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文库:方与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方圆合一,攻必克战必胜

出世心境入世行

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惚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即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只有一颗愚人的心;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严厉苛刻,唯独我淳厚宽宏;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外表“和光同尘”,混混沌沌,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以平凡庸陋、毫无出奇的姿态示人,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对于个人利益不斤斤计较。

以道家来讲,人生是没有目的的,即佛家所说“随缘而遇”以及儒家所说“随遇而安”。但是老子更进一步地说,随缘而遇还要“顽似鄙”,坚持个性,又不受任何限制。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和尚因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不到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不到一个月,又耐不住青灯古佛的孤寂再度离去。如此三番,寺中禅师对他说:“你干脆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于是这个还俗的和尚就讨了一个媳妇,支起一个茶亭。许多人都如同这个心绪矛盾之人,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徘徊不决,干脆就在两者的中间做个半路之人吧。

怎样才能算是出世之心呢?

印度有一位智者,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他有一个小徒弟,天资聪颖,但却总是怨天尤人。这天,徒弟又开始抱怨,智者对他说:“去取一些盐来。”徒弟不知师父何意,疑惑不解地跑到厨房取了一罐盐。师父让徒弟把盐倒进一碗水里,命他喝下去,徒弟不情愿地喝了一口,苦涩难耐,师父问:“味道如何?”徒弟皱了皱眉头,说:“又苦又涩。”师父笑了笑,让徒弟又拿了一罐盐和自己一起前往湖边。师父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掬一捧湖水喝吧。”徒弟喝了口湖水,师父问:“味道如何?”徒弟说:“清爽无比。”师傅又问:“尝到苦涩之味了吗?”徒弟摇摇头。师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如同这罐盐,放入一碗水中,你尝到的是苦涩的滋味,放入一湖水中,你尝到的却是满口甘爽。让自己的心变成一湖水,自然尝不到人生的苦涩。”

做人做事,都应如此,莫让心境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心如大海,便可达到出世的境界。

身做人世事,心在尘缘外。唐朝李泌便为世人演绎了一段出世心境入世行的处世佳话,他睿智的处世态度充分显现了一位政治家、宗教学家的高超智慧。该仕则仕,该隐则隐,无为之为,无可无不可。

李泌一生中多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朝廷这个权力中心。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南岳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颇受重视,却遭到杨国忠的嫉恨,毁谤李泌以《感遇诗》讽喻朝政,李泌被送往蕲春郡安置,他索性“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虽然没有担任要职,却“权逾宰相”,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为了躲避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灾祸,也由于叛乱消弭、大局已定,李泌便功成身退,进衡山修道。代宗刚一即位,又强行将李泌召至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使其破戒入俗,李泌顺其自然,当时的权相元载将其视做朝中潜在的威胁,寻找名目再次将李泌逐出。后来,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再一次受到重臣常衮的排斥,再次离京。建中年间,泾原兵变,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招至身边。

李泌屡蹶屡起、屹立不倒的原因,在于其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其行入世,其心出世,所以社稷有难时,义不容辞,视为理所当然;国难平定后,全身而退,没有丝毫留恋。李泌已达到了顺应外物、无我无己的境界,又如儒家中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身养性,出世入世都充实而平静。李泌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朝廷内外倾轧混乱,若要明哲保身,必须避免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之中。心系社稷,远离权力,无视名利,谦退处世,顺其自然,乃李泌的处世要诀。

脚踏实地,拒绝浮躁

方正,是根本,是原则,是约束力,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情况如何特殊,都需要人们去遵守。在今天这个充满着浮躁和功利的社会,很多人每天都在想办法寻求成功的捷径,尽可能地钻空子、占便宜,而不愿意踏踏实实地按照正常的程序去做。却不知这样会白白地丢掉了成功的机会,也丧失了更多的进一步自我发展的可能。

李嘉诚说,不脚踏实地的人,是一定要当心的。假如一个年轻人不脚踏实地,我们用他时就会非常小心。你造一座大厦,如果地基打不好,上面再牢固也还是会倒塌的。

小鹰对老鹰说:“妈妈,总有一天,我要做一件举世称赞的事。”

“什么事?”

“飞遍全球,发现前人未发现的东西。”

“这太好了!不过你必须学习和掌握各种飞行技术,以免疲劳时无法继续飞行。”

于是,小鹰苦练飞行技术,专心致志,其余的事一概不闻不问。

几天后,老鹰对小鹰说:“咱们一起觅食吧。”小鹰不耐烦地说:“妈妈,您去吧,我没有工夫干这种没有价值的事!”老鹰吃惊地说:“这是什么话?”“是您让我集中精力进行训练,为什么又用这些毫无意义的小事分我的心呢?”老鹰循循善诱地说:“孩子,你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但对于长途飞行来说却是一件大事。你不会寻找食物,飞起的第一天就要挨饿,第二天就无力升空,第三天就会饿死。”

小小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大事都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去打基础。如果没有稳固的地基,又怎能盖起坚实的大厦呢?

脚踏实地是我们每一个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实现梦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因素,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等都是脚踏实地工作的最大敌人。许多人今天刚步入职场,就梦想明天当上总经理;刚创业,就期待自己能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世界巨富。要他们从基层做起,他们会觉得很丢面子,甚至认为这简直是大材小用。尽管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但缺乏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最终难以成功。

因此,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打消投机取巧的念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最基础的工作中,不断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积累雄厚的实力。

“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大事”都是由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组成的。

我们都是平凡之人,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踏实肯干,有水滴石穿的耐力,我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肯定不比那些禀赋优异的人少到哪里去。

有一位老教授这样说过:

“在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许多在校时资质平平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没有特殊的天分,有的只是安分守己的诚实性格。这些孩子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不爱出风头,默默地奉献。他们平凡无奇,毕业分手后,老师、同学都不太记得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但毕业几年、十几年后,他们却带着成功回来看老师,而那些原本看起来会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却一事无成。这是怎么回事?”

“我常与同事一起琢磨,认为成功与在校成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与踏实的性格密切相关。平凡的人比较务实,比较能自律,所以有许多机会落在这种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能补拙的特质,成功之门必定会向他敞开的。”

一个人如果有了脚踏实地的习惯,具有不断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为一技之长下工夫,那么,成功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一个肯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人,总有一颗热忱的心,他们甘于做小事,肯干肯学,多方向人求教,他们出头较晚,却在不同职位上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许多知识。

脚踏实地的人,能够控制自己心中的激情,避免设定高不可攀、不切实际的目标,也不会怀着侥幸心理去瞎碰,而是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地用好每一分钟,甘于从基础做起,在平凡中孕育和成就梦想。

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只有埋头苦干的人,才能显出真正的聪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无为而为,最妙的方圆合一

做人处世,效法方圆之道,尽量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辞劳苦,不计名利,不居功,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方圆合一的做人处世之道,才是最高的道德风范。而计较名利得失,怨天尤人,便是与方圆的精神相违背。所谓“处无为之事”说的就是“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做应当做的事。做过了,如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心,正如泰戈尔诗中所写,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三国时曹魏阵营有两个著名谋士,一个是杨修,另一个是荀攸。杨修自恃才高,处处点出曹操的心机,经常搞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虽嬉笑,心甚恶之”,终于借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而荀攸则完全是另一种结果。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20余年,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旋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

荀攸正是很注意将超人的智谋应用到防身固宠、确保个人安危等方面。那么,荀攸是如何处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话很形象也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判若两人。参与谋划军机,他智慧过人,迭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他对曹操,对同僚,却注意不露锋芒、不争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劳尽量掩藏起来,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

荀攸大智若愚、随机应变的处世方略,使得在与曹操相处20年中,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未得罪过曹操。也从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建安十九年,荀攸在从征孙权的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对他的品行推崇备至,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无为而作、明哲保身的结果。

荀攸深谙老子“无为”之道,无为而为,反而能够有所作为。这正如许多世间之法则,均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例如,以柔克刚,“木”虽钝,但削成“矛”状,或许比真正的矛还要锋利。连圣人们也都认同这样的道理。

有时,不必偏执于方正,过于追求“有为”和“大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布衣隐士,似乎本身都无所作为,但却成就了大作为,就是因为他们熟谙了方圆之法,洞悉老庄“无用之才有大用”的处世之道。以圆融虚无的胸怀包容一切功用,一切为我所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不要为无关痛痒的小事抓狂

两千多年前,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曾经给人类说过一句名言:“请注意啊!先生们,我们太多地纠缠于一些小事了!”这句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值得品味和借鉴。

我们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小事:挤公共汽车时,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买菜时,有人无意间弄脏了你的裙子;走在路上,可能不巧从道旁楼上落下一个纸团,正打在你头上……受了委屈,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如果我们揪住这些小事不放,口出污言秽语,大发雷霆之怒,就一定会凭空给自己惹出很多不必要的事端。

20世纪80年代末,在辽宁某地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年轻女子在看电影时,被后面的男观众无意间碰了一下脚,尽管男观众当面道歉,但那名女子仍然不依不饶。她硬说对方是要耍流氓,竟然回家叫来丈夫将那个人用刀砍伤解气。结果,因触犯刑律,夫妻俩双双锒铛入狱。

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常常会成为损害人际关系的一大诱因。这种悲剧不仅在平常人中屡见不鲜,就是在一些卓有成就的名人中也时有发生。俗话说“祸从口出”,人们常常会犯把话说满的错误。话说得太满,一般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听者不服,故意找碴儿使绊儿;二是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无论哪种,都不是好结果。在这方面还要学学纪晓岚。

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在任左都御史时,员外郎海升的妻子吴雅氏死于非命,海升的内弟贵宁,状告海升将他姐姐殴打致死,海升却说吴雅氏是自缢而亡。案子越闹越大,乾隆皇帝就派左都御史纪晓岚来审理此案。

纪晓岚接过这桩案子,也感到很头痛。因为牵扯到阿桂和和珅。他俩都是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并且两人有矛盾,长期明争暗斗。海升是阿桂的亲戚,原判又逢迎阿桂,纪晓岚敢推翻吗?

而贵宁之所以告不赢不肯罢休实际是得到了和珅的暗中支持,和珅的目的是想借机除掉位居他上头的军机首席大臣阿桂。

打开棺材,纪晓岚等人一同验看。看来看去,纪晓岚看死尸并无缢死的痕迹,心中明白,口中不说,他要先听听大家的意见。

众大臣看过后,都说脖子上有伤痕,显然是缢死的。纪晓岚有了主意,于是说道:“我是短视眼,有无伤痕也看不太清,似有也似无,既然诸公看得清楚,那就这么定吧。”于是,纪晓岚与差来验尸的官员,一同签名具奏:“共同检验伤痕,实系缢死。”这下更把贵宁激怒了。他这次连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一块儿告,说因为海升是阿桂的亲戚,这些官员有意回护,徇私舞弊,断案不公。

乾隆看贵宁不服,也对案情产生了怀疑,又派人复验。这回问题出来了:吴雅氏尸身并无缢痕。乾隆心想这事与阿桂关系很大,便派阿桂、和珅会同刑部堂官及原验、复验堂官,一同检验。这回终于真相大白:吴雅氏被殴而死。

于是审讯海升,海升见再也隐瞒不住,只好供出实情:他将吴雅氏殴踢致死,然后制造自缢的伪像。

乾隆一怒之下发出诏谕:“此案原验、复验之堂官,竟因海升系阿桂姻亲,胆敢有意回护,此番而不严加惩戒,又将何以用人?何以行政?”阿桂革职留任,罚俸五年;叶成额、李阂、庆兴等人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皇上在谕旨中一一判明。唯独对纪晓岚,谕旨中这样写道:“朕派出之纪昀,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况且他于刑名等件素非诸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即以刑部堂官随同附和,其咎尚有可原,著交部议严加论处。”只给了他革职留任的处分,不久又官复原职。

纪晓岚在这个案件中之所以得到乾隆的原谅,主要是他在验尸中以“我是短视眼”、“看不太清”为由,给自己留了退路。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以为认真的态度就无法放过任何一件小事,可是认真不代表要较真,不代表我们凡事都要问个究竟,凡事都说个明了。无法做明确决定时,注意使用“模糊语言”,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主动。对于某些难以回答而又不好回避的问题,不妨含糊其辞,以给自己留有余地。总之,对于一些不太能做决定的事情就不要随意做决定。低下头含糊过去,有时候退路无限。

推己及人,方圆合一

推己及人是儒家方圆智慧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它是一个很基本的道德原则,也是一种圆融处世的具体体现。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督教《圣经》中,耶稣也曾两次教导门徒以推己及人之道与别人交往:“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在犹太教的经典《塔木德》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一个非犹太人求名师希拉尔,请求他在这个人单脚独立的短暂时间之内,把全摩西五经教导给他。希拉尔便说:“己所憎恶,勿施于人。其余都是注释。”

可以看出,同是一个推己及人的原则,却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正面的和反面的。儒家强调反面的表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督教则强调正面的表达:“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无论是怎样的表达,都可以看出推己及人作为一种方圆智慧的重要性。

推己及人是实现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之道。要做到推己及人,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再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站得住,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真正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妻子在古稀之年,每到天寒时,天不亮就早早起来,然后径直走进厨房,熟练地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熬上很长时间,杨夫人每次都耐心地等着。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了厨房,飘到了院子里。

院子的另一边,仆人们伴着这熟悉的香气陆陆续续地起床,洗漱完毕后,来到厨房,并接过杨夫人盛起的满满一大碗热粥喝了起来。

杨夫人的儿子杨东山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甚是心疼,一次,他劝母亲说:“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杨夫人语重心长地说:“他们虽是仆人,也是各自父母所牵挂的子女。现在天气这么冷,他们还要给我们家里做活。让他们喝些热粥,心中有些热气,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伤身体。”

慈悲为怀的人,总是会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为别人着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培养推己及人的美德,搞好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将心比心,把别人当作自己来对待,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己所欲而施于人,推己及人要有道,毕竟并不是所有于己有益的东西也同样适用于他人,也并不是所有对他人有益的东西,别人都能接受。在他们不想接受时,绝不可以“这是为他们好”为由,强迫其接受,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侵犯这一权利,不是也掉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陷阱了吗?所以,即使是给予,也需要圆融。

能方能圆,所向无敌

只有做到能方能圆的人,才能所向无敌。

人要动静相宜。《菜根谭》中说,对于一个好动的人来说,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就像风中的残灯一样忽明忽暗,而对于一个特别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其实就像已经熄灭的灰烬,也像毫无生机的枯木。这些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其实人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飞翔的鸢鸟,同时又好像是在不动的水中跳跃的鱼,通过这种心态去观察万事万物,这样才能合乎道的理想境界。

孔子为了推行仁义主张,广泛学习,广收门徒,周游列国。据说有一次,孔子师徒在大树下乘凉,等他们走后,人们就把大树给砍掉了。他们路过某个国家,人们就把他们的足印给铲掉了。面对这种侮辱,刚烈的人恐怕早已咆哮:“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孔子忍了下来。在他看来一生的时间不是很多,确实没有精力将这些侮辱性的事件提上日程。他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思想传播上,结果不但得以高寿,而且成了圣人。虽然孔子一生未曾得志,虽“累累如丧家之犬”,但是他的“仁义天下”确实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主心骨。

然而历史上的有些人却是方有余,而圆不足。

有一天,东郭先生派了三个弟子到襄阳去。当东郭先生送他们到路口时,说道:“从这儿往南走,全是畅通的大道,你们沿着这条道路走就对了,别走岔路啊!”

这三个弟子分别是左野、焦苕和南宫无忌,他们三个人向南走了五十多里时,却遇上了一条大河流,横在老师指示的正前方。他们左右观察了一下,发现沿河走半里左右,便有一座桥可行。

这时,南宫无忌说:“那儿有座桥,我们从那儿过河吧!”

但是,左野这时却皱着眉头说:“这怎么行?老师要我们一直往南走啊!我们怎么能走弯路呢?这不过是个水流罢了,没什么可怕的。”

说完之后,三个人互相扶持,一起涉河而过,由于水流相当湍急,好几次他们都险些葬身河底。

虽然全身都湿透了,但也总算安全地过河了,他们继续赶路,又往南走了一百多里时,再次遇上了阻碍。

这回,他们遇到一堵墙,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这次,南宫无忌不再听其他两个人的意见了,他坚持地说:“我们还是绕道走吧!”

但是,左野和焦苕却固执地说:“不行,我们要遵循老师的教导,绝不违背,因为我们一定能无往不利。”

于是,焦苕和左野朝着墙面撞去,只听见“砰”的一声,两个人猛烈地弹倒在地上。

南宫无忌恼怒地说:“才多走半里路而已,你们干吗不考虑呢?”

东野说:“不,我就算死在这里也不后悔,与其违背师命而苟且偷生,不如因为遵从师命而死!”

焦苕也附和地说:“我也是,如果违背老师的话,就是背叛者。”

两个人话一说完,便相互搀扶,奋力地往墙面撞了上去,南宫无忌想挡也挡不住,于是他们两个人就这么撞死在墙下了。

圆有余而方不足的人,他们为人处世往往缺少正气和原则,容易随波逐流,最后碌碌无为,即使真做了一些事情,也很少不背负骂名的。而还有一部分人,就像左野和焦苕一样,方有余,而圆不足,做人过于原则和正气,而且很多时候不知道变通,最后成了“烈士”,后一种人是值得我们同情的。这种过于正气的人如果能够更加务实一点,如果能够在大节上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细节上有所变通,也许会活得更好。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如果他们能够变圆一点,很多时候,并不影响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

总之,人要做到能方能圆,这是一种大道的适应,才能所向无敌。

人生修行课

方圆合一,是指在纷纭变化的现象中能不忘本质;在表现个性的同时不忘共性;在静态中不忘动态;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不排除适当的灵活性;在遵守道德规范和礼仪、保持文化修养的同时又能不失自己的天真和本色。

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做应当做的事。做过了,如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心,正如泰戈尔诗中所写,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大难临头,不懂得圆融的人就不懂得隐藏自己,镇静地面对危难。所以,圆融不仅仅是为了与人相处融洽,更多的时候是为了保护自己。