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美学六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知识之外的无言之美

谈到摄影学习,许多人脑海中出现的都是光圈、快门、曝光等专业名词,但这些词语,都是冰冷的、客观的,并不会让人感到亲近。摄影十几年来,我经常想,技术固然重要,但只是手段。技术之外,摄影还能有什么?

我也曾追逐过绚丽的风光,执着过人文纪实,频繁体验过不同的器材。当新鲜感慢慢减弱,我发现自己开始重视举起相机时的感受。

想要表现春天,不一定要“万紫千红”,只需要在恰当的位置摆上一盆春花,即是春来。这种画龙点睛的手法,经常被用在园林设计上,我们把它借鉴到摄影里来,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借春”。当然,也可以“借秋”“借冬”。

知识点

突出主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浓妆艳抹”,也可以“蜻蜓点水”。“蜻蜓点水”的意思,就是用一些关键性元素,去“撩拨”一下观看者的心。在空旷的墙壁前,只有一盆孤零零的花,看似画面内容很少,但因为背景很干净,反而更加突出了那盆花,这就是“少即是多”的原则。

是什么吸引我举起相机?

为什么园林里的一枝蜡梅会显得格外惊艳?

意境从哪里来?

气韵生动,到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想得多了,我逐渐发现,很多问题的答案,用单纯的知识与逻辑去解答是得不到答案的。这些问题里,包含了太多的人生体验,甚至有一点道家哲学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

拍摄这张作品时,我一反常态地把焦点放到了窗框上,而没有聚焦在窗外的景色上,是为了在朦胧虚化的效果里,把外面的景色融为一体。如果外面的景色“实”了,画面就会显得分散。配合下雨的天气,雨滴形成了天然的窗帘,这也是一种借景的拍摄手法。

东方国家,比如中国和日本的很多古建筑是木质的结构,这样的材质本身就是更有生命气息的。人们可以闻到木头上的“木香”味,摸上去也不会如石头那样冰冷。

触感、观感、嗅感,三者合一,这就是生命的体验感。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一段文字,文中有画,画里有意,意外又有韵。但大概只有欣赏过山水画,看过类似的山水风景的人,才能读懂文字中的意蕴。而现在,我们很容易通过摄影,在特定的天气、特定的环境中,把这样的画面表达出来。

“少即是多”的法则,在摄影里很常用。这张照片中,因为只有一只船,读者的视线会一直聚焦在船上。另外,按快门的时机也很重要,我选择定格这一只船乘风破浪的样子,而不是定格他们悠闲的状态。

这几年,每逢下雪,人们会热衷于奔向北京故宫、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等地,去欣赏中国风意境中的雪景,这本身就是一场全民的美学体验活动。

美,不仅仅是去看,还要去参与、去感受。当梨花落满承乾宫时,几百年前风华绝代的佳人就在眼前,她们在风中唱着:“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如果直接把梨花当作故宫承乾宫的前景,画面会缺少一些含蓄感,于是我借用了这个蜿蜒的老枝干做前景,遮挡了一部分建筑,同时又构建了一个视觉引导线。

知识点

每年春天,很多摄影爱好者都会去拍摄承乾宫的梨花,在拍摄角度和场地受限的情况下,选取一个更有特色的角度,利用更多的环境元素,可以获得与众不同的摄影作品。

中国风摄影美学更像是在知识之外的“无言之美”,重要的是人生体验与感悟。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你用心观察,早春时节,一株发芽的小草,那绿色也是很好看的。于是,韩愈唱出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人也是,只是你是否停下来好好欣赏过。

园林的水色,在暮色的渲染下,变成了淡淡的蓝,比白天好看了很多。这张照片的构图,更多表现的是水里的倒影,亦真亦幻,与岸上的真实世界形成对比。这也是这张照片的意境所在,倘若没有了倒影,这张照片就会变得平淡无奇。

知识点

我并不认为在摄影中,我们需要背诵一些固定的构图理论。拍摄现场总是千变万化的,灵感也时常是突然闪现的。摆脱一些固有的束缚,反而容易看见有趣的拍摄视角。

我们的祖先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不同于其他文明的观察世界、看待自然的视角。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禅宗等,汇聚成了中国的哲学,也发展出了以山水画、工笔画、古建筑、唐诗、宋词、元曲等为代表的中国特有的美学和文化。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摄影也可以展现中国风美学。用中式元素与视角,展示出中国人眼里的故事与风景,传递中国人的生命体验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