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补充16.读懂史书当中的隐含语言
前言:不要偏信史书,结合实际琢磨琢磨,会有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能够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
01.
军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战国策·燕策》
这一个“破”字用得极好,既体现出了战争的惨烈,又不至于将具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使人产生痛苦的感受。但如果以为这个“破”,只是攻破城池,占领赵国,想得未免就有些简单了。“破”字的背后是杀人盈野,血流成河;是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是上百年仇恨的宣泄,人性的暂时缺位。
想知道具体的场景,有多么惨烈吗?《史记·秦始皇本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写镜头,“秦王之HD,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一句话的背后,是上百家族家破人亡,尽数坑杀。
而到了这个时候,被占领地区,往往会发生大饥荒。残余的赵军,也会面临断粮的困境。有限的粮食,给谁吃,不给谁吃,又创造出一个考验人性的修罗场。这样的场景,幸存者不愿意去回忆,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记录历史的人也下不了笔。一切都隐藏在这个“破”字背后。
02.
经济
这是战争方面的,下面我们来看经济。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轻徭薄赋,要属文景时期的“三十税一”了。这在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可以说是极低的田税了。我们觉得,那时的百姓应该是比较幸福的。可是我们不自觉地忽略了一个问题,除了田税,还有人头税,负担也不小。但不管怎么说,相比于其他时期,文景时期的农民,负担真的比较低了。
既然要讨论农民的负担,那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负担主要有哪些。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土地税,人头税和徭役。前两项比较稳定,徭役的弹性就很大了。活在文景时期,一年的徭役论天算;活在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时期,一年的徭役就得按月算了。
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就是去河北服徭役的。而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大军,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大军,都由服徭役的人负责后勤运输。军队都几十上百万了,民夫不得再翻个番呀。而洛阳城、大运河、龙舟也是他们的活儿。如此沉重的负担,谁能扛得住?
下面再看土地税和人头税。由于唐朝中期,原先的经济制度“租庸调制”崩溃(租—田租、庸—徭役、调—土地出产),便改为了两税法,取消了租庸调及各种杂税,只保留户税与土地税。到了宋朝“王安石变法”,以“免役法”的名义,将徭役也变成了税,可后来又像集体失忆一样,老百姓交了钱也要服徭役。
到了明朝中后期,推广一条鞭法,将民间所有的苛捐杂税合在了一起,结果几十年后,朝廷又开始收人头税了。直到雍正时期施行“摊丁入亩”,才算是告一段落。总之,只要时间一长,交税成了习惯,大家也都忘了交的是什么税,一个名目能反复征几茬税。
所以我们观察历朝历代的百姓负担,不要只看史书上的制度政策,还要看民间的执行情况。不管是说“几十税一”,还是“永不加赋”,都要问一句,还收其他税吗?否则便会出现一种滑稽的现象,明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还有很多人唱盛世赞歌。
03.
政治
说完了史书上的经济记录,我们再来看看政治方面。《史记·孝景本纪》记载,“(吴楚七国之乱后)中三年冬,罢诸侯御史中丞。”之后,又废除了王国的御史大夫、廷尉等官职。表面上看,诸侯国好像只是少了几个官职而已。但实际上,御史大夫掌监察权,廷尉掌司法权。一个控制王国官员的升迁,另一个控制国内百姓。当这两个权力收归中央之后,诸侯对王国的控制,便大大减弱了。自此之后,诸侯国逐渐变为事实上的郡县。
这些东西,史书上都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只能靠自己琢磨。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地方,便是历朝历代的人口变化。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时期)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汉书·夏侯胜传》记载,“长信少府(夏侯)胜曰:(汉)武帝虽有攘夷狄、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复。”从其中我们可以读出,相比于文景时期,汉武帝晚期天下人口损失近半。结合史料中,百姓流离失所,天灾人祸频发,我们自然会认为这近半的人口都死了。
但我们得想一想,这数字是从哪儿来的?是官方统计的。那哪些人口,会出现在官方的记录上呢?自然是上了户口,每年按时交税的人。如此说来,交不起税,当了流民的人,或者出生之后,没有上户口的人,就都不在统计数据中了。那这些人在哪儿呢?
有些在偏僻的山间,还有些在地方豪族的庄园里。历史上为什么说,世家豪族崛起于汉武帝末期呢,就是这个道理。他们获得了大量人口,庄园经济飞速发展,私人武装逐渐壮大。而这些正是东汉末年,地方大族能够随便拉出成千上万的军队的底气。
所以说,史料上人口的大幅减少,并不说明人口的大量死亡,只能说明中央朝廷的财政规模、军事潜力变小了。
这就是我读书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启示,不要偏信史书,结合实际琢磨琢磨,会有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能够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