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词句悟情思
——苏轼《赤壁赋》赏读
赤壁赋
壬(rén)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tiǎo)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hè)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品读《赤壁赋》第二自然段,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朗读、体会文中悲、乐情感;二是品读关键词句,体会深层含义,把握艺术特色。诵读文本,需要把握该节情感基调,本节分为两个层次,苏子歌唱为第一层,感情基调是乐中含愁,乐主悲辅;客人吹箫为第二层,感情基调是悲声大作,悲悲切切。还要注意,苏子歌中的四个“兮”字,情感不同,前面两个“兮”字包含轻快、愉悦的意味,后面两个“兮”字暗含离愁苦忧意味。客人吹箫一节四字句较多,要读出声音的复杂多变的情感,要读出悲惨凄切的味道。
品读关键词句,第一层可以抓住“于是”与“美人”“渺渺兮予怀”三个词句。“于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一个词,连词,表承接关系,两件事情先后相继发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另一种是两个词,相当于“在这个时候”或者“与此同时”,表示伴随状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看,这个“于是饮酒乐甚”中的“于是”属于哪一种用法呢?显然,属于后一种,因为这里不是强调两件事情先后发生,不是说先泛舟江面,临风赏月,对酒当歌,然后才想到扣舷而歌,快慰人心,而是说,沉醉风月,流连诗酒,不知不觉,手舞足蹈,吟咏歌唱,许多行为相伴发生,密切牵连。因此,这个“于是”理解为“与此同时”或“在这个时刻”比较切合语境与人物的情意。
“美人”虚实兼备,字面而言指美丽女子,深层而言,比喻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去理解。一是紧扣语境。第一段已经出现了“歌窈窕之章”一句,来自古老《诗经》,《诗经》中指美丽女子,苏子引用暗喻美好的理想。后文出现的“美人”当然与前文保持含义的一致性。全文当然不是抒写作者对某位女子的思慕之情。从文章和作者的创作背景都找不到依据。二是紧扣背景。本文写于“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史,畅游赤壁,有感而发。当然,此次贬谪,可谓人生巨大打击,宣告苏轼美好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但是,他又心有不甘,念念不忘,愤愤不平,所以,通过思慕美人而不得来表达自己理想落空的郁闷与痛苦,思慕与忧愁。三是从诗词传统来看,《诗经》开始,《楚辞》继后,香花美草美人被赋予了美好的象征意义,或者比喻美好的道德情操,或者比喻明君贤臣,或者比喻美好的政治理想,或者比喻美好的君子人格。《赤壁赋》中第一、二两段中出现的美人其实都是比喻苏轼美好的政治理想或者贤明的君王。
“渺渺兮予怀”这个句子,要清楚表达形式上的特点,再结合朗读来体味情思。就表达而言,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突出谓语“渺渺”(深沉悠远),还原为现代汉语的表达“余怀渺渺”,平易平缓,波澜不惊,感情淡薄。“渺渺”叠音词,不管是声音上还是情意上均给人以绵绵不断、悠远悠长之感。加上一个“兮“字,自然增加了感叹与抒情的意味。整体来看,这个句子传达一种思慕美人而不能相聚的忧愁与哀怨。这种意味要通过倒装、叠音、感叹等方式体现出来。就朗读而言,要注意“渺渺”二字加重语气,拖长音调;“兮”字响亮,感叹深长;“余怀”低沉,悠悠不尽。尤其是,苏轼的“悲”在于理想的疏远与落空,欢乐的短暂与浮浅,这种悲乐交织的意味要体现出来不容易。
品读第二层关键词句,可以抓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与“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个句子。前面四个比喻句,生动表现出客人的洞箫之声的细腻、丰富与变化,既是声音的魅力,更是情感的折射。属于直接、正面的音乐描写。同时也说明,客人听懂了前面苏子的歌唱,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悲愁,所以,洞箫之声是“倚歌而和”,悲声大作。“舞幽壑之潜蛟”一句,极尽想象、夸张,多角度描写蛟龙听闻洞箫之后的感受,以此突出箫声的悲凄。一是“潜蛟”,潜藏深水的蛟龙,注意不是游弋浅水的蛟龙,相对而言,潜藏深水,更难感受水面声音的刺激与情感的冲击,现在蛟龙竟然听见了,舞动了。二是“幽壑”,幽深的山谷,代指深渊、深潭,在“潜”的基础之上,继续加深程度,凸显蛟龙所居位置的幽深难测,从侧面突出箫声的穿透力与情感的冲击力。三是“舞”字,舞动起来,说明蛟龙大受刺激,仓促舞动,不是“翩翩起舞”,自由轻快,而是惊慌失措,惊魂失魄,由此可见箫声何等悲凄,何等悲惨。唐代诗人李贺诗歌《李凭箜篌引》描写箜篌之音,也写到蛟龙:“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生活在水里的老鱼与瘦蛟原本衰弱无力,游动艰难,现在听到传入水中的箜篌之声,竟然跳动、舞蹈,足以见得李凭的箜篌之声具有何等强烈的感染力与冲击力。此处也是侧面虚写。“泣孤舟之嫠妇”一句,也是想象、夸张与虚构,侧面烘托箫声的悲凉、凄惨。也是多角度描写。“嫠妇”说明女子失去爱侣,失去依靠,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可怜兮兮,愁惨至极。换作“少年”或“鳏夫”,虽然也惨,但是,比不上“嫠妇”那么悲切、那么凄惨。“舟”字交代女子的所在,不是在衣食无忧、亲人陪伴的家里,而是在与水沉浮、漂泊无依的船上,一个“舟”字暗示了女子漂泊流离、孤独无依的处境。“孤”字更是加重了女子的可怜处境。没有朋友陪伴,没有亲人同行,没有同行相聚,一个人,一叶舟,飘荡在宽阔而空荡的江面上,何等冷清,何等孤寂。正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所写,“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泣”字,有形有态,有声有情,凸显女子黯然神伤、潸然泪下的情态。层层叠加不幸,层层烘托悲情,巧妙地表现出箫声的悲凄与哀怨。两个句子,多方渲染,突出箫声的悲凄与寒心。如此描写,表明苏轼具有极强的音乐感受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研读文章第三自然段,要理解客人箫声悲切的原因,其中几个问题的设计和挖掘比较有趣味,有新意。
句子“何为其然也”,是倒装句,宾语前置了,还原为现代汉语顺序就是“为何其然也”,比较一下,两种句式表达效果的不同。现代汉语的表达比较平淡,仅仅是一般疑问语气。古代汉语的表达突出宾语“何”,突出苏子质疑不解的状态,同时,也引发读者一道思考客人的洞箫之声到底为什么这样悲切。句子结尾“也”字起什么作用,去掉如何?“也”字是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这里类似于“耶”字。不可以去掉,去掉以后,弱化了疑问语气,也使得全句表达不顺畅,不完整,语气不流利,不酣畅。可以朗读“何为其然也”与“何为其然”,比较两种表达的语气和情意差别。
句子“‘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引用曹操的诗歌《短歌行》句子,为何要引用这两句,改为其他句子,比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或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以吗?不可以,这两句诗与当时苏子和客人泛舟赤壁所见到的景色非常吻合。一个“月”字关联全篇,开头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然后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再就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最后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月光朗照,天地空明,万物生辉。文章第二自然段又写到了月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月映清波,水天一色,泛舟江面,扣舷而歌;文章第三自然段结尾写道“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携手神仙,遨游太空,怀抱明月,万世不灭;文章第四自然段更是由眼前的江水与明月出发,引出一通人生感慨。全文来看,“月”几乎成了一条行文的线索,串联文段内容。所以,第三自然段客人由夜游赤壁,举目明月,自然而然想起指挥赤壁之战的曹操,想起曹操的旷世杰作《短歌行》,当然要引用与“月”有关的诗句。引用别的诗句不能吻合眼前的景象。另外,这两句诗是描述天下英才东奔西跑、无所依傍的情境,间接表达曹操的焦急、思虑,表达曹操对人才的渴慕,对远大抱负的追求。这里也体现了曹操的政治抱负,是一世之雄的表现。“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更多的是感慨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难以看出曹操的政治抱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个句子的品读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字词品味,二是朗读体会。先说字词。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承认曹操是一世英雄,抬高他,仰望他,后一个分句则是强调英雄成空,风光不再,气势不存,一切消逝得无影无踪。前面的“扬”是为了后面的“抑”,欲抑先扬,引人深思。“固”是本来、当然的意思,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而且这个事实是理所当然的,众人皆知的,毋庸置疑,铁板钉钉。这个“固”字蕴含强烈的肯定语气。可以比较去掉“固”和加上“固”,句子的表达语气大有不同。结尾“也”字表示句末停顿语气,又可以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这一顿是为了提示、引出并强调后面的反问。“一世之雄”四字结构,语气连贯,突出一个“雄”字,换作“一世英雄”则是平常表达,不足以突出“雄”字。后面一个分句“而”字管全句,表转折,表强调,同时也舒缓语气,说明整个复句表意重点在于后面一个反问句。句末语气词“哉”表示反问语气,与“安”构成凝固结构。“安在”是宾语前置,突出“安”(哪里),暗示这样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英雄豪杰如今不见,遍地无踪。要是表述成“在安”则是一般疑问,不能强调“安”字。再来诵读此句。重音是“固”“雄”“安”“哉”,“也”字要读出舒缓语气,“而”字要读出强调语气,“哉”字读出反问语气。“固”“而”后稍微停顿。前面一个分句语调要上扬,后面一个分句语调要下压。
“一叶之扁舟”,比喻小船如叶,轻盈飘逸。同时突出乘舟之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前文表达同样一个意思,使用的词句是“纵一苇之所如”。这个“一苇”与“一叶”的表达意味或效果有何区别?一个是含义不同,“一叶”的意义比“一苇”要宽泛、丰富,“一苇”比较具体:二是来历不同,“一苇”源自《诗经·卫风·河广》句子“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古老悠远,听起来显得有历史,有文化。“一叶”则是平常表达。又如荷花,还与其他名称,什么芙蓉、莲花、芙蕖、菡萏,等等,其中“菡萏”来自《诗经》,自然带着一种远古的高贵与典雅,神圣与美好。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该句与前面文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呼应。表达两层意思,一是对超然独立、自由自在的理想境界的向往;二是流露出因为现实碰壁而求仙访道、逍遥遗世的隐逸思想。同时,神仙可以长生不老,万世不灭,明月可以万古长存,不增不减,而人生则短如蜉蝣,渺如粟米,局限时空,不得自由,因而这两个句子也流露出作者对神仙、对自然的羡慕与向往。后面一个句子“知不可乎骤得”暗示这种理想不可以突然实现,也就是说,前面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了矛盾,理想不可以实现,所以客人要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洞箫,传达失望、悲凄之情。文中这个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因为“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不可乎骤得,(故)托遗响于悲风”,文中“长终”后面的句号要改为逗号。
品读文章第四自然段,要注意几个关键句子的理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说世间万物无穷无尽,好理解。说“我(人类)”无穷无尽,如何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从个体与群体来看,个体生命当然是有生有死,时限有尽,但是群体生命却可以代代繁衍、生息、传承,无穷无尽,正如《愚公移山》所言“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亦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些诗文均表达了人类不断繁衍、无穷无尽的传承的特点。二是从苏轼的思想来看,苏轼受到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庄子的生死观必然影响到苏轼对生命的看法。庄子认为,生死同一,气聚则生,气散则尽,一气贯之,永存天地,如此看来,生死循环,无穷无尽。既然生命可以和世间万物一样无穷无尽,循环往复,那就没有必要羡慕明月长终,江水永恒,不要自寻烦恼,哀叹连连了。苏轼借助如此通达、洒脱的认识将自己从有限而苦恼的人生之中解脱出来。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一句强调天地万物,各有归宿,不能越界,不能非分,取舍有道,安于秩序。从自然而言,万物有别,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春花不羡慕冬雪的飘逸,冬梅不羡慕夏荷的灿烂,秋阳不羡慕春日的温暖,夏竹不羡慕春花的芬芳。有诗为证,“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从人生实际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少贪官利欲熏心,铤而走险,不择手段,中饱私囊,最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这是反面的教训。苏子此话其实也是启迪人生。从苏轼的创作背景来看,贬官降职,流放黄冈,看透了官场,淡漠了功名,疏远了纷争,认为那些东西,名利功名,权位官位,统统不是我的,我不贪不恋,避而远之。自有一份超脱、豁达、淡定情怀在里面。此句从“没有”落笔,下一句则从“有”着眼,阐明我们应该采取的人生态度。“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关于这个句子,要从表达形式上与思想内容上来理解。从形式上看,本来句子应该是“江上之清风”之后接“耳得之而为声”,“山间之明月”之后接“目遇之而成色”,可是,文章却做了调整,目的是保持语句表达的整齐对称,也是为了朗诵的和谐顺耳。全句而言,八组对句,形式工整,表达匀称,极富声韵美和形式美。从内容上看,苏子认为张耳可闻徐徐清风,这是世间最美音乐;开眼可见皓皓朗月,这是世间最美色彩;清风朗月,自然宝藏,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任我享受,任我逍遥,何等自由,何等超脱。这是真我的风采,这是高雅的情趣,这也是旷达的情怀。相对人世间那些“非我所有”的东西,比如功名权位、荣华富贵、人事纷争、世俗短长,这些山风江月才是我们所应该拥有的东西。前面不是说过“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吗?虽然不能得道成仙,不能飘飘飞举,但是,纵情自然,逍遥山水,享受风月,也是大快人心的呀。如此想来,人生诸多烦恼与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比如仕途坎坷,人生短暂,生命渺小,功业无成,统统不要,统统不去理会,更不要沉浸其中,怨天尤人;而要寄情山水,放空尘念,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从现实的困惑之中解脱出来,享受心灵的大自由。苏轼通过遨游、感悟山水获得心灵的突围,苏轼也通过明月之思获得人生的突围。这种生活的智慧与人生态度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注意一个词语“取之无禁”,不是“取之无尽”,意义有所不同,前者侧重“无禁”,你尽管选取,享用,需要多少取用多少,何时需要何时取用,没有人来阻止你,没有什么力量来牵制你,你是自由的;后者侧重“无尽”,你取用不完,大自然这个天然富矿蕴含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太神奇了,没完没了,无穷无尽。相比而言,没有突出人为的干扰与阻拦。所以,苏轼使用“取之无禁”,除了承认大自然无比丰富享用不尽之外,更突出作者投身自然的自由自在。想起李白的诗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清风皓月,山光水色,天地无边,时空凝固,自然俨然一位亿万富翁,李白可以随兴“赊”一点月色来吟诗,来饮酒,来助兴。李白又说,当然也是性情酒话,“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有清风明月相伴,岂能无酒无诗,岂能不一醉方休?不花一分钱,尽情享受,不看人脸色,出口成诗。沉醉山水,沉醉诗酒,足够酣畅,足够快意。就是醉了,轻轻飘飘,摇摇欲坠,倒也潇洒,倒也别有风姿啊。李白心中,苏轼心中,风月就是风情,山水就是诗文,天地就是胸怀,一样的旷达,一样的洒脱。
还要注意一个对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去掉主语“是”和虚词“也”“而”,前后字数相等,节奏一致,形式整齐,声韵和谐。可是,这些虚词辅助表达特殊语气,不可以去掉。“也”字表示停顿和判断,也起到舒缓语气、提示下文的作用。“而”字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分句,表示并列关系。两个分句的主语均是“是(这)”,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承接前面而省略了。两个分句顺序是否可以颠倒呢?不可以,理由有二:一是前一个分句承接前文内容,是对前文内容的一个总结,“是”是“这是”的意思,说明“这”所指代的内容出现在前文。二是后一个分句前面一个“而”字,既是舒缓语气,又是表示语意重点,也就是说,后面一个分句的意思才是作者特别需要强调给客人听的。你不是悲叹人生短暂吗?你不是羡慕自然永恒吗?你不是感叹人生渺小吗?你看,风月无边,自然丰富,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宝藏,我们可以和万物一样无穷无尽,我们应该尽情尽兴享用无穷无尽的清风明月啊。果然,客人一听,心理释然,“客喜而笑”,摆脱了心理重负,走出了人生低谷。
此段中关于水月变化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主要意思是说,江月变化不居,瞬息万变,但是不增不减,不消不长,江水还是那条江水,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本质未变,万古永恒。正如西哲所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又如东哲所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河流也罢,树叶也罢,变化和差异是随时存在的,但是河流永远是河流,树叶永远是树叶,本质不变,万古同一。再比如,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不管怎样变化,其化学成分还是氢氧结合,没有改变。这句话实际上蕴含了苏子看世界、看万物的辩证观,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