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直过民族”读《茶经》的优势
陆羽《茶经》的第一部分《一之源》尚好懂,郁郁葱葱的茶树还可见,栽种与生产知识也都还在,但讲解从树叶到成品步骤的《二之具》部分,理解起来就会有难度。主要原因自然是,这些道具大都退出了日常生活,读的人如果没有图示,很难想象出画面。
读过云南历史或到过云南的人,会听到一个词,叫“直过民族”,意思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更直接的说法是从刀耕火种直接到了电器时代。
细读《茶经》,我发现了直过民族的优势,就是对唐代的道具不陌生。
我家里有碓,就像城里供小孩玩的跷跷板,只不过另一头是石头或木头,用来砸碎食物。大碓需要双脚,经常是两个人站在一起,各出一只脚用力。小碓是手持石模,经常捣碎花椒、辣椒、八角之类的。要获得更精细的食物就需要石磨细磨,细磨茶的茶器是茶碾。
这些年我在家用炭烧水煮茶,就想着能否让木甑子也恢复使用。现在家里都是电饭煲,无论是韩式电饭煲还是日式电饭煲,煮出来的饭其实大同小异,看到日本纪录片讲到煮饭师傅,便越发怀念用甑子蒸米饭的场景,怀念有米汤喝的日子。
甑子蒸饭,做起来比较复杂。先把米放到锅里煮到半生不熟,再把夹生饭倒进筲箕里过滤,米是米、汤是汤。最后把筲箕里的夹生饭放到甑子里,继续通过蒸汽蒸熟,通常烧水的铁锅里还可以煮玉米、土豆什么的,在甑子里的米饭上面,还可以蒸包子、馒头。云南人把这一过程叫“煮饭”,真的是在“煮”上下了功夫,吃起来很丰盛,连喝的汤也一并准备了,不像现在,把米丢进电饭煲就一切万事大吉。想想,我都很久没有喝过米汤了。
现在用各种石磨压饼,各种造型在普洱茶界恢复得比较好,与生产力有着直接关系。大理过去进口不少机械设备,从来没有组装过,主要原因就是一旦用了机器,会造成大量劳动力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