过分自责、过分敏感。这些特征让缺乏安全感的人在生活中感到太多的不确定或者无法控制,他们的内心陷入不安之中,甚至他们的想法产生偏差,并对此感到困扰,最终促使他们去做些不该做的事情来减轻不安全感。
而幸福的人,往往是内心安全感充足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具备很高的感知力,能够对幸福有充分的感知。
有安全感的人,能够感受到自己被人接受、被人喜欢,能够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对事产生信任。而且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以后,也会调动内心积极的一面,会对事不对人,不会倾向自我,能够接纳和宽容别人。这样的人重视合作,富有善意,并且富有同情心。他要关心的不仅是自己个人,还会关心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国家,甚至这个世界。他怀着一颗友好而充满善良的心,看着这个世界。
生活中纷扰很多,金钱、情感、价值观、职业、孩子的成长、家庭当中不同层次的关系等,好像这些都需要处理。但是,真正的幸福似乎又与这些不相关,而纯粹是由个人内在深层的心智模式决定的。要不然,面对着同样的境遇,就不会有人感觉幸福,有人感觉不幸福了。
网上有一则这样的新闻:
阿道夫·默克勒是德国的一位亿万富翁,他的生意一直做得风生水起,在2008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94。然而,2008年底欧洲爆发了金融危机,由于判断失误,他的生意遭受了重大损失。已经74岁高龄的阿道夫,无法承受这一打击,最终选择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击垮他的,正是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安全感的缺失,他找不到值得信赖的帮助,失去了与危机抗争的信心,没有足够的底气与后盾去支撑下去。
安全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加需要强烈的安全感,这样才能保证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在成长的道路上一直开心快乐。所以父母有责任给孩子安全感,让他们自由而快乐,让孩子收获一个幸福的童年。孩子的童年时期应该是快乐而幸福的,这是他们一生的宝贵时光,作为父母,千万不能毁了孩子的幸福童年,应该给孩子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不缺乏安全感,能够身心健康地长大。这样等到他们成人以后才有足够的心智来过幸福的生活,或者有能力感知幸福。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写道:“童年记忆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人的生活观有着重要价值。原因有二:首先,童年记忆涵盖了一个人对于自己和环境的初始印象,个体第一次将自己外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综合起来考虑;其次,这是个体主观意识的起点,也是人生的起点。”所以,童年的安全感是一个人一生幸福的宝藏,如果想让你的孩子真正幸福,让他在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取之不尽的动力,请给他一个温暖自由的童年。这种安全感是否在童年时期被满足将决定着孩子一生关于幸福的潜意识趋向,将为他今后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美国密西根大学有一项研究,对一部分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进行调研,最后得出结论: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缺乏安全感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又怎么可能有幸福的感知力呢?
同样是安全感,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定义却都不一样,但最终指向的都是个人感觉被他人或者被团体认可和接纳的一种感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获得内在的安全感,如果孩子没有安全感,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价值感低,容易出现自卑和自我否定的心理,长大了很难获得幸福;另一种是自尊感也非常低,开始害怕被指责,时间长了就变成了厚脸皮。
一个孩子的安全感是如何缺失的呢?往往来自被忽略感受和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两个方面。父母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需求不被重视,或者有委屈和难过的时刻找不到倾听者。还有的时候,孩子犯了错,父母不恰当的指责和惩罚以及不应该呈现出的激烈情绪,甚至有最可怕的毁灭性的打击和语言伤害,这就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另外,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也会让孩子找不到安全感。
如果一个家庭里,父母毫无顾忌地在孩子面前争吵,就会导致孩子神经敏感,经常担惊受怕。孩子目睹父母的这些行为之后,他产生了恐惧,会敏感和自责,甚至直接模仿父母的那种行为,并且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恐惧来自未知,而未知往往是创造出来的,甚至是想象推理出来的。所以,当孩子面对父母感情不和、家庭不幸福的时候,孩子会用想象和推理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尤其是当父母在吵架的时候对孩子说“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离婚了”,这样的言论一旦让孩子听到,孩子就会自我归因,把大人的错都揽在自己身上,带着这样沉重的心理负担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幸福?
不夸张地说,每个人毕生都在和幼年的自己作斗争,那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那个感受不到爱的孩子、那个生活在恐惧中的孩子,都将会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影响今后的人生发展。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来自养育者。养育者(主要是妈妈)对孩子需求的反应必须是及时的、可靠的、始终如一的,孩子能够得到妈妈最及时和最稳定的回应,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善良的,才能对这个世界建立起基本信任,同时孩子也在自我规范当中建立起对自己的基本信任。有了这两个基本信任,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从而燃起生命的意志力。
当然,安全感不仅是给孩子恰当的爱,还要给孩子适当的规则,他们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坚实可靠的。有安全感的孩子意味着他们安全感充足,能够自己发展自己,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也不会遇见困难就轻易放弃。一旦确认他在这个世界上有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孩子就可以继续发展自己,不会再浪费精力和时间去获得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感觉到世界是有危险的、父母是不爱自己的,觉得会被父母抛弃。他总是在想办法证明父母是爱他的,他们会照料他,不会抛弃他。所以,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等于给了孩子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专注力——成功的必备素质
家长和老师总是用“努力”这一口号来激励孩子,希望孩子努力学习,认真做作业,不用督促就能安静下来阅读。但常常却忽视了,如果孩子缺乏专注力,那么光有“努力”是不够的,专注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而效率才是制胜的关键。所以,虽然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跟努力程度有关,但更大的关系是孩子是否具备专注力。
比如,同样是读书,有人刚翻两三页就开始玩手机,而具备专注力的人却能读入神,一年能读几十本甚至上百本;同样是工作,有人一会儿看微信一会儿逛网页,而有专注力的人则能静下来做事,别人可能需要半天的时间,他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搞定了;同样是学习,有人怎么也学不进去,而具备专注力的人往往很容易掌握一项技能。就像曾国藩说的那样: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中说过一句话:这个时代智商、情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稀缺的是专注力。具备专注力才是一个人变得优秀并最终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
专注力是一种通用技能。比如,一个人在做甲事的时候,没有很强的专注力,会导致他在做乙事的时候,专注力也好不到哪里去,纵然甲事和乙事可能在形式上相去甚远,但在“保持专注”这个层级上,它们调用的是同一个能力。如果今天你打扰了你家孩子玩玩具,明天你就可能要因为“我家孩子看书看不进去”这类问题而感到困扰。
所以,让孩子养成专注力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有助于孩子成功的品质中,除了从小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之外,还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或者可以这样说,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往往专注力也会很好。因为内心具备安全感的孩子不会时刻担心妈妈不在身边,也没有恐惧和不安的情绪,所以能更专注地做事,比如专注地玩游戏、玩玩具。同样反过来也能证明,一个孩子专注力很强的时候,往往不受外界的环境干扰,也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安全感的培养大有助益。
有专家研究认为,孩子的专注力需要培养,也有不少人认为孩子天生具备专注力,只是被养育者人为破坏了,尤其是隔代抚养的老人,往往为了“爱”孩子,而在孩子明明很专注做事的时候对孩子进行了“打扰”。比如,孩子正在专注地搭积木,突然奶奶端着个碗出现在他的旁边:“来,宝宝,吃点东西。”孩子正在专注地看绘本,突然有人凑过去对孩子说:“宝宝真乖,在看书呢?”并且狠狠地亲孩子一口。孩子正在涂鸦画画,突然有大人冷不丁来了一句:“宝宝你又在乱画,把墙都画坏了。”孩子正在玩一套大人可能不太愿意让他继续玩的东西(比如家里的锅铲或汤勺),大人会直接选择以其他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宝宝你看你看,这个更好玩呢!”孩子在玩沙子、玩泥水,大人总是觉得很脏,会不由分说地把孩子抱离他正在探索的沙堆或水边,迫使孩子离开刚刚投入的环境。
这些场景都是家长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孩子“专注力”的打扰与破坏。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出现做事不专注的情况。有研究表明,若孩子做事时不断被干扰、被打断,他将来的注意力将很容易分散。
专注力是一种习惯,孩子两岁的时候正是培养专注力的关键期。培养专注力不是说刻意去锻炼什么,最重要的是在孩子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轻易去打扰。因为,做一件事进入状态就需要10分钟,所以一旦被打断,就很难再专心起来。长此以往,孩子的专注力就会越来越差。
经常被打扰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上课开小差、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情节严重时甚至会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心理,这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孩子探索未知世界是一种天然的冲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家长不干预,大部分孩子都会是一个安静而专心的孩子。
所以,孩子是否专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尤其是妈妈。如果妈妈本身是一个专注的人,不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孩子看到了也就会学妈妈的样子。比如,让我们想象一幅画面,妈妈在一旁安静地看书或者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孩子也会非常专注地在一旁做他自己的事情。他知道妈妈在旁边但不打扰他,就会觉得很安全又不受干扰。偶尔彼此对视一下,互相传递的是信赖与支持,那么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具备专注力。
孩子的专注力一旦从小被保护,等到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他们都会在专注力中受益。
自信心——开创未来的核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和素质做出积极评价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信是建立在良好的自我认知之上的,是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拥有自信心的人,通常具备非常好的思维习惯,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对自己抱有能够做好的信念,即使遇到困难也很少退缩和逃避,而会选择积极面对和解决。
但是每个人并不是天生都具备强大的自信心,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是胆小软弱的,比如我们常见到很多孩子都需要待在母亲的怀抱和身边才能找到一点安全感,无论是身材高大的人还是瘦小的人,出生时几乎都一样,都不可能具备十足的自信心。
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熟悉世界、了解自己的过程。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身心得到发育和成长,对周边环境逐渐熟悉,自己的生存技能也不断提高。由生疏到熟悉、由不会到会,在这个过程之中,自信心就在逐渐增加。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反而错误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变得不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和不安全感。所以,不夸张地说,教育好坏的一个重要区分点,就在于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充满自信,越活越精神;坏的教育总是让孩子充满自卑,越活越没有信心。
自信心强大的孩子会自带一种魅力,这种魅力可以让孩子在不确定的未来具备优势,不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事业发展,都会更加淡定从容和有力量。培养自信心如同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呵护孩子的专注力一样,需要从小开始。《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写道:“自信须从幼年培养,不然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倍功半。”
孩子自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好坏和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在生活中不经意的言行,既可能培养孩子的自信,也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
比如,阿姆斯特朗小时候告诉妈妈:“我要飞到月球上去!”妈妈一愣,但随即微笑着过去抚摸儿子的头,柔声说:“好,祝你成功,但不要忘记回来喔,妈妈会很想你的!”由于妈妈的爱和鼓励,阿姆斯特朗后来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妈妈对他的鼓励和信任是他自信心的基础和源泉,使得他后来确信自己能够登上月球。
比如,一个黑人出租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司机伯伯的皮肤和我们不一样?”母亲微笑着回答说:“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多彩,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机坚决不收钱。他说:“小时候,我也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但是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的话换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的一个我……”
比如,一个孩子跟妈妈说:“妈妈,长大我要开飞机。”妈妈如果口无遮拦地对孩子说:“真能吹牛,咱们家祖祖辈辈也没有这样的人才,你怎么可能开上飞机呢?”也许就真的扼杀了一个优秀的飞行员。这样的说法,很多妈妈不经意间总会去说,殊不知孩子原本有的自信心就这样被打击了。
所以,父母的言论,尤其是妈妈给予孩子的是自信还是打击,对于孩子未来能否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父母的爱和回应,是孩子自信的起点。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尤其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所谓无条件的爱就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爱孩子胜过爱他的行为,要用鼓励和支持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看如何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哭闹和耍脾气时不要说“再哭闹就不要你了”“再哭狼来了”“你咋这么讨人厌呢”,这些话代表的是不接纳,只要妈妈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妈妈只爱乖宝宝,只喜欢不哭闹的孩子,而不喜欢耍情绪的孩子。事实上,情绪没有对错,孩子哭闹是在用自己有限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而已。如果妈妈能接纳孩子的情绪,等到情绪过去能与孩子好好沟通,往往会让孩子减少闹情绪的次数,同时还能变得自信。因为孩子知道,无论自己怎么撒泼和闹脾气,妈妈都爱我。
其次,爱孩子多过爱他的行为。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妈妈就不高兴,孩子不愿意上妈妈安排的兴趣班,妈妈就不高兴,这都不是爱孩子的表现,而是爱孩子的行为和结果多过爱孩子。这样孩子不可能充满自信,他只有不断取得好成绩、不断按照妈妈的意愿做事,才能取悦妈妈,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充满自信呢?
当妈妈学会了接纳孩子和爱孩子,而不是爱孩子之外的东西的时候,孩子就学会了接纳自己。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因为一个经常自我否定的孩子,必定是不自信的。所以想让孩子自信起来,父母就要引导孩子,先让孩子完全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然后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最后再让孩子弄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这样可以扬长避短,让孩子拥有成就感,从而变得自信。
最后,任何时候都要尽可能地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和抱怨。比如,孩子成绩不好不要说孩子笨,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而是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孩子才能渐渐得到自信。越是被父母打击和批评的孩子,自信心越少。每个人的语言都有力量,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语言,积极的语言给孩子能量,消极的语言给孩子打击,所以在说任何话之前要想五秒再出口,尽量说鼓励别人的话,少说打击别人的话,这样孩子不但能学会说话,也能在父母鼓励和支持的语言中获得自信。
孩子一旦具备了自信心,无论将来面对什么困难都不会害怕。放眼望去,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具有很多优秀的特质,但成功背后更多的原因来自他们超强的自信心。
独立性——先有自立才能自强
可以这样说,培养孩子最终的目的是能够让孩子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父母的教育和培养只是陪孩子一程,然后帮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最不济也不能做给社会添麻烦的人,而这样的人第一个需要的特质就是独立性。以前看过很多报道,比如,神童学生却没有生活的自理能力,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导致父母来陪读等,这些归结到最后还是缺乏独立性导致的。所以,有句口号叫“从小自立,长大自强”,这里的自立和自强统归为独立性。
教育专家卢勤老师分享了一次经历,她曾带孩子们参加国际夏令营,别的国家的孩子自己背书包、提着需要的东西,没有大人送行和陪同,而中国的孩子有三四个大人送行,爷爷拿书包、奶奶拿水壶、爸爸提东西、妈妈千叮咛万嘱咐,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同样的年龄,日本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信远远超过了中国孩子。
所以,这是我们当家长要十分在意的事。我们要问问自己想要给孩子留下什么,父母无论能陪孩子多少年、无论给他留下多少财富,都不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自理能力,又独立自信的孩子。记住那句话:从小自立,长大自强。家庭教育是一种放手教育,而不是过度关注。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谋划深远,养不了孩子一辈子,就不要从小骄惯孩子。
一个人的独立,其实包括“行为独立”和“心理独立”。我们往往以为能独立生活,修灯扛大米等大小事不在话下,这就是独立了。但其实,心理上不独立的人,哪怕生活能力再强,也依然只是别人的附属品。比如,很多啃老族依赖父母或其他人的支持与保护生活,体现出来的就是心理独立能力不够。比如,很多参加了工作的年轻人经不起任何打击、时刻渴望关注、眼高手低、玻璃心等现象就是心理独立能力不强的体现。
所以,培养孩子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真正的独立。我们应该谨记,真正的自尊源于有能力独自生活,能够帮助别人的人往往很独立,即使不能够帮别人但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是独立的表现。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独立性”,不知道自己的社会定位、对别人没有贡献,孩子可能会以为自己是“小天才”“小霸王”,过度自我膨胀,不但自己不独立,同时也缺乏合作精神。等离开呵护有加的父母,踏进真实世界以后,这样的自我膨胀就会破灭,轻则内心会受到打击,重则会觉得全世界都与自己为敌,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从一个无助的生物体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过程。孩子需要独立,包括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作为家长,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怎么把握好度,应该怎样有效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积累经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当我们过度保护或者帮助孩子的时候,也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权利。
比如,3岁之前要允许孩子去探索和发现,让孩子自己走楼梯,自己吃饭,妈妈不要害怕孩子洒得到处都是,当孩子学会了自己吃饭就会觉得自己很厉害;再大一些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学着穿衣服、系扣子,出门在外让孩子自己学着按电梯、自己拿书包;上小学以后,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做作业、自己去面对因拖拉而导致上学迟到的后果;上中学以后,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房间以及自己做饭吃;上高中以后,要跟孩子商量着来决定报什么专业、学习什么技术等。在孩子成长的过程,让孩子自己动手难免会发生错误,难免会让父母抓狂或处理孩子制造的麻烦,这时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而耽误了孩子学习的机会,更不能代劳。就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吧,孩子也许会把事情弄糟,但是谁不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呢?
除了生活中让孩子动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妈妈还要学会适时放手。有不少家庭是独生子女,可以说对孩子真是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的状态,部分妈妈舍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另外,如果是妈妈一手带大的孩子,往往更不容易放手。
孩子不独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不放手,或者太过包办孩子的事情。父母大事小事都替孩子办了,孩子想独立都没有机会。比如,书包父母替背了、衣服父母替穿了、鞋带父母替系了,甚至完不成作业都替写了……所以,要想让孩子学会独立,父母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让孩子真正独立起来,做符合他们自身年龄的事情,才是对孩子更大的爱和负责。就像《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怕》一书中说的,一个孩子只有具有了独立的自理能力,才能毫无畏惧地在社会上生存。父母毕竟不能养孩子一辈子,所以不能过分骄惯,要给予孩子自我锻炼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除了放手之外,教会孩子应对各种事务的能力也很关键。每个孩子都是带着探索欲望来到这个世上的,我们从小小的婴孩身上就能发现,他们自己学会了爬、学会了走、学会了把食物送进嘴里、学会了观察大人的表情,学会分辨成人的语言等。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大,之所以有些孩子出现依赖性强、凡事不自己动手做的现象,是因为孩子不会做或没有方法,而不是孩子不愿做。所以,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时要注意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然后耐心地让孩子去练习。就拿系鞋带来说,如果孩子一次不会就三次,三次不会就五次,总有一天能学会。如果妈妈没有耐心,看到孩子穿衣服扣不上扣子、穿鞋系不上鞋带就想代劳,或者为了赶时间而出手相助,时间长了孩子就对困难退缩了,他习惯了被帮助而不是自己解决。
家长还要成为孩子学习的参照和榜样。有一句时刻提醒父母的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你想让复印件变好的唯一办法是改变原件。比如,有部分家长,自己都还没有长大,回到家里连饭都不做、屋子也不收拾,全指望着老人做,家里开销不够了还朝父母伸手要钱。这些家长自己都没有独立,怎么能让孩子学会独立呢?
最后,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日后孩子独立的基础。妈妈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孩子就能更勇敢自信,将来自己才能独当一面。有很多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顾孩子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不到分房睡觉的年龄便强行让孩子独睡,早早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甚至不顾孩子是否有能力,逼着孩子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做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和恐惧,他们不但学不会独立,反而会觉得妈妈不爱自己、要推开自己,并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他还在不断认识和建立跟妈妈的亲密关系的时候,急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急着把他推开,就会让他感到不确定,妈妈到底是不是爱自己。所以他就要越发黏上来,越发要时时刻刻证明妈妈到底爱不爱自己,他需要寻求这样的关注。最终,妈妈既破坏了和孩子的亲密关系,又培养不了孩子的独立性。
所以,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时,妈妈要常常时刻关注自己和孩子的亲密关系,问问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是不是特别亲密无间、孩子是不是完全信任妈妈、孩子有了心里话是不是跟妈妈讲、妈妈有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妈妈是不是无条件支持孩子、在孩子焦虑的时候妈妈是不是有方法帮助他减轻焦虑。
当这些问题都能给出肯定的答案之后,说明妈妈和孩子之间亲密关系建立得很融洽和谐,孩子的内心是安全平和的,那么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往往敢于放手去做,因为孩子知道,做好了能得到妈妈的夸奖,做得不好也能在妈妈那里找到安慰。如此,孩子慢慢地就能形成真正的独立意识。
自律度——彰显高人格魅力
日本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过一段这样的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更广阔的人生。一个人能否实现目标,跟任何性格特征都无关,除了自律。”
据研究发现,所有成功的人无论是性格特征好还是家世背景显赫,无论是学历水平高还是赶上了好时代,最终都归因于一处,那就是这个人具备高度的自律。所以,一个自律的人,不仅很容易成功,更能彰显高贵的品格和人格魅力。
当一个人具备了高度自律的时候,就会把精力与时间用于积极有益的事情之上。比如学习,当天生贪玩的孩子暗示自己可以偷懒的时候,自律的孩子会马上打消这样的念头,让自己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助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冬季的早晨,当一个人的懒惰情绪让自己想再躺一会儿的时候,自律的人能掀开被子,爬出温暖的被窝,那么就不会因为上班或上学迟到而后悔,相反,会因为洗漱时间充足而感到轻松愉快。
自律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自律的人往往是遵守规则的人,不被允许的事情坚决不做,自律体现出来的思想就是古人倡导的“慎独”。比如,红灯亮时能不闯马路,即使已经有人走了也不闯;在无监控的超市购物,能正常付款而不惦记着偷拿东西;在无人售票的情况下坐公交车,能照章投币,而不想着逃票。这些都是自律起的作用。
有一个在自律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故事:
詹姆斯·兰费蒂斯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11岁的詹姆斯和他的家人住在湖心的一个小岛上。房前的船坞是个钓鱼的好地方,父亲是个钓鱼高手,小詹姆斯从不愿放过任何一次跟父亲一起钓鱼的机会。那一天正是钓翻车鱼的好时机,而从第二天凌晨起就可以钓鲈鱼了。傍晚,詹姆斯和父亲在鱼钩上挂上蠕虫——翻车鱼最喜欢的美食,然后詹姆斯熟练地将鱼钩甩向落日映照下的平静湖面。
月亮渐渐地爬出来,银色的水面不断地泛起静静的波纹……突然,詹姆斯的渔竿猛地被拉弯了,他马上意识到那是个大家伙。他吸了一口气使自己镇静下来,开始慢慢地遛那个大家伙。父亲一声不响,只是时不时地扭过脸来看一眼儿子,眼光里满是欣赏和赞许。
两个小时过去了,大家伙终于被詹姆斯遛得筋疲力尽了,詹姆斯开始慢慢地收钩,那个大家伙一点点地露出水面。看到它以后詹姆斯的眼珠都瞪圆了,叫道:“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这是他见到过的最大的鱼。詹姆斯尽力压抑住紧张和激动的心情,仔细地观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发现,这不是翻车鱼,而是一条大鲈鱼!
父子俩对视了一下,又低头看着这条大鱼。在暗绿色的草地上,大鱼用力地翻动着闪闪发亮的身体,鱼鳃不停地上下扇动。父亲划着一根火柴照亮了一下手表,是晚上十点钟,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爸爸!”詹姆斯大叫起来。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说:“儿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詹姆斯大声抗议。
詹姆斯向四周望去,月光下,没有一个垂钓者,也没有一条船,当然也就没有另外的人会知道这件事。他又一次回头看着父亲。
父亲再没有说话。詹姆斯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他使劲地闭上眼睛,脑中一片空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睁开了眼睛,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鱼钩从那大鱼的嘴上摘下来,双手捧起这条沉甸甸的、还在不停扭动着的大鱼,吃力地把它放入水中。
那条大鱼在水中“嗖”地一摆就消失了。詹姆斯的心中十分悲哀。
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的詹姆斯已经是纽约市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师,他父亲的小屋还在那湖心小岛上,詹姆斯时常带着他的儿女们去那里钓鱼。
詹姆斯确实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但是那条大鱼却经常会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当遇到道德的问题时,这条大鱼就会出现。
正像他的父亲教诲他的那样,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答案为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回答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的诱惑的时候。如果没有人看见你行为的时候,你能坚持选择正确的答案吗?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你会不会闯红灯或是逆行?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你是否会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
这件事在詹姆斯的记忆中永远是那样清晰,他为自己的父亲而骄傲,也为自己骄傲,他还可以骄傲地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们和他的子孙后代。
一个人,能不能管住自己、管好自己,也就代表着有没有自控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拥有了自律就等于拥有了超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的学习、生活、工作就会井井有条,就会容易取得成功。反之,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差的人,就会生活一团糟、学习不上进、工作应付了事,最终一事无成。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常羡慕非常自律的人,他们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容易获得非凡的成就。我们也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没有自控力了,每天总是要父母无数次叮嘱才会去完成作业,长大以后怎么办?所以,拥有“自律”这个特质,是人与人高下不同的分水岭。
好好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应该成为父母最在意和关注的事情。还是一句老话,要去影响孩子并成为孩子的榜样。自律的孩子往往耳濡目染了父母的自律行为,如果父母本身不是自律的人,很难去要求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比如,妈妈一边在麻将桌上玩得不亦乐乎,一边斥责孩子说:“不要学我,我这辈子就这点爱好,你要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将来即使打麻将也能会算账、不当睁眼瞎。”比如,爸爸立下好几次誓言说要戒烟,结果总是说了不算,还骂孩子说:“你说过不玩游戏了,怎么还玩王者荣耀呢?”
在这种教育下,即使当时孩子可能因害怕惩罚而一时服从,心底却是十分排斥。他会积怨——为什么你们可以,我就不可以?这种积怨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疏远感,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效仿父母的“纵乐行为”。所以当父母生活中毫无自律可言时,对子女的自律教育也注定会失败。
有一位高级工程师,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21天改变的计划,每天做一些之前未能坚持的事。比如,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每天步行10000步,每天拍一张照片,写一本5万字的小说,不看电视,不吃糖,不玩推特,拒绝咖啡因……经过重重困难后,这位工程师坚持了下来。等到21天后,所有之前看似坚持不下来的事情,他都因为自律而做到了。
所以,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定一些计划,彼此鼓励去完成,看看21天能做到什么,等到21天形成习惯以后,不妨再定一个60天计划、90计划,慢慢自律就养成了。
责任心——造就有价值的人生
小品《你摊上事儿了》里面有个小保安,只认工作证而不认人,看似死板的后面是作为一个保安高度的责任心。现实中,很多灾难的发生都与当事人缺乏责任心有关,同样,很多优秀的人或者做事成功的人,往往具备超强的责任心。
如果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那么具备了责任心的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并去履行这些角色带有的义务。比如,有责任意识的孩子知道自己作为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有义务参与家务劳动;有责任意识的孩子知道自己作为学生,学好知识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是一个有责任意识的班长,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则是他该完成的工作。等到长大以后,他就知道作为儿子或女儿,有尊重和孝顺父母的责任;作为丈夫或妻子,有爱护家庭和配偶的责任。总之,责任心会促使孩子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养成负责任的态度和信念。
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美国一名小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周的处罚,孩子只好每天步行上学。有人问他的妈妈为什么不用家里的汽车送他上学,她坚决地说:“不,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家刘墉也讲过一个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故事:
一位妈妈带着5岁的儿子去银行,里面有抽号排队机,每个人进去先抽号,等看到柜台上的灯显示自己抽到的号码,再去那个柜台办事。当天小男孩的妈妈抽了一张,转身去填单子,填完后回头吓一跳,只见她儿子手里拿着好多张号码单。原来小孩学妈妈抽号,觉得很有趣他就一张又一张地抽,连续抽了好多。妈妈没有大声骂儿子,只是把小孩带到机器前面,解释给他听为什么抽号。又问他抽了这么多,到时候叫到他抽的号码,他去不去?还有,他抽走了那么多号码,别人怎么办?接着她要小男孩站在抽号机前面,手里攥着号码单,只要有人去抽号,小男孩就按顺序拿一张给对方,妈妈则站在旁边帮忙解释。每个从小男孩手里拿到号码单的人都露出笑容,还说:“小弟弟好乖、好懂事!”
以上这两个案例中的妈妈都用自己的方法让孩子懂得自己行为的后果,也让孩子学会了什么是责任心。
只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他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去负责任。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要试着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项责任都放到他的身上,让孩子自己承担。比如,当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你应该说:“这是你自己造成的,你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而不要对孩子说:“你已经很努力了,是妈妈没有帮助你。”
生活中,家长要敢于给孩子委以“重任”,让孩子感到自己在家中的重要性。别总是认为孩子还很小,做不了、做不好,每一个小的事情,家长都不应放过,更不能怀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理。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让孩子学着负责任。只有多为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孩子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孩子通过做事就会得到对“责任”的一种宝贵的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自然能得到强化和提高。
除了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承担一些“责任”以外,还要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让孩子从高价值的自我评价中慢慢学会担当。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减少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增加积极正面的肯定。比如,当孩子一件事没做好,或者做错了事,妈妈不要进行破坏性的批评,尤其不能口无遮拦地说一些难听的话,如“不要狡辩,错了就是错了”“再不好好学习,就不要回来了,真给我丢脸”“洗个碗你就打碎碗,你还想做什么大事,做梦去吧”……这些言论对于孩子来说,无疑像刀子一样,听在耳里扎在心上,轻则让孩子失去自尊心而变得更加“不懂事”,重则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会顶撞家长和离家出走,甚至向父母动手,这些都是源于孩子不被尊重,被过激的言语和负面评价伤害过。这些话语是某些家长经常说的,这样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更会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放大,最后无可救药。
其次,减少不仁道惩罚,增加积极鼓励。如果孩子在家里经常被惩罚,尤其是那些严重的体罚甚至打耳光、踢屁股等,会使得孩子凡事不敢去负责,因为他怕负责之后做错了会挨打,会出现负不起责任的现象。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所以了解孩子犯错行为背后的动机比惩罚孩子更重要。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而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时机,如果能够了解孩子犯错的动机,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就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同样能够学会什么是担当和责任。比如,有个孩子偷了超市的东西,父母发现以后并没有惩罚孩子,而是晓之以理,然后带着孩子把偷来的东西还回去并向超市管理员道歉。孩子从此知道了偷窃是不光彩的行为,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了约束自己的行为。假如当时父母对孩子打一顿,孩子不但不会触动,反而会由于羞耻感和低价值感导致不良的行为愈演愈烈。除了不进行严苛的惩罚之外,还要对孩子加以鼓励,比如,孩子主动承担责任的时候,父母要不吝鼓励,让孩子拥有自豪感可以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
最后,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能担责任的孩子往往来自民主的家庭,民主的家庭是对事不对人的家庭,出了任何问题,往往都先解决事情,而不是推卸责任和指责抱怨他人。孩子如果能够在一个民主的家庭里成长,自己也就敢于去做错事,然后在错误中学会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事,懂得真正的价值观。父母提供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并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与权利,使孩子能尝试自己做事情。这些行为都比单纯奖罚的效果好很多,毕竟对于孩子而言,自己成长的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除了友好的环境之外,我们还必须让孩子“上瘾”,让孩子每一次表现出正面的品质时都会觉得爽,从而建立起一个好的习惯,让自律习惯化,最终内化成为孩子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