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所感染控制(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免疫缺陷,伴有多种感染或继发性肿瘤,最后导致死亡。1981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始成为明显的流行病。198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该病下的定义是:“发生于没有引起免疫不全的重要因素、未满60岁的年龄组中的T辅助细胞明显减少和细胞免疫功能不全,由原虫、真菌、病毒、细菌等机遇性感染,发生卡波西肉瘤,叫艾滋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示,这个定义也适用于各国对艾滋病的诊断。艾滋病发病率的增长及全球性扩散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88)已成立国家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专门委员会。美国中央情报局情报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行为不检点加上医疗设施不完备,到2010年,全球HIV感染者有可能达到1.1亿人。近来艾滋病在全球流行日趋广泛,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10月31日宣布全球HIV感染人数达到6000万。2008年新增感染人数为490万,有20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目前全球每天新出现5000例HIV感染者,有8000人因AIDS而死亡。
在艾滋病呈世界性蔓延的情况下,我国也不例外,1985年6月底在北京协和医院发现首例AIDS病例。我国自1994年以来AIDS病例数和HIV感染者数迅速增加,全国各省区无一幸免,但以云南、新疆、四川等地最为严重。HIV/ AIDS在我国的流行模式与其他国家、地区有相当不同。在欧美国家以从同性恋、静脉吸毒到异性性传播为主。在非洲国家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在体质学上与我国最接近的东南亚国家,经历了由静脉吸毒人群开始,迅速转为异性性传播为主的模式。2010年11月我国卫生部通报了我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截至2010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0 393例,其中病人132 440例;死亡68 315例。2009年,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
1983年加拿大牙科协会杂志载文指出艾滋病与口腔医疗有重要关系,随后日本齿科评论等杂志报道了该病的性质和口腔颌面症状。英国联邦口腔科学及卫生委员会也颁布了牙科诊所控制感染的法规性文件。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提出了控制口腔感染的建议。AIDS 研究已提供了一些与口腔医学有关的资料,口腔医师必须预料到AIDS病人或可疑者可能来寻求诊治,并能认识AIDS的早期迹象和症状。防止自身感染,避免交叉感染,是口腔医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口腔医师面临着血液、唾液和齿龈液等 HIV感染的潜在威胁,这一人类史上的空前疾病灾难,对口腔医师提出了严重挑战,再一次要求口腔诊所对病毒及细菌感染有相应的预防制度和措施。早在1992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就出现7名携带有艾滋病的牙病病人状告牙科医师的事件,该医师也经确诊为艾滋病携带者。可以说,从那时起,如何加强口腔医疗中的院内交叉感染控制,已经成为一个严峻而又急迫的课题。
第六届国际牙医研究学会中国分会年会(IADR)2005年在上海召开,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周曾同教授提出,艾滋病已经对口腔医疗的安全性提出了新挑战,呼吁口腔医务工作者要重视口腔医疗中的感染与控制。由于AIDS的流行日趋严重,AIDS病人因缺乏免疫力,易患全身各系统疾病,也可波及口腔出现相应损害而到口腔诊所就诊,口腔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时直接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而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口腔医务人员必须提高对AIDS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来阻止AIDS在口腔诊所的传播。
第六届国际口腔健康与艾滋病学术研讨会2009年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口腔和艾滋病——全球性的挑战”。临床研究证明,口腔病变是艾滋病病人的一个显著特征,“口腔健康与艾滋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越来越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与艾滋病有关的口腔疾病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一学术会议的举行,不仅促进了人们对艾滋病与口腔患病关系的认识,而且从多方面证实了“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可能是早期发现、治疗和监测艾滋病的重要标志”。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卫生部2004年公布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