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①。
微微风簇②浪,
散作满③河星。
【查阅词典】
①萤:萤火虫,其腹部末端有发光器,昼伏夜飞,现微弱光亮。 ②簇:聚集在一起。诗中形容风推浪涌的模样。 ③满:全,整个。
【领悟诗意】
漆黑的夜晚,连月亮也不露脸,只看见远处的河面上,亮着一盏渔灯。它显得那么孤独,又那么微弱,简直就像一粒萤火虫闪烁在夜幕中。微风吹过,河面上簇拥起层层浪花,那渔灯的倒影就好像在整条河里洒满了天上的繁星。
【了解作者】
查慎行(1650—1727),字夏重,一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因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号初白,海宁袁花(今浙江海宁)人。清代诗人。他的诗内容多行旅见闻,意境清新,擅长白描,自成一家,是当时东南诗坛的领袖人物。
【交流感悟】
读诗题,知诗人当晚夜宿船家。漆黑的夜晚,冷寂的河面,可他却能通过短短的四行诗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别有情趣的画图。为什么?反复咀嚼,会发现其中一大奥秘就是诗人善用意境的对比。
一是暗与明的对比。诗题里的“夜”,首句用“月黑”开篇,我们眼前呈现的自然是漆黑的苍穹、漆黑的水面、漆黑的视野。可诗人偏偏让我们在这“漆黑”中忽然“见渔灯”。光亮来了!本来河中渔灯亦平常,正因为这极暗的环境渲染,才让那一点光明显得多么醒目、多么珍贵、多么值得用诗篇描绘!
二是少与多的对比。诗人接下去更为这光亮的珍贵加重了砝码:开始只是“孤光”,而且只如流萤般微弱,乌压压的夜幕中、黑黝黝的水面上,竟没有第二点亮处与其呼应,让人不免在怜悯之中更添一番珍惜。忽然,诗人在诗篇的末句为这“孤光”营造了一场辉煌的蝶变:它借水波之力,出人意料地“散作满河星”。“散作”可见面积大,“满河星”可见数量繁多。
三是静与动的对比。前两句,环境是静谧的,想来,诗人心境也是平静的,可能在发呆,可能在回忆,也可能在遐想。可是第三句,微风拂来了,水波荡漾了,让那“孤光”在风动水动中也活动成了星星点点的水中繁星了。这时候的诗人,想必也心动了吧?于是,他才不觉“暗”了,不觉“孤”了,欣然命笔,疾书而就了这传世名篇。
【拓展视野】
1.诗人查慎行幼年天性聪颖,五岁读典籍、能赋诗,六岁通声韵、善对仗,十岁作《武侯论》,十九岁求学于武林吴山(今浙江杭州),二十岁中秀才,四十三岁中举人。五十二岁时,他在康熙皇帝诏试时获第二名,被特授翰林院编修。康熙皇帝还亲书赐予“敬业堂”匾额。他年轻时曾出门远游云贵、华中、华北、东南各地,既满腹诗书,又阅历丰富,故能在文坛名噪一时。查慎行还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哦!
2.前面“了解作者”中提到,查慎行赐号烟波钓徒,其来历也与写诗有关:有一次,康熙皇帝到南苑湖边钓鱼,兴致所至,叫随行的官员当场赋诗一首。查慎行呈上的诗题是《纪恩诗》,内有“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句。康熙读后大悦,因为他也曾写过“烟蓑雨笠寻常事,惭愧犹蒙记忆中”的诗句,于是立即命内侍宣:“烟波钓徒查翰林进殿!”从此,查慎行得了这一皇帝的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