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二节 雷火灸常用腧穴
提出雷火灸常用腧穴是因为雷火灸治疗,不是像针灸一样只选用腧穴针刺来治病,一次要选若干个,或几十个腧穴加上电疗器来治疗,它选用的腧穴,只是病灶相邻近的部位,选取较为敏感的穴位2~3个,作为施灸部位,相关的经络上的远端穴位选用要少一些。在灸疗腧穴时,对腧穴部位多使用雀啄法或小螺旋法,使用泻法时灸条距离皮肤1~2cm,连续雀啄5、7、9次各为1壮,每壮之间要用手压一下被灸疗部位。补法时距离穴位部皮肤3~5cm,采用小旋转法6、8、10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摸被灸疗部位。灸的壮数以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一般灸5~8壮。此手法上还应注意一个问题,在每数到5、7、9或6、8、10次时,要稍微停顿1~2秒,这可加大热辐射的渗透力,治疗效果会更加好。另外我们在应用穴位时不是针刺,因为扎针尺寸绝对要量正确,扎针的效果才好,而雷火灸的火头有3cm粗,只需灸疗腧穴所在的部位即可,它的用意是灸穴位所在的部位,就可以起到热能量的感传作用。有时使用腧穴是在病灶部位里面的,总之是根据病情的需要选适应的腧穴。以下是在身体各部位雷火灸常灸疗的腧穴。取穴的方法基本上以腧穴所在的部位为主。
一、 头部
1. 百会
位置在头顶部中心部位,头为诸阳之首,百会又为多条经脉相交之处。百会能治百病,有醒脑开窍、镇静安神的作用。主治眩晕健忘,腹泻脱肛;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老年痴呆,内脏下垂,中风后遗症等。
2. 上星
位置在额头发际正中直上约2cm处。有消肿止痛、疏风散寒作用。主治头晕,面目浮肿,迎风流泪,鼻窦炎,鼻脓肿,鼻内长痣,热病汗不出,恶寒发热,额部神经性疼痛,神经衰弱等。
3. 安眠穴
位置在耳后,翳风与风池连线的中1/3部位。有平息肝风、安神镇静的作用。主治失眠,烦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心律失常,心悸不宁,高血压、癫痫等。
二、 面部
1. 印堂
位置在额部两眉之间。有明目提神作用。主治头痛眩晕、目疾、鼻塞、鼻衄、舌硬、鼻窦炎、筛窦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
2. 睛明
位置在眦角与鼻根部之间。有祛风散寒、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视物不明、老花近视、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内膜痒痛、睑腺炎、眼结膜炎、泪囊炎、视神经萎缩等。
3. 素髎
位置在鼻尖部。有祛风热、解毒、消肿、通利鼻窍的作用。主治鼻塞、过敏性鼻炎、鼻痒流涕、鼻窦炎、惊厥晕迷、鼻息肉、酒渣鼻、鼻衄等。
4. 迎香
位置在鼻翼外侧边缘与鼻唇沟之间的中部。有祛风清热、活络通窍的作用。主治鼻塞、鼻衄、急慢性鼻炎、口眼 斜、面部浮肿、面神经麻痹、面肌抽搐等。
5. 四白
位置在眼球中部直下,眼眶下凹部。有疏风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目赤红肿、疼痛发痒、迎风流泪、睑腺炎、结膜炎、头面部疼痛、口眼 斜、眩晕目胀、青光眼不出血期、面部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6. 地仓
口角外侧与眼球中1/3直下的连接部。有疏风散寒、止痛解痉的作用,主治口眼 斜、口角抽动、颊肿齿痛、流涎唇不闭、面部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流泪等。
7. 颊车
下颌骨外侧角前上方一横指处。有疏风清热、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口眼 斜、颊肿齿痛、牙关紧闭、三叉神经痛、面肌挛缩、面神经麻痹、颈项强痛、腮腺炎、喑哑等。
8. 下关、耳门、听宫
三穴的位置均在上颌骨与下颌骨交合处,非常靠近,雷火灸的火头每次灸一处腧穴时,均包括灸以上三个腧穴,腧穴的作用与治疗范围大同小异,所以三穴合并介绍。有清热消肿止痛、舒经活络、通关聪耳的作用。主治口眼紧闭,面颌疼痛、口眼 斜、牙齿疼痛、头痛眼花、耳聋耳鸣、中耳炎、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9. 瞳子髎
位置在眼外侧角眼尾,眼眶骨外侧缘处。有祛风解热、平肝息风、明目散翳的作用。主治头目疼痛、眼红肿热痛、老花近视、面神经与三叉神经痛、视神经萎缩、迎风流泪、口眼 斜等。
10. 鱼腰
位置在额部眉毛中1/3处。有舒经活络作用。主治目赤肿痛、眼睑抽动、眼睑松弛下垂、口眼 斜、眉眶骨痛、急性结膜炎、眶上神经痛、视网膜出血、青光眼不出血期、面神经麻痹、近视老花眼等。
三、 颈肩部
1. 风府
位置在颈后上端,后发际正中线一同身寸处。有疏散风邪、通关利窍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直、舌僵不言、半身不遂、眩晕头昏、感冒失音、癫痫、癔症、神经性头痛等。
2. 风池
位置在后颈与风府同一水平线上,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左右各一处)。有清热解表,平肝风、醒脑明目的作用。主治头昏头痛、眼结膜炎、青光眼、高血压、中风半身不遂、脑动脉硬化、颈肩骨痛、恶寒发热、鼻炎、鼻衄、耳鸣、耳聋等。
3. 大椎
在后颈下端第七颈椎下凹陷处。有宣热解表、解毒祛湿的作用。主治颈项僵直、发热烦躁、疟疾、虚汗盗汗等。
4. 肩井
位置在肩部大椎与肩峰连线前,与乳部中线垂直相交处。有散风清热、舒经活络、理气、祛痰散瘀的作用。主治肩背疼痛、头颈强直疼痛、上肢经脉关节肿痛、乳痛、乳汁不下、瘰疬包块,中风、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
5. 肩髃
位置在肩部,当上臂外展前伸时的肩峰凹陷处。有祛风解热、通利关节、舒经活血的作用。主治上肢关节疼痛、肌肉痉挛、颈部结节、瘰疬、上肢瘫痪、臂神经疼痛等。
6. 天突
位置在颈前部下端中央的胸骨柄上凹陷处。有宣肺通气、化痰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哮喘、吐血、扁桃体炎、心与背牵掣性疼痛。
7. 廉泉
位置在颈前部上1/3处,喉结上方凹陷处。有通利喉舌、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咽喉部喉结疼痛、舌挛紧、舌弛流涎、声哑、口舌生疮、喉痹、中风失语、喉结肿硬、瘿瘤肿胀等。
四、 胸腹部
1. 膻中
位置在胸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交汇处。有通气活血止痛、增生津液、养血的作用。主治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心胸胀痛及心绞痛、支气管炎及哮喘、食管狭窄、乳腺炎等。
2. 中脘
位置在上腹部脐与胸骨剑突尖连线的中点处。有和中健脾胃、通理腑气的作用。主治胃腹部胀满疼痛、呃逆反胃、消化不良、肠鸣腹泻、便秘便血、胃下垂、胃炎、胃痉挛、食物中毒、子宫下垂、失眠、荨麻疹等。
3. 神阙
位置在腹中部脐中心。有回阳固脱、利水固本的作用。主治肠炎泻痢、水肿腹胀、脐周疼痛、脱肛、子宫脱垂、不孕、产后尿潴留、中风脱证、角弓反张等。
4. 气海
位置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下1.5同身寸处。有补中益气回阳、调理气血、固精的作用。主治腹泻、食物不化、中风脱证、尿失禁、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产后恶露不尽、胎衣不下、胃、膀胱及盆腔炎等。
5. 曲骨
位置在耻骨联合交汇的上缘处。有通利水道膀胱、调理精血的作用。主治小便淋漓、遗尿、膀胱炎、赤白带下、遗精阳痿、阴囊湿疹、五脏虚损寒冷、产后子宫收缩不全、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肿瘤等。
6. 归来
位置在下腹部脐下4寸,距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处,左右各一处。有疏肝理气、补中益气、活血调精止痛的作用。主治腹部疼痛、经闭经痛、输卵管炎、囊肿、多囊卵巢、不孕症、赤白带下、疝气、茎中痛、睾丸炎、子宫内膜炎、腹股沟疝气等。
五、 背腰骶部
1. 肺俞
位置在背部的上部,第3胸椎横突下缘旁开1.5寸处。有宣肺理气、平喘利肺、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肺结核、鼻炎、喉炎、肋间神经痛,皮肤瘙痒症等。
2. 肾俞
位置在腰部第2腰椎横突下旁开1.5寸处。有强肾益气、回阳利水的作用。主治早泄阳痿、遗精、性功能低下、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不孕、尿频尿急、遗尿、水肿、晨泻、耳鸣耳聋、咳嗽气短、腰膝冷痛、盆腔炎、肾炎、腰部软组织扭伤等。
3. 八髎
位置在骶骨背侧依次排于骶骨上的,从上至下的四对孔中,称之为八髎。有壮腰调经、通利下焦、舒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不孕症、输卵管炎、赤白带下、遗精、阳痿、阳挺、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炎、睾丸炎、坐骨神经痛、腰骶关节痛、膝肿胀痛、下肢瘫痪等。
4. 长强
位置在尾椎末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有安神镇痉、强心固脱、通便、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气虚下脱、失眠心悸、腹泻、痢疾、背脊强直反弓、肩周炎、痔疮、尾骶骨疼痛、癔症等。
六、 上肢腧穴
1. 曲池
位置是屈肘关节90°时,在肘横纹之外侧端处。有清热祛风、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风热疾病、咽喉肿痛、口齿肿痛、目赤眼痛、呕吐腹痛痢疾、扁桃体发炎、肩肘丹毒疮疡、疟疾、流感、荨麻疹、肩肘腕关节疼痛、神经麻痹等。
2. 曲泽
位置在肘微屈时,肘横纹之中部。有清热去烦、宁心和中、降逆止痛的作用。主治身热心烦,心悸心痛、呕吐腹泻、抽风惊厥、心肌炎、心绞痛、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中暑等。
3. 内关
位置在腕横纹上2寸,掌上肌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处。有安神宁心、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胸闷痛、心悸、心肌炎、心绞痛、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膈肌痉挛、头痛失眠、上肢痉痛、血栓性脉管炎、痫病、癔症等。
4. 手十指冲
位置在双手十指端部位,灸时五指端靠拢齐平。有醒脑提神、通关利窍、清心火、泄邪热的作用。主治中风昏迷,惊厥昏迷,舌强肿痛,口舌生疮、齿痛、五心烦热、中暑热证等。
七、 下肢腧穴
1. 环跳
位置在臀部骶骨孔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外1/3,与近骶骨管孔的内侧1/3交会处。有通筋活络、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腰腿扭伤疼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腰腿风寒痹证、经络肌肉痿软、半身不遂、风疹、坐骨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等。
2. 委中
位置在膝关节腘窝横线中心。有活血祛热、舒经活络除痹的作用。主治腰、骶、髋及下肢扭挫伤、风寒湿痹病、下肢痿软、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及慢性肠胃炎、小便不利、遗尿、疟疾、中暑、湿疹等。
3. 足三里
位置在膝前下方三寸,胫骨结节外侧一横指处。有强身健体作用,是保健重要穴。有健脾和胃、利腑除湿、升调气机的作用。主治胃肠胀痛、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痢疾腹泻、水胀腹胀、肝炎、阑尾炎、便秘、便血、气虚气短、心悸、鼻炎、耳鸣、下肢关节不利麻木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膝滑膜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乳痛、咳嗽喘痰、急慢性胰腺炎、精神分裂症、高血压、内脏下垂、白细胞减少症。
4. 三阴交
位置在小腿内侧距足内踝上缘3寸,胫骨内缘下凹陷处。有祛湿健脾、肃降肺气、宁神益气的作用。主治腹胀痢疾、饮食不化、小便不利、便秘、急慢性肠炎、咳嗽气喘、黄疸、神经衰弱、嗜睡、性功能减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遗尿、下肢神经痛或风寒湿痹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高血压、水肿、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痔疮等。
5. 涌泉
位置在足底第二、三跖骨下1/3之间处。有补肾通便、平肝祛风的作用。主治腰膝酸软、痹痛、下肢瘫痪、骨质疏松、头顶痛、头昏头晕、失眠眼花、咽喉肿痛失音、舌干苔黄、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精神分裂症、高血压、大小便不利。
6. 承山
位置在小腿后侧腓肠肌两腹之间凹陷处。有舒筋活络、顺气通便的作用。主治腹痛胀满,便秘、痔疮、腰背疼痛、下肢痿软、肌肉痉挛、脱肛、疝气、坐骨神经痛、肌麻痹等。
7. 足十趾冲
位置在两足十趾末端前方。有通六腑、宣泄热邪、镇痉的作用。主治六腑急性炎症、肠腹部疼痛、热病中暑、下肢麻痹、关节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