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肿瘤基因治疗临床应用规范
一、概 念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以改变人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治疗,肿瘤基因治疗是将有治疗作用的外源性目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直接针对疾病的根源——异常基因发挥治疗作用,被认为根除肿瘤细胞的先进方法之一。肿瘤基因治疗具有选择性强、特异性高、对机体损伤较小、对晚期肿瘤和转移灶仍有效的优势。自首例肿瘤基因治疗——转染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的新型TIL细胞成功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以来,肿瘤基因治疗开始迅速进入临床试验,大量治疗方案已进入到Ⅱ期和Ⅲ期,涉及肿瘤种类广泛。
在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中,涉及的基因范围和治疗策略极为广泛。目前基因治疗主要包括免疫基因治疗、直接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基因治疗、改善肿瘤化疗疗效的基因治疗、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等。根据治疗的主要途径又可分为:抑癌基因治疗、癌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药物敏感基因(自杀基因)治疗、多药耐药基因治疗、肿瘤血管基因治疗等,其中应用抑癌基因对肿瘤进行靶向治疗,是基因治疗领域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二、临床使用原则
1.诊断明确,具有基因治疗应用指征。
2.针对宿主病变细胞及基因采取不同的基因治疗方法。
3.确定基因治疗的靶器官、组织、细胞及目的基因。
4.勿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同时使用。
5.了解药物的副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
6.严格按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使用,不得随意增加剂量或改变给药途径。
7.掌握禁忌证,对于某些特殊患者(如处于免疫抑制的患者),不宜使用。
三、临床应用
1.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p53是基因卫士,具有上调多种抑癌基因和下调多种癌基因的活性,并有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和药物多抗性(MDR)基因表达的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各种实体瘤的发生与p53异常密切相关,因此恢复肿瘤细胞p53基因功能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重组人p53腺病毒是由5型腺病毒载体与人p53基因重组的肿瘤基因治疗制品,前者发挥载体作用,携带治疗基因p53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后者则是肿瘤治疗作用的主体结构。该基因制品主要适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疗。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给药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1)在放射治疗前72小时开始瘤内注射。每周1次,每次10 12VP,4周一疗程。根据病情,可使用1~2个疗程。对直径≥4cm的肿瘤,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ml;对直径≤4cm的肿瘤,生理盐水稀释至2ml,瘤组织局部多点注射。
(2)胸腹腔灌注:放出适量胸腹腔积液,将药稀释至500~1000ml进行胸腹腔灌注。
(3)动脉导管介入:用生理盐水将药物稀释至100ml,30分钟内注射完毕。
(4)静脉给药: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30分钟内静滴完。
该药应用前应常规给予解热、镇痛及抗组胺药。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时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自限性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寒战、注射部位疼痛、出血,偶有恶心、呕吐、腹泻、出血和应激性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对上述不良反应予以相应的对症治疗。全身感染、发热等中毒症状的患者,以及对该药过敏者禁用。
2.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
重组人5型腺病毒是人5型腺病毒删除了E1B和E3区基因片段后的肿瘤基因治疗制品,能够特异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包装及释放,最终导致肿瘤细胞裂解。基于病毒自我复制及扩增的能力,受感染肿瘤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病毒可感染、裂解新的肿瘤细胞,达到对肿瘤细胞的连续杀伤作用。人5型腺病毒在正常组织细胞中不能有效复制,因而对正常组织无损伤作用。对于常规放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无效,并以5-FU、顺铂化疗方案进行姑息治疗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可试用重组人5型腺病毒与前述化疗方案联合使用。
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多与化疗药物同步使用,直接瘤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5天,21天为一周期,使用最多不超过5个周期。
根据肿瘤体积大小以及病灶的多少决定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剂量,具体如下:
(1)只有1个浅表病灶:
如病灶最大径≤5cm,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5.0×10 11 VP/d;如病灶最大径>5cm,≤10cm,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1.0×10 12 VP/d;如病灶最大径>10cm,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1.5×10 12VP/d。
(2)有2个浅表病灶:
如2个病灶最大径之和≤10cm,分别各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5.0×10 11VP/d,共1.0×10 12 VP/d;如2个病灶最大径之和>10cm,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1.5×10 12VP/d,各病灶分配量根据肿瘤病灶大小,按比例注射。
(3)有3个或3个以上浅表病灶:
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1.5×10 12 VP/d,各病灶分配量根据肿瘤病灶大小,按比例注射。
使用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局部反应、非感染性发热、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和包括寒战、头痛、肌痛、乏力在内的流感样症状。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属可复制型病毒药物,因此有同类生物制剂过敏史者、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者、未经控制的活动性感染者、正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者、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者、哺乳、妊娠期妇女禁用该药。
3.Cerepro
2009年由Ark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的全球第一个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腺病毒载体定位码基因注射剂(sitimagene ceradenovec)Cerepro被法国医药管理局批准上市,作为罕用药物治疗可行手术的恶性神经胶质瘤。
Cerepro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腺病毒载体,能够诱导所感染细胞表达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脑肿瘤组织切除后,在周围正常脑组织深度1cm处多点注射Cerepro(30~70次注射),药物处理后健康脑细胞表达TK,术后5天患者静脉给予更昔洛韦,TK将更昔洛韦转化为杀伤分裂肿瘤的细胞毒性物质。脑组织中正常神经元不分裂,故对此物质不敏感。因而,Cerepro对正常脑细胞无害,并有助于防止原发病灶周围形成新的肿瘤。
4.抗癌基因纳米粒注射剂
2007年菲律宾食品与药品管理局(BFAD)批准伊佩尤斯生物技术(Epeius Biotechnologies)公司的载专利突变细胞周期控制基因即抗癌基因纳米粒注射剂上市,该品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表达显性失活的cyclin G1基因杀伤肿瘤细胞,静脉输注可有效地进行肿瘤靶向给药以治疗各种顽固性肿瘤。作为主动寻找并杀伤转移性肿瘤的靶向抗癌药,Rexin-G对包括靶向药物在内的其他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例具有极高的疗效。此外,临床研究证明其安全性好,并能减轻常规化疗的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品也是全世界范围内首个获准上市的载基因纳米粒药品,2003年美国FDA批准其为治疗胰腺癌的罕用药物。
四、展 望
目前涉及多种难治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方案都在其早期临床试验中获得可喜的疗效证据,这无疑令人振奋。但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推广仍存在较大风险,且面临伦理学问题,如何进行风险评估以及何种风险水平可以接受,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基因治疗风险评估准则,优化及规范临床试验方案,对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有着深远意义。同时,肿瘤基因治疗尚处于发展及临床应用的早期阶段,存在靶基因选择困难、基因表达效率相对低下与不可控制、不同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等问题。但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导入系统、表达调控元件、表达调控机制的不断阐明以及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基因治疗有望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成为人类攻克肿瘤的一种常规及高效的治疗方法。
(葛春蕾 薛渊博 丁海燕 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