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讲堂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繫辭焉而命之」,「命」,古本中有作「明」字的。「繫」是用繩子來綑綁著東西,即連繫;「辭」是文字;「繫辭」是說在卦和爻下面連繫著文辭。要注意的是:由於受到下文文字意義所規限,雖然說是繫在卦下、爻下,但這句的實際意思是:連繫在爻之下。當各位細心地讀《易經》,你會發覺卦辭比較籠統,往往說出吉凶而已。但爻辭則講得比較具體精密,因此,吉、凶、悔、吝都講到了。單看卦辭,會讓人覺得文字意義含糊,藉此判斷未來,便要考驗人的聰明才智了。但看了爻辭,便發覺它比較說得明確,你可清清楚楚知道其好壞。原因便在於一個籠統,一個精密。「繫辭」指在每一個卦中間的六爻每一爻的符號下面加上文字。「而命之」的「命」字,按傳統的解釋,是「告」也,即告訴讀者。「之」是指爻的意義內容。如果根據漢朝孟喜的傳本,「命之」作「明之」,即令人明白。說給別人聽和令別人明白,意義差不多,但還是有些微差別的。因此,我們後世就覺得「說給人聽」比較合理,至於別人是否明白,則是另一回事了。因為別人是否明白,只有天曉得。例如說給人聽,是教師的責任,至於學生明白與否,卻與其聰明才智有關。因此,「命」字解作「告」較為合理。創作卦爻辭的聖人體會到卦中六爻的變化是非常抽象的,一般人不會明白,但他愛護世人,根據他體會到抽象到極點的卦爻的變化,將卦爻變化的可能結果,用具體的文字寫下來,告訴普通人,令他們知道每一爻的得失、吉凶是甚麼。

「動在其中矣」,「動」與「變」意義不同。本來變即是動,動即是變,意思是一樣的。今天白話文喜歡把二者合用,謂之「變動」。但是,當二字分開來用,那就要注意它們的差異了。「變」是指宇宙的變化、事物的變化;「動」是指人類的行動。當然,行動亦是變化的一種,但要分清楚:一是事物的變化,一是因《易經》的指示和影響引致人的行動的變化。「動在其中矣」的「中」是在卦爻內,人有了實際行動嗎?尚沒有。意思是說:它只是指示出各種行動的原理、原則。動或不動,還要視乎占筮的人自己的決定。「中」是在內,不在外;仍在卦中,說出每一爻可能有這個行動。行動或不行動,是下一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