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5 演绎、非演绎和未表达前提

有人说:“天要下雨了。”旁边的人问他何以知道要下雨了。他说:“刮起了南风。”这个人是想证明天要下雨了吗?或许并非如此。如果他完整地表达,可能是

表达前提:刮起了南风。

未表达前提:附近地区,南风过后往往天要下雨。

结论:天要下雨。

也就是说,说话者旨在说明天有可能要下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论证中的未表达前提也可以是一个全称陈述:本地南风过后总是下雨。如果未表达前提是这样的陈述,那就构成了演绎论证。

表达前提:刮起了南风。

未表达前提:附近地区,南风过后天总是下雨。

结论:天要下雨。

如果说话者这样表达,那么他旨在做演绎论证:不可能出现前提真但结论假的情况。从理论上说,说话者可能有两种意图:非演绎论证或演绎证明。

有时不便针对说话者提问:你百分百地确定吗?但经验(背景知识)告诉我们:特定方向的风之后并不一定总是下雨。所以,说话者心中所想的可能只是第一个论证。他并不想排除例外地证明天要下雨,他只是想表明:天下雨的可能性较大。

通过增加一个全称命题—所陈述的对象没有例外,不难将一个非演绎论证转换为有效的演绎论证。但说话者心里想表达的究竟是哪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借助经验和常识。

如,有人说:丝塔茜和贾斯汀面临着离婚,他们总在打架。

通过补充全称命题“所有打架的夫妻都面临着离婚”,可以将上述表达转换成一个演绎论证。但补充这样没有量词限制的命题看起来并不恰当。说话者并非要证明丝塔茜和贾斯汀面临着离婚,他只是说存在着这种可能性。

说话者也常常内心想表达演绎论证但并不表达其中一些前提。如,格林教授对布朗教授说:“给她不及格。这已经是第二次抓到她作弊了。”对于这个表达,把格林教授的话理解为“布朗教授可能给作弊学生不及格”就显得不合常理。如果完整地表达,格林教授的论证应该如下。

表达前提:这是第二次抓到她作弊了。

未表达前提:任何人被两次抓到作弊都该不及格。

结论:她该不及格。

所以,上下文和语境能帮我们弄明白说话者心里的未表达前提到底是什么,究竟说话者是在做演绎论证还是非演绎论证。

有时,我们无法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有人说:“酒吧都关门了,时间已过凌晨2点。”如果说话者心中的未表达前提是“这个城市,酒吧都是凌晨2点关门”,那他很可能是在通过演绎来证明“时间已过凌晨2点”;但如果说话者心中的未表达前提是“这个城市的大部分酒吧凌晨2点关门”或“这个城市的酒吧通常凌晨2点关门”,得到的就是试图支持结论的非演绎论证。未表达前提到底是什么?要得到答案,我们只有更多地了解情境或说话者。

实际生活中的论证往往包含未表达前提。通过不同的方式补充未表达前提,可以形成非演绎论证,也可以形成演绎论证。通常上下文和语境能帮助我们理解说话者的意图,但有时候语境也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后一种情形下,我们应考虑各种因素,推断出可信的未表达前提。关于可信度的问题,我们将在第4章讨论。

广告图片是论证吗?

简单回答:不是。具体回答:依然不是。只有在能引发你思考购买商品的理由这个层面上,广告图片才“给你提供购买商品的理由”。在任何意义上,图片都不是也不可能是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