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店老了是什么意思? / 生活创意人
咖啡店其实是个很笼统的概念。有些是让饭夫酒卒光顾的,去是为了填饱或者喝饱肚子,这样的地方叫咖啡店;有些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来的时候大家趁着雅兴喝杯咖啡或者茶,这样的地方也叫咖啡店。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咖啡店,吸引着不同类型的人,顾客因为各种理由而来。有一类人,我称之为“生活创意人”,他们才是叫咖啡店的地方最应 该服务的对象,换句话说,能够吸引这一类型人群前往的,才是最应该称 为咖啡店的地方。而且是他们告诉咖啡店业者,如果想经营一家真正的、纯粹的咖啡店,应该怎样做。
这是一家超过 20 年历史的老店,差不多是这个城市第一家以咖啡为主题的咖啡西餐厅。曾几何时,这家店是这个小城市的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地方。到如今,这个小城市不断发展,已经变身成为人口过百万的二线城市,由于处在经济较发 达的地区,不少连锁咖啡店,包括星巴克也已经在这个地方开设了分店。按照这 家店的创始人张老板的解释,是这些国际国内的连锁咖啡抢走了大部分客源。
他说:“当初在我们这里,哪个年轻人会不知道我这家店啊,那个时候,来我店里喝杯东西,吃个牛扒是非常时尚的事情。想当年,我们这里是最著名的情 人约会和年轻人聚会的场所。而现在店老了,年轻人就不来了。”
“店老了是什么意思,为何现在的年轻人不来你这家店呢?”我问。
“我的店装修老化了,而且现在能喝咖啡的地方太多了,连星巴克也来我们这里开店了。”
我说:“装修老化我看不是问题,室内装修在哪家店都会老化的,星巴克来到中国才多少年,也照样有装修老化的问题。选择太多也不是问题,这个城市在这15年间,无论从人口密度、人口总量还是可支配收入都成倍地增长。选择虽然多了,但消费总量也多了。星巴克的到来是不是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看,星巴克和你的店,单从一家咖啡店的经营模式来说,本来就与你的定位大不相同。例如你的店从一开始就有用餐的部分,而光顾星巴克的消费者应该没有用餐的消 费动机。”
这家除了老店还曾经有 5 家分店的咖啡企业,在最近三到五年间一直处于规模收缩的态势,到现在只剩下最初开业的老店。三年前他们委托一家调查公司 在总店进行消费者调查,三年后用同样的方法在同样的地方再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数据变化不大,例如顾客平均年龄变化不大,购买动机同样是以用餐为主,单独消费饮料部分同样维持在较低的比例。调查除了客户群的人口统计,还包括 客户满意度调查。包括餐品、饮品品质、菜单选择性、价格及价值、等候时间、服务及时性、服务员专业性及友善性、服务员对出品的认知、店内装修、店所在地点、整体消费经验等。出乎意料的是,三年后的这次调查,其消费者满意度总 体来说比起三年前有轻微的改善。可是就在这三年,这家老店的生意一落千丈,
张老板非常不解,为何客户满意度维持在差不多的水平,营业额却大不如前呢?
而且变化的速度如此之快,让他有点措手不及,最后他找到了我,一见到我,他就说他迫切想知道他失去了什么人的生意。
我向他提出 : 营业额的下滑只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光顾你这家店的人数 变少了;另外一种,是光顾这家店的客人人均消费额变少了。你这家店的情况也许是双重打击,人数变少了,人均消费额也在下降。
张老板说:“人数变少、消费不足我是知道的,但是究竟是哪些类型的人变少了呢?很多人告诉我是失去了年轻人的生意,可是我自己观察,还是见到跟以前差不多比例的年轻人光顾,调查的数据也显示同样的结果,那么,失去的那部分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何他们以前是来的,现在又不来呢?”
“你失去的是生活创意人。”我这么一说,张老板有点诧异,也许是奇怪我这么快就给了他一个说法,
而且对生活创意人这个词感到陌生。我接着跟他说明生活创意人的观点:“生活创意人并不是说有创意的人或者从事创意工作的人。提出创意人这个社会群体概念的人是丹尼尔·平克,而被 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 3.0》一书中也提出与其相关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正好可以说明你现在的情况。”
“科特勒我知道,我曾经读过 MBA的课程,常常提及他的理论。不过这个生活创意人我倒是头一回听说。”
“‘生活’这个字眼是我加上去的,为的是说明在咖啡店的客群之中,有 这么一帮人,他们对生活存有创新意念,而且为了谋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他们走 在一个社会群落的前沿,不断地吸取或者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你认为在我们这个小城市里面也存在这个群体吗?我开酒吧的朋友,他告诉过我,我们这里有那么一帮爱玩的年轻人,如果这帮人喜欢上某家新开的夜店,这家店就会旺场,成为城中的热点。如果别的一家新店把这帮人吸引了过去,原来的店就会立马生意萧条。”
“这帮人可以称之为夜店潮人,如果是营销上的叫法,可以叫作潮流创造者 或者意见制造者,营销者特别关注这个群体,我们想针对这个群体进行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推广,而不是推广给所有人,因为这帮人会创造潮流,会制造观念,而且这帮人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会成为一个个独立的营销人,将你的产品和服务推广至社交网络。”
“这与我这个咖啡店又有何关系?”
“夜店为何要拼命的吸引潮人,是因为希望成为受大众欢迎的潮地。你刚才说店老了,店该如何才会不老呢?咖啡店要吸引生活创意人,才可一直焕发青 春而不老去。”
“你的意思是那帮潮人或者生活创意人掌握这个时代的脉搏,如果我的店不再吸引他们,就会落伍。”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帮人对一家咖啡店经营的成败愈发重要。特别是最近这五到十年的时间,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化,社交网络逐渐从新鲜事物发 展成为日常生活方式。随着网民之间互动的深入密集,网络终端手机化现象的出 现,意味着消费者权利得到了空前的增长。比起企业的营销推广信息,消费者更 愿意相信水平的信息渠道转播的网友口碑。消费者对彼此的信任远远超过了对企 业的信任。可以说,人类开始变得高度互联,消费者可得到的信息量空前高涨,极大地促进了口碑的传播。”
“我从事餐饮业这么长时间,我当然知道口碑的重要性,口碑对一家店来说,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十分重要。你看,我们已经建立了微信圈,已经收录了不少的顾客。”话毕,张老板用手机向我展示他们的微信圈。
“问题是,光知道口碑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是谁制造的口碑,以及 口碑的什么内容会让一家咖啡店成功。光有网络上的社交也是不够的,这些网上收 录的粉丝也许是因为你的某个促销建立的,而非真正的粉丝。很多人想到通过熟客 建立网络社交圈,然后通过社交圈进行传播。问题又来了,这些熟客自己的口碑和 自己的社交圈因人而异,而且,某个人可以是某家店的饭夫酒卒,同时又是另外一家店的文人雅士。他们在自己的圈子里面传播的内容也各有不同。”
“说来说去,你还是想说咖啡店需要建立生活创意人的社交圈,并且能让他们传播生活创意才算成功。”
“前提是你想建立一家真正的、纯粹的咖啡店,因为真正的咖啡店本身就应该充满生活创意的。”
“究竟什么才是生活创意人呢?”
“科特勒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开始逐步形成创意人群体,这个类型的人用脑力工作,并从事创造型的工作,例如科学领域、艺术领域以及 某些行业专业人士等等。他们是创造者,创造新的技术、设计或者概念,他们也是新的技术、设计或者概念的应用者。他们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追逐生命的意 义。他们是马斯洛晚年提出的自我实现需求高于一切的人群。在社交网络当中,他们是意见领袖,并且是最具表达能力、最有合作精神的消费者,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对于咖啡店的经营者来说,这帮人其实是咖啡店的一个个独立的营销人,如果一家咖啡店拥有足够多的营销 人,那么他们会带来足够多的受到他们影响的客源。”
“可是,你为何断定我这家咖啡店失去的就是这帮生活创意人呢?”张老板问。
“因为你的店失去了生活创意,就是我刚才说的生活方式的创新。”
“生活方式?对于一个小小咖啡店来说,对它所服务的这帮人的生活方式有何创新可言?”
“ 丹 尼 尔· 平 克 在《 全 新 思 维》(A Whole New Mind)一书 中 提 出 创意人有六大感知力。这六个感知包括:设计 (Design)、故事 (Story)、交响 (Symphony)、共鸣 (Empathy),玩乐(Play) 和意义 (Meaning)。”
“什么意思呢?”
“简单地说,就是他们在这六个方面来感知生活的意义。比如他们选择咖啡店的时候,喜欢看一家咖啡店有没有设计感、有没有有意义值得倾听的故事,这家店是否能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另外,还看是否对该店的一些诉求 和主张产生共鸣,他们会看这个店有没有好玩的地方,最后他们希望在这个店有 得到他们精神层面的感悟。”
“你是说我原来有这样的一帮客户,现在他们不来了?”
“20 年前你的店开业的时候,你把现磨咖啡、花式饮料以及平民都消费得 起的西式简餐这些新餐饮概念带到这个城市,让那帮赶潮流的年轻人觉得光顾你这家店是件很时髦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年轻人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在你这家店 找到了具体的体现,一定程度上,你的店铺设计在当时是新颖的,一定程度上,你这家店带来新的餐饮体验,在当时是城中讨论的焦点,但如今这些‘一定程度’ 荡然无存了,你的咖啡店不再拥有与时俱进的相关性,你的店也不再与这帮在社会上追鲜的创意人士的生活相关了。”
“你是不是言重了,或者想得有点复杂。我知道我的店是有点过时了,可是调查数据没有告诉我这些情况,反而告诉我情况没有变。”
“那要看什么情况了,你做的是现有客户,注意,是现有的光顾你这家店的客户调查,你已经失去的那帮客户,你通过现有的调查方式是不能接触到他们的。而且你的调查只是单纯的客户人口统计调查和客户满意度调查,你并没有通过调 查了解消费者的内心,了解他们对你这家店的观点感受。”
“可我还是有很多老客户的,我的调查显示有许多人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我的顾客,而且保持有较高的客户满意度。”
“其实你这家店现在已经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了一家提供简餐轻食的中西 混搭的餐厅,也就是说,就算是同一个客人,十年前他光顾你的咖啡店和十年后 他光顾你的店,简直就是两码事了。十年前,他来你的店是为了赶时髦,他也许 坐一个下午消费,你一杯咖啡和一份糕点,合计 35 元。十年后的今天他同样来点一杯咖啡和一份糕点,同样付款 35 元,但他的消费动机也许只是为了找个便 宜的地方歇歇脚。他没有变,可是他的脑海里面留存的对你这家店的印象改变了;另外改变了的是你的利润率,同样的消费额,十年前你大有钱赚,十年后的今天,人均 35 元的消费让你无利可图。还有,你刚才提到的客户满意度虽然没有下降,可你调查的依然是那些保留下来的客户,十年前他们满意的东西,和现在满意的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度是一样,满意的内容却发生了改变,而这个内容,也许是你之前所采取的调查方法没有去发掘得到的。”
“那么究竟我能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你刚才说的在客户脑海中发生的改变,或者说他们满意内容的转变?”
“你还是需要调查你的顾客,但是要调查他们的内心想法,而不只是调查他们是什么人,或者他们是否满意这么简单。”
“一家咖啡店也需要如此深入地调查顾客的内心想法吗?人的内心想法可是非 常微妙的,而且,越是内心的想法就越是难去发现。我真不知道展开这样的调查需 要聘用怎样的调查公司,而且我们是否能够负担得起。”
“你刚刚说要我帮你的咖啡店把脉,我的意见是我们倒不如先为咖啡店的受众把把脉,要把脉的话必须接触到脉搏,一家企业的经营者需要不断地问自己,时代的脉搏我们掌握了吗?消费者的脉搏我们感知了吗?企业要长盛不衰,难就难在要不断与时代的脉搏同步。”
“你对我说这些道理好像是我正在经营苹果公司、星巴克这样大的企业。好 吧,调查我也知道很重要,真正了解客户的心理当然也重要。但是我的企业现在只剩余一家老店,而且现在的生意很差,这一点倒是不用调查的。按你这么一说,要挽救我的这盘生意,岂不是要重新装修一番,然后编个故事,然后搞几个大型 Party,然后做几场义卖,然后请几个驻场表演,然后在墙上贴几句至理名言?”
“哈哈,你倒是现学现用了。刚才说的只是创意人的六个感知方向,如果你认为随便编个故事、搞个Party、贴几句话就可以笼络这帮人,未免把他们想 得简单了。话又说回来,创意人一说,以及创意人的六个感知也只是学术观点而已,之所以照搬这个一家之言,无非想说明系统的营销理论可以使我们进入更精 细、更深入的经营思考,而更精细、更深入的经营思考,才可以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让我们的企业脱颖而出。”
“我知道营销理论的重要性,要不然我也不会去学 MBA,也不会按照书本 说的进行消费者调查。但是我现在被这些营销理论搞得头大了,MBA 课程中的那些 4P、4C、STP的原理我都懂,但是有人说这些理论只是某个时代的产物。究竟在当下,就我现在的情况,我需要什么样的营销思维方法让我的店扭转颓势?”
“4P 也好,4C 也好,STP 也好,这些都是针对消费者、针对顾客、针对人而展开的讨论,都是为消费者把脉的工具。我认为一切营销的思维都应该以消费者为出发点。就算是以产品的为中心的4P 年代,营销组合中的任何一项同样需 以就顾客的“内心”而提出思考。比如说你的咖啡店,你在设计这个产品的时候,难道不考虑你的顾客需要吗?营销者常常挂在嘴边的4P 理论会告诉你,做产品 要有独特的卖点,我也常常在咖啡店的商业计划书中看到唯一卖点 USP 这样字 眼。这个所谓的独特,不就是考虑了顾客的需要了吗?产品的功能、特性和卖点,如果没有顾客的内心所认为的功能、特性和卖点,这些概念就没有现实意义了。如此类推,其他P、C 照样需开始于顾客的内心,结束于顾客的内心。”
“你的观点是4P 还是4C 并不重要,它们是两个角度考虑同样的问题。” “异曲同工,有人说 4P的其中一个P 促销(promotion)考虑的是单向的推广活动,而4C的沟通强调的是双向的沟通。假设你的咖啡店开在4P的年代,也许你比较注重的是价格促销,买一送一这样的促销。如果在4C的年代,也许 你会考虑开始会员制度这样的手段来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从而促进销售。”
“你不用假设了,也许我的店就是开在4P的年代,那个时候,市内的咖啡店不多,而我的出品又是广受好评,我记得我们在淡季做个9 折的促销,就会引起很好的反应。后来,我们索性推出会员卡,凭卡 9 折或者 8 折,这张卡片成为了当时顾客钱包中很想拥有的卡片,有了会员制,我们会常常寄信给会员,对于公 司的客户,还会用传真的形式来推广一些促销活动。这些手段在当时都收到了很 好的效果。”
“4P的促销和 4C的沟通 (communication), 共同谋取的还是消费者的良好 反应。我们并不能说促销和沟通孰优孰劣,从消费者内心的角度,沟通的确可以 建立更深厚的关系,但企业成立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关系,而是在顾客身上谋得 良好的反应,购买行为的产生,对企业、和企业所经营的品牌的美誉,以及对其他的人推荐等这些对企业良好的反应。只不过一般人会认为,促销只是买一送一这样的直接催化购买行为的手段,而沟通的良好反应除了产生购买行为以外,还 会让顾客有更多更良好的消费体验,这样的体验足以让他成为忠诚的顾客,而且推荐给他更多的朋友。”
“我听说有家西餐厅的老板是个外国人,他原来是名厨师,来中国和一位 中国太太开了家有他的本国特色的餐厅。这个人总爱在客人埋单的时候和客人聊 上几句,问吃得好不好这样的问题。这家店的老板一直坚持这样做,以至于在网 络点评上,这一点成为这家店的一个让人记住的特色。”
“这个特色,也许在我们目前的社会中看作是特色,其实这是餐饮业态的常见环节。这类业态可称为厨师餐厅,因为经营者原来是个主厨而闻名。主厨走 出厨房与客人沟通是高级餐厅的一项尊贵的行为,更何况这个主厨是老板。为何 要这样做呢?除了真的想听客人的意见或者赞美之词,最重要的还是给予客人尊 重,让他的消费体验加冕上受尊重的感受,在食物的味觉以外进一步俘获顾客的内心。”
“其实这样的沟通自古有之,也不是某个年代才开始的。” “对,非常对,促销和沟通,自古有之,从这个世界上第一家咖啡店开始,经营者就一定是想获得顾客的内心,从而谋得更多的利润。只不过,时代的进步,让消费者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经营者越来越畏惧消费者个体的影响力,在过去,也许一家餐饮店的某个让客人不愉快的经历没什么大不了。现在呢,一个个体的单一的事件会顷刻之间成为丑闻传遍天下。例如刚才你说的厨师餐厅,这个老板 也许会发现他本来的一项习惯做法,会在中国成为新鲜的事物而传播,让他的餐 厅出现更多的新面孔,为的也许是受到在别处不多见的尊重。”
“我相信,就这个例子来说,会去传这件本来普通的新鲜事的也许就是那 帮创意人,而会因为这个新鲜事而前去光顾的,或许也是生活创意人。”
“对,因为他们从这件简单的与主厨沟通的事上,得到了启发。”
“这么说,今天我也启发了你,我也是生活创意人。”
“当然是,其实我们的生活是需要不断受到启发的,因为我们总想有更好的生活,对某些人来说,去咖啡店是生活的一部分,于是他们总想受到启发去更好的咖啡店。我之所以如此武断地说你这家店失去了生活创意人的顾客,无非是想表达,在这个城市,你的店给人的启发越来越少,光顾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为何我在你的店待了一天就这样认为,是因为我已经大概知道,你的店,缺乏可以启发别人的地方。”
“我明白了,因为你没有发现有新意、有内容、有创意、有意义的东西。” “对,现在你找到我,希望我们一起来把这家老去的咖啡店扶上成功的轨道,因此我们一定要研究如何重新吸引一家咖啡店应该要吸引的那帮人。现在的时代 给我们的挑战是:这帮人的资讯越来越发达,这帮人也越来越有主张、越来越相 信他们要消费的东西,除了有物质上的满足,也要有精神上的感触,这就是为何 我们说有些咖啡店可以让灵魂停留。你说说灵魂会停留在什么地方呢?”
张老板想了想说:“我知道你为何这样问了,我也不是只想经营一家饮食店,我开咖啡店的初衷,就是要打造一个可以让人停下来想想事情的空间,我也希望 我所经营的店可以让人得到生活上的启发,至少可以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是明白这个的。让灵魂可以停留,首先这个地方要有灵性,而灵性,对一家咖啡店来说,我看是至高无上的追求了,假设是可以盈利的情况下。”
“哈哈,原来你还是很有想法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让你这家店,重拾盈利的状态,并且回归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