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写给谁?
如果你正在浏览,相信你对这本书感兴趣。
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相信你想更深入了解家庭教育。
如果你想要更深入了解家庭教育,那么相信你是一个愿意成长的父母(老师、教育者、注重自我成长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愿意成长的父母,那么你的孩子会愿意跟随你一起成长:明智的父母,幸运的孩子。
为什么写这本书?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说过:“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强劲有力,发人深省,总结得清晰明了,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原生家庭对生活不可或缺的影响:对幸运的人来说,家庭是良药;对不幸的人来说,则是毒药。
什么是为人父母?
你的工作是什么?职业是什么?你是投资者、会计、销售、软件工程师、设计师、商人或是运动员?
你的职业可以是其中一种,也可以是其他的职业……
我父亲经常面对这样平常的问题,但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个平常的问题,而是他非同寻常的回答。
他回答:“我有两份工作,是个父亲,也是个妇科医生。”这时候对方会报以微笑,并反省自己。
我猜这样的回答也会让你陷入深思,对吧?毕竟我们生长的家庭、身边的朋友和所处的社会都教我们在一个狭义的框架内定义工作——能够为我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带来金钱的回报。
虽然这种想法没有错,但往往是我们生活中很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当我们把工作视为唯一职业时,会无意识地告诉自己:“这是我的重心,其他一切(孩子、家庭、伴侣、朋友等)靠后,可以慢慢等……”
我们都知道且认同的是:在当今社会,为人父母是我们所扮演的最难、最复杂、最有挑战、最累人且最长久的角色。我们决定生育孩子时,就开始肩负起责任。事实上,这一责任永远无法卸下,即使在孩子离开“鸟巢”,找到伴侣,结婚生子后,我们仍然担忧和关心他们——我们仍是他们的父母。
我们无法改变这一过程,但可以改变这一旅程的感受。
我们无法避免途中的艰难险阻,但可以改变看待和对待它们的方式:视为等待解决的问题或帮助我们成长的挑战。
这不会从外在改变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但是会从内在改变我们对其的态度和感知。
当我们把为人父母看成是帮助自身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待完成的任务时,会更加充满信心和动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反思、观察、询问、倾听、讨论、合作、陪伴、学习和成长。
找到最佳而非最快的解决方法——我们就成为愿意和孩子一起努力的父母,而非与孩子对抗的父母: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如何为人父母?
我们和孩子一样,都是普通人。
人非圣贤,都会有所不知、有所不会。
我们的知识有所不足,阅历尚浅;
我们无法做对每件事,我们会犯错,我们并不完美。
那么,什么使我们有能力去养育孩子?
是学术或事业上的成功?是理论知识或个人财富?
这些可能足够让我们成为父母,但要养育孩子,我们还需要作出其他努力:
我们需要注重建立关系,而非追逐成就;
我们需要鼓起勇气犯错,而非害怕出错;
我们需要选择自己的方向,而非随波逐流;
我们需要做真实的人,而非完美的父母;
我们需要在精神上关爱孩子,而非用物质上的礼物。
孩童时期我们想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现在也是我们的孩子想从我们身上得到的;
参与感、平等、信任和合作,渴望父母接受他们最真实的样子,相信他们的潜能。
因为孩子或其他人就像你一样,虽然外在有差异,但内在一样:都有着同样的精神需求。
我们对孩子感同身受的能力,提供给我们为人父母的思维。
祝您阅途愉快!
感 谢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感谢我的亲人和朋友们,是他们使我能够把这本特别的书带给你们——我亲爱的读者们。
和往常一样,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父亲Eli,我的母亲Irit,以及我的弟弟Roy和妹妹Loren,感谢他们无条件的爱、信任和支持,以及在我的旅程中一直给予我的支持!
我要感谢阮一庭,一个年轻的充满激情的设计师,这本书背后的“创意大脑”,用她天才的绘画技巧帮助我把抽象的想法变成生动、易懂的彩色图像。
感谢蔡乐书,这本书的“视觉大脑”,用她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将普通的内容和文本转化为交互式故事讲述的视觉体验。
非常感谢黄婉妮,由于她出色而富有艺术性的中文翻译技巧,让本书易于理解和阅读。
谢谢一直以来的同事和朋友黄冰,她的支持和对本书审校所投入的精力,得以形成这最终的版本。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是,我要感谢雅静和夏珊珊陪我完成这本书,感谢她们为我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修改建议。还要特别感谢李晓庆,用她的宝贵时间、耐心和清晰的思路帮助我优化这本书的最终版本。
最后,感谢你们,亲爱的读者们购买、阅读这本书以及对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