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繫辭傳》提及「八卦」時,多是指三畫卦,亦即「經卦」、「別卦」或「單卦」;「成」是形成。「列」字比較難解釋,如果依照字面解釋,意思是行列或是行列應有的先後次序。「八卦成列」是指《易經》中最基本的「經卦」是怎樣形成的;然後在形成之後,彼此之間有甚麼關係。
首先第一點,八卦如何成立?如果根據《繫辭上傳》的說法,應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今注解家對這段文字的解釋,頗有不同。宋朝以後,一般都接受了北宋邵康節(邵雍)的解釋,認為易卦的產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最初是太極混元的元氣,然後依次產生兩儀、四象、八卦。(《皇極經世》:「道生一,一為太極;一生二,二為兩儀;二生四,四為四象;四生八,八為八卦。」)
(據朱熹《周易本義》,南宋咸淳元年吳革刻本,福建人民出版社,二零零八年影印本,第三冊,頁一零一。)
如圖所示:從下而上,首先是太極。太極分而為二,黑色代表陰,白色代表陽(兩儀)。而陽最初是純陽;但隨著自己的發展,可以分為陰和陽。因此,它本身就可以分為陰和陽。同理,就陰來說,最初是純陰;但是本身發展,其實也是再分為陰和陽的,因此,陰和陽的發展,便成為陽陽(太陽)、陽陰(少陰)、陰陽(少陽)、陰陰(太陰),這便是四象。如此類推,四象中,陽本身又可以分為陰和陽;陰本身亦可分為陰和陽,便形成八卦。
宇宙萬物往往是一分為二,一直由少增展至無限眾多。邵康節的說法,是他觀察到宇宙事物分化,是以二的n次方展開的。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實就象徵著整個宇宙事物由少而多、分化的過程。所以,《易經》卦爻的產生和形成,就是摹效了這道理。
爻(符號—,讀作奇;--,讀作偶)分為兩種基本的符號,「剛」(—)和「柔」(--)。然後,在此基礎上,每個符號再產生出兩個符號,它們同樣是「剛」、「柔」,但這已是經過了分化。第三次同樣產生「剛」和「柔」。結果,請大家看一看,把它作三層劃分的話,第一個組合由下而上看,是剛、剛、剛,即《乾卦》。第二個組合是剛、剛、柔,即《兌卦》。接著是剛、柔、剛,是《離卦》。至於兩柔之下一剛,是《震卦》。之後依次是《巽卦》、《坎卦》、《艮卦》和《坤卦》。
邵康節認為,易卦的符號就是根據這原理而產生的。但這只是他身為北宋時代的人的想法,本來是否真正如此,難以得知。但是,從學問的發展來看,這種解釋是有其優點的,因此,後人多接受這說法。所以第一點,說到八卦的形成,就是一每分為二;通過三個符號的重叠而成一卦,順次就形成了八卦。至於「成列」,是說當形成了八個卦後,它們彼此便會形成一種特殊的關係。這關係或卦產生的先後次序的關係,或卦與卦之間的互相對待、影響的關係,都可以稱為「成列」。
有關八卦的排列,後世一般也接受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這個次序。其實如依這個排列次序,把八卦排列成一個圓圖,就是邵康節的「先天八卦圖」。邵康節的說法得到南宋朱熹的支持,在其著作《周易本義》中採用了,由於朱子是學術權威,後世的注解家大多採用此說。
在「先天八卦圖」之內,八卦的確是彼此互相對待的。例如,《乾》天在上,《坤》地在下,彼此相對待。《離卦》在東,《坎卦》在西,彼此相對待。接著是《兌卦》與《艮卦》相對待,《巽卦》與《震卦》相對待。
(先天八卦圖,上圖亦見於朱熹《周易本義》。)
《乾卦》的三畫都是剛爻,相對的《坤卦》的三畫都是柔爻,爻畫的剛柔是相對待的。《離卦》兩剛之中是柔爻,《坎卦》則恰與它相反,兩柔之中是剛爻。因此,「先天八卦圖」形成八卦的排列次序和互相對待、相反相成的關係。這種說法,亦得到後世多數注解家的同意。不過,仍然有部分注解家認為邵康節所提出的「行列說」,雖然據《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立說,但古代恐怕未必如此。
例如《十翼》中的《說卦傳》提到八卦時,其排列次序往往是以《乾》《坤》為開始,繼之為《震》《巽》、《坎》《離》、《艮》《兌》。這個排列次序說出了《乾》《坤》象徵天地、父母;《震》象徵初生的長男、《巽》象徵初生的長女;《坎》是中男、《離》是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這排列次序就是:長男長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排列方式同樣也是剛柔相對待的。後來這排列次序稱為「乾坤生六子」,是乾坤(天地)生出六個子女(如同父母生出六個子女)。這種排列,至少馬王堆帛書《易經》卦序是根據它的,只不過改為少中長的次序而已。至於其他的各種解釋,都沒有這麼流行,從略。
「八卦成列」,當三畫的「經卦」形成、確定後,「象在其中矣」。「象」是《易經》或易學中最關鍵的。我們研究、了解《易經》,其實是在「象」這方面作出各種不同的理解和發揮。「象」是形象,是摹寫類似、差不多的東西,意思即是對具體的事物,通過比較抽象的文字或圖畫把那事物反映出來,這就叫做「象」。現在是說:通過符號的不同的排列組合和彼此的關係,產生了一種不是很確定、但仍然是可以推想的一種模糊的印象。這種模糊的印象就象徵了外界的具體事物。例如,《乾卦》象徵天,《坤卦》象徵地,《震卦》象徵雷,《巽卦》象徵風,《坎卦》象徵水,《離卦》象徵火,《艮卦》象徵山,《兌卦》象徵沼澤。
根據《說卦傳》和「乾坤生六子」的次序,八卦就將古人眼中所見、認為最重要的外界事物: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分別反映在八個卦內。最初很可能只不過是外界事物形象的一種反映、摹寫,但再進一步,便由具體事物的外表形象,進而分析研究事物背後的性質。於是,發覺天的運行模式是最「健」的。大地高低蜿蜒起伏、順隨著山河丘嶺的形狀,是最「順」的,這樣便從八卦所象徵的具體事物深入將其中背後的性質找出來,古人就稱之為「德」。「德」,就是性質的意思。於是便以「健」、「順」、「動」、「入」、「陷」、「麗」、「止」、「悅」等象徵八卦的卦德。
當八卦由具體事物變成抽象的性質後,便可以擴展其內容,提升其哲思了。原本八卦只是死板地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無法把它擴展引申。但當它變為性質後,就可將宇宙的事物,歸納為八種不同的性質,於是便可以根據卦德來把天地的萬事萬物按照其性質歸類。所以,便能把古人眼中的萬物歸納成為八大類。《乾卦》固然象徵天,但又可以象徵金、玉、君主、父親、人體的頭部等,凡與「健」的性質有關的無限事物都可以歸入「乾」類。《坤卦》不單象徵大地,還可以象徵母親、臣子、布匹、虎、人民、群眾等,凡與「順」的性質相關的無限事物都可以歸入「坤」類,其他《震》、《巽》、《坎》、《離》、《艮》、《兌》六個「經卦」亦然。於是,八卦便不單純是八種的「象」,而是可以象徵宇宙無限眾多的事物,這就是「象在其中矣」。注意:「中」是在裡面,不是在外面,說明「象」是蘊涵在卦的符號裡面的。這裡講出了「卦」產生的來由和卦所象徵的「象」。有三畫「經卦」,便有「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