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
古人用字很嚴謹,他們認為卦和「陰陽」相關;爻則和「剛柔」相關,所以剛柔是指爻而言。為甚麼?因為陰陽的性質比較抽象,在中國傳統哲學中是屬於「氣」或性質的階段,「剛」、「柔」則是比較有形質一些。例如觸摸到的感覺是硬或是軟,應該是有形質的事物。因此,「剛柔」相對於「陰陽」來說,一個比較抽象些,一個比較具體些。「爻」首先一定要有固定的定體,然後我們才能根據此定體作為分析、討論、判斷的根據。假使這剛柔爻太抽象,即不穩定的話,說理的時候,別人可以反駁我們,因為我們的觀念不確定,由不確定好壞得失的事物來判斷未來,基礎太不穩固了。所以,爻稱為「剛柔」。
「剛柔相推」中的「推」字,是推動的意思。《繫辭上傳》所說的「推動」,指的是太陽推走了月亮,月亮推走了太陽。因為太陽升起,推走了月亮,白天便來臨了;到了黃昏,月亮推走了太陽,晚上的月亮便升起來了。它們互相推移,不是鬥爭。這是和平的互相取代、迭為主賓的過程。本來,照這句話來看,是由外力推動而產生的變化,太陽似被月亮趕走,是月亮推動了太陽,但事實上,各位不要以辭害意。這個「推」,到最後其實是自己演變、自然發生的結果。如果我們將日月提升,便稱為「陰陽」。注意:日月是陰陽的根本,易學說到「陰陽」一詞,其實暗中正是以太陽和月亮作為藍本,摹寫二者的性質而得出來的。
其實應該說,宇宙事物的變化是自動自發的。「陽」一產生,它自自然然就會向前發展,自極微弱趨於旺盛,發展到最強盛後,它就會轉變為「陰」。同理,微小的「陰」,就會順著陰的發展趨勢,向前一直發展到最強盛,到了它的極限,陰又會變為陽。源自它們本身自然而然的規律,而必然如此的。這就是「剛柔相推」了。另外,兩物或多物亦因感應而推動彼此的變化,亦是「剛柔相推」。但嚴格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則是:一個卦裡的六爻,彼此鄰近相貼的爻,本身就會影響到對方產生變化。另外,初爻和四爻,二爻和五爻,三爻和上爻的互相感應,同樣會激使彼此的改變,同樣是「相推」。因此,表面上卦是靜止的,但是卦裡面的六爻卻無時無刻地在變動之中。怎樣變動?原本卦的爻屬剛,它便會慢慢地變向柔;原本屬柔的,亦會隨著時間、空間的改變而變為剛。因此,整個卦在時間、空間的條件的影響之下,無時無刻不在變動之中。好比我們今天用現代科學來說,桌子是固定不變的,但事實上它裡面的原子、中子、電子、質子不停地變動。所以任何物件都在變動之中,都有一個「成、住、壞、空」,即生長、旺盛、衰老、死亡的過程。為甚麼?因為事物本身裡面就是個不停地運動變化的過程。用現代科學來比附,易卦其實就是這樣的。因此,它說「剛柔相推」。
「變在其中矣」,正是因為六爻在空間、時間混合之中,不獨自身內在推動其變化,而和其他外物在彼此之間的影響下,更互相推動不停,因此「變在其中矣」。變不是從外面產生,「中」是內裡,指在任何一個卦之中,它本身就是在不停地變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