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彼刻:港岛东百年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佛口及杉排

由船街西望杉排及大佛口一帶,約1962年。

最高的是落成於1959年的寶華大廈,其左方是現為警察總部一部分的警察宿舍。

1840年代,一座軍器廠設於下環金鐘道,與皇后大道東交界,其旁為第一代的軍器廠街。(現時的軍器廠街,是在1920年代填海的新填地上開闢。)

1844年,一座「東區街市」落成於軍器廠街與皇后大道東交界,其背後的兩端,分別有位於海旁東(現軒尼詩道)的軍糧局貨倉和海軍食堂,及皇后大道東育嬰堂所在的法國教會。

二十世紀初,街市已變身為商住樓宇,當中有一「大佛洋行」,該日本洋行所陳列的金色大佛,漸成地標,亦為該地段「大佛口」名稱的由來,由於日本商行雲集,該一帶亦被稱為「小東京」。

位於軍器廠街與海旁東之間,於1910年6月,建成一間海員(或稱水手)會館,此外,亦有一座海員會館位於機利臣街旁的海旁東(莊士敦道)。

一座最新的水手及海軍會館(Sailor And Soldier’s Home),於1929年在軒尼詩道與晏頓街之間落成,被稱為「紅磚屋」(所在現為衛蘭軒)。而落成於1910年的一座連同海軍食堂等建築物則於1938年拆卸,以闢軒尼詩道。

這一帶有一座大佛碼頭,有不少妓女在附近海面的艇上賣淫。警方不時掃蕩拘捕,妓女連同嫖客被稱為「水上野鴛鴦」。

1939年,當局在皇后大道東與星街之間的山段,開闢數座防空洞。而迄至聖佛蘭士街之俗名為「杉排」的地帶,早於1841年,曾闢成第一座天主教墳場,墳場他遷後,地段於1883年出售。

1890年成立的香港電燈公司,發電廠就是位於這一帶的電氣街及永豐街等,稍後亦開闢了日、月、星街。

二十世紀初,一間「安樂水房」(汽水廠),在皇后大道東59號開張,營業至1970年代。

1909年8月,置地公司將這一帶原法國教會的地段,包括蘭杜街至李節街之間的多幢樓宇和舖位出租,街名的晏頓及蘭杜,都是置地公司的大班。蘭杜街曾有一間中華戲院於1952年重建為麗都。

和平後的1946年,大佛口至告士打道延伸至灣仔道一帶,外國水兵雲集,開設了大量酒吧,為私娼(又被稱為「交際花」、「國際女郎」及「阻街女郎」)的活躍地帶。

1949年3月22日,位於軒尼詩道與軍器廠街交界的麗的呼聲有線電台啟播。

1950年,有一灣仔蔬菜統制市場,設於軍器廠街,運作了半年多。

1955年8月,警察總部由干諾道中2號的東方行遷至落成於軍器廠街的新廈。

位於皇后大道東與軍器廠街交界的大佛洋行,約1910年。

左方是軍器廠,右方的大佛山下端於1940年闢成三座防空洞。

位於軍器廠街,大佛洋行左方的落成於1910年第二代海員之家的一部分。攝於落成不久。

這一帶的屋宇於1938年拆卸以闢軒尼詩道。

由皇后大道東大佛山望第一代軍器廠街,約1920年。

可見兩部交通意外後受損的電車。

右方為第二代海員之家。

1929年,剛落成的海員及海軍之家。

左方為晏頓街,前方為填海而獲得的地段。

於1938年,右方的屋宇拆卸連同此地段,開闢軒尼詩道。

這座紅磚屋宇約於1990年改建為衛蘭軒。

約1951年的大佛口,右方為皇后大道東。

大佛洋行及海員之家等屋宇於1938年拆卸後,興建了正中的先施保險大樓及開闢左方的軒尼詩道。

其前的軍器廠街亦移往左方的地段。

由永豐西街向上望永豐街,1979年。

左上方為星街。1890年之第一代發電廠就是位於這一帶。

由皇后大道東上望聖佛蘭士街,1978年。

由寶雲道西望大佛口區,約1905年。

正中四座金字屋頂的是名為「藍行」之海軍食堂,其左方是法國教會。

左中上方是軍器廠、海軍船塢及白色的添馬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